【端午節粽子2025】粽子種類總盤點!從南北經典肉粽到創新冰粽,附5大名店必吃推薦!

目錄
- 端午節粽子2025 | 粽子種類
- 端午節粽子2025 | 南部粽
- 端午節粽子2025 | 北部粽
- 端午節粽子2025 | 肉粽
- 端午節粽子2025 | 鹼粽(冰粽)
- 端午節粽子2025 | 甜粽(豆沙粽)
- 端午節粽子2025 | 素粽
- 端午節粽子2025 | 粿粽(客家粽)
- 端午節粽子2025 | 小米粽
- 端午節粽子2025 | 湖州粽
- 端午節粽子2025 | 潮州粽
- 端午節粽子2025 | 水晶粽
- 端午節粽子2025 | 水果粽
- 端午節粽子2025 | 名店推薦
- 端午節粽子2025 | 南門市場立家湖州粽
- 端午節粽子2025 | 石門十八王公劉家肉粽
- 端午節粽子2025 | 台灣好粽
- 端午節粽子2025 | 上好肉粽
- 端午節粽子2025 | 雙漁堂
顯示更多
端午節將至,台灣粽香瀰漫!今年端午節粽子從傳統南北粽到創意冰粽、素粽應有盡有,肉粽的鹹香、甜粽的綿密、鹼粽的Q彈,還有原民小米粽、客家粿粽等特色種類齊聚。本文一次整理2025年最完整的粽子風味地圖,涵蓋南部粽、北部粽、肉粽、鹼粽(冰粽)、甜粽、素粽等熱門類型,並精選 5 間台灣在地名店,讓你端午挑粽不踩雷!
南部粽以「南煮北蒸」為核心,將蝦米、魷魚、花生等餡料與生糯米包入竹麻葉,經數小時大火熬煮,讓粽葉香氣徹底滲透米粒,口感濕潤 Q 彈,餡料豐富如小宇宙。台南「溫國智主廚」堅持使用雲林在地食材,栗子與五花肉的鹹香搭配恰到好處,是南部粽的經典代表。南部粽起源於福建泉州,結合台灣在地飲食文化,形成獨特的水煮工藝,其濕潤口感與北部粽的粒粒分明形成鮮明對比。製作時需將生糯米與花生分開浸泡,再與炒香的餡料一同包入粽葉,以馬蓮草捆綁後水煮數小時,使粽葉香氣與肉汁完全融入米粒。

北部粽講究「先炒後蒸」,長糯米與香菇、蝦米、竹筍等配料以紅蔥頭爆香後炒至半熟,再以厚實桂竹葉包裹蒸熟,米粒結實如油飯。台北「台灣好粽」的北部粽加入栗子與蘿蔔乾,層次豐富;新北「大嬸婆」則以古早味醬油調味,鹹香不膩,完美詮釋北部風味。北部粽的炒制過程講究火候,需將糯米與配料炒至半熟,確保蒸熟後米粒不黏連,鹹香入味。蒸製時以大火催熟,鎖住食材鮮味,米粒粒粒分明如油飯。

(圖/大甲王記)
肉粽是鹹粽靈魂,南部偏肥瘦肉交融,北部多選軟嫩五花肉。嘉義「四喜肉粽」以紅蔥頭爆香,五花肉入口即化;2025 年更有業者推出「松露肉粽」,將西式松露與傳統滷肉結合,顛覆味蕾想像。南部肉粽常用蝦米、魷魚提鮮,北部則偏好香菇、竹筍,兩種風味各有擁護者。近年創新口味如「咖喱豬肉粽」「豪華海鮮粽」(含鮑魚、乾貝)也備受歡迎,融合多元食材創造嶄新層次。

(圖/南門市場立家)
鹼粽又稱冰粽,糯米以鹼水浸泡後呈半透明金黃色,口感 Q 彈帶微鹹,可沾糖、蜂蜜或花生粉食用。台中「立家湖州粽」的原味鹼粽軟而不爛,紅豆餡版本綿密香甜,冷藏後更是夏日消暑聖品。鹼水的作用不僅讓糯米呈現金黃色,更能破壞澱粉結構,使口感更 Q 彈,同時具有中和濕熱的健康功效。2025 年冰粽市場持續擴張,如「台灣好粽」推出的冰晶粽禮盒,以檸檬愛玉、芒果椰奶為內餡,清涼解膩,銷量已超過傳統粽子。

(圖/紅豆食府)
甜粽以圓糯米包裹紅豆沙、棗泥為主,熱量雖高但口感綿密。台北「紅豆食府」的豆沙粽採古法炒製,甜度溫和;台東「桂田酒店」更推出鳳梨豆沙粽,融入在地水果酸甜,解膩又創新。豆沙粽的製作講究紅豆的細膩度,需經過浸泡、蒸煮、炒製等多道工序,才能達到綿密無顆粒的口感。傳統甜粽如「蜜棗赤豆粽」仍為主流,但近年也出現「抹茶紅豆粽」「黑糖黑芝麻粽」等創新口味,滿足年輕世代需求。

(圖/南門市場立家)
近年素粽人氣攀升,以香菇、栗子、雪蓮子等素料搭配糯米,清爽不負擔。「無毒農」推出的松露杏包菇素粽,以濃郁松露香氣點綴,讓素食也能充滿層次感;2025 年更有業者推出「牛肝菌姬松茸素粽」,結合多種珍貴菇類,營養豐富。素粽的健康訴求吸引注重養生的消費者,搭配天然香料如松露、紅藜麥,成為節日新寵。例如,「樂活 e 棧」的紫米棗泥粽以紫米與古法棗泥結合,低糖低脂,適合減脂族。

客家粽又稱粿粽,以糯米粉揉成糰狀包裹餡料,外觀不見米粒,內餡拌入蝦米、蘿蔔乾、香菇,口感軟 Q 帶嚼勁。桃園「阿嬤的客家菜」堅持手工揉糰,蘿蔔乾的脆甜與肉香完美融合,傳遞濃濃鄉土味。客家粽在傳統節日中象徵團圓,其製作過程融入客家文化,如揉糰時的手法與祭祀儀式緊密相關。與一般粽子不同,粿粽以糯米粉取代米粒,口感更軟嫩,常作為祭祀供品或節日點心。

(圖/紅豆食府)
原住民族(如魯凱族、排灣族)以小米取代糯米,象徵喜慶與豐收。屏東「達魯瑪克部落」的小米粽有原味與紅豆餡,小米顆粒分明帶天然穀香,低負擔又富營養。小米粽的製作保留原民傳統工法,從採集小米到包裹粽葉,每個步驟都蘊含對土地的感恩。小米富含膳食纖維與蛋白質,近年因健康概念成為市場新寵,搭配紅豆或芋頭餡更添風味。

又稱枕頭粽,長條四角形外觀辨識度高,鹹粽包豬肉、甜粽包豆沙,緊實不鬆垮。台中「立家」的湖州粽必加鹹蛋黃,蛋香與肉香交融;台北「老楊鹹水雞」則創新推出檸香湖州粽,台式風味再升級。湖州粽源自浙江,由外省移民帶入台灣,現已成為北部地區的代表性粽子。其長條造型便於攜帶,鹹甜兩款皆經典,常作為禮盒首選。

與湖州粽不同,潮州粽講究「鹹甜合一」,內餡包含鹹蛋黃、花生、豆沙,鹹香與甜膩在口中碰撞。因製作複雜,市面較少見,可至裕毛屋、普一吳師傅烘焙坊嘗鮮。潮州粽的獨特風味源自閩南地區,鹹甜搭配考驗廚師的調味技巧,是嗜甜愛鹹者的雙重享受。其製作需將糯米分為甜鹹兩部分,中間夾層鹹蛋黃與豆沙,層次豐富。

(圖/富豪酒店)
以西谷米或樹薯粉製作,晶瑩剔透如水晶,內餡多為豆沙或水果。2025 年「台灣好粽」推出冰晶粽禮盒,檸檬愛玉、芒果椰奶口味清涼解膩;新北「蔡爸爸的私房菜」更以蝶豆花染色,兼具顏值與創意。水晶粽的透明外皮不僅美觀,口感更為清爽,適合夏季搭配冰飲食用。其製作需將西谷米浸泡後蒸熟,包裹餡料時需注意黏性,確保成型完整。

以蒟蒻或寒天包裹新鮮水果,外型可愛如甜點,熱量不到傳統粽 1/3。台南「鮮拾網」的芒果、火龍果粽零糯米添加,天然健康;台北「樂活 e 棧」更推出果汁款水果粽,酸甜療癒,適合小朋友與減脂族。水果粽的創新結合健康與美味,成為年輕世代的新選擇。例如,「鮮拾網」的水果粽以蒟蒻為基底,搭配新鮮果肉,兼具飽足感與低熱量優勢。

(圖/樂活 e 棧)

必吃:
- 鹼粽:以天然鹼水浸泡糯米,冷藏後 Q 彈如水晶,搭配蜂蜜或檸檬汁清爽解膩,2025 年推出「桂花蜜鹼粽」,灑上乾燥桂花增添清香。
- 湖州鹹蛋黃豬肉粽:選用雲林梅花豬肉與台南鹹蛋黃,鹹香比例完美,粽葉香氣徹底滲入米粒,曾獲全台十大名粽網路票選第一名。
特色:手工包製緊實不鬆垮,鹼粽 Q 彈帶清香,湖州粽鹹甜兩款皆經典。鹼粽以天然鹼水浸泡,冷藏後搭配蜂蜜食用,風味更佳。湖州粽的鹹蛋黃與豬肉比例完美,鹹香不膩。

必吃:
- 北部鹹蛋黃肉粽:以紅蔥頭爆香糯米,夾層鹹蛋黃與滷五花肉,鹹香濃郁,花生粽綿密帶顆粒感,是在地人童年記憶。
- 南部粽:生糯米與花生分開浸泡,搭配炒香的蝦米、香菇,水煮後粽葉香氣與肉汁融合,撒上花生粉更添風味。
特色:位於北海岸的在地老店,提供多種口味選擇,鹹蛋黃肉粽鹹香濃郁,花生粽綿密帶顆粒感,每到端午節總是大排長龍。堅持手工包製,粽葉香氣與肉汁完美融合,是北部粽的代表之一。

必吃:
- 北部栗子蘿蔔乾粽:糯米與蘿蔔乾炒至金黃,夾層栗子與瘦肉,鹹甜平衡,冷藏後口感更清爽。
- 冰晶粽禮盒:除檸檬愛玉與芒果椰奶外,新增「紅豆芋泥」口味,內餡綿密帶顆粒感,適合夏日下午茶。
特色:北部粽粒粒分明如油飯,水晶粽創意口味屢獲好評,禮盒設計適合贈禮🎁。2025 年推出的冰晶粽禮盒以檸檬愛玉、芒果椰奶為內餡,清涼解膩,搭配蝶豆花染色外皮,兼具視覺與味覺享受。

必吃:
- 小肉粽:以五花肉與鹹蛋黃為主,糯米吸滿肉汁,搭配無糖花生粉與醬油膏,濃郁不膩。
- 大肉粽:加入魷魚、花生與香菇,食材豐富如小宇宙,適合多人分享。
特色:24 小時營業的屏東老店,小肉粽以五花肉、鹹蛋黃為主,中肉粽加入香菇栗子,大肉粽更添魷魚花生,撒上無糖花生粉與醬油膏,黏密扎實帶米香。
必吃:
- 滿漢干貝粽:控肉軟嫩入味,干貝鮮甜彈牙,高粱鹹蛋黃帶酒香,層次豐富如盛宴。
- 珮姐招牌滷肉粽:以特製滷汁熬煮五花肉,搭配香菇與栗子,濃郁鹹香,適合喜歡重口味的饕客。
特色:台中知名餐廳推出的豪華粽,內含金門控肉、干貝、花生與高粱鹹蛋黃,山珍海味一次滿足,每年熱銷 4 萬顆以上。
2025 年端午,台灣粽子不僅延續南北傳統,更融入原民、客家文化與創新元素,無論是南部粽的水煮香、北部粽的顆粒感,還是冰粽的清涼、素粽的健康,都體現這座島嶼的多元風味🌍。走訪上述名店,或親手包一顆專屬粽子,讓濃濃粽香成為端午最溫暖的記憶!
人氣旅遊部落格
熱門 Trip Moments
熱門景點
熱門排行榜
熱門目的地
熱門目的地推薦景點














of the year 2024



網站營運商:Trip.com Travel Singapore Pte.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