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w.trip.com/blog/beginning-of-autumn-tw

【立秋2025】6大禁忌、4大習俗、5大立秋湯水一次看!飲食進補、開運妙招、天氣穿衣全攻略!

_TI***z8
_TI***z8
2025 年 8 月 7 日

目錄

  • 立秋2025 | 立秋日期
  • 立秋2025 | 立秋節氣來源
  • 立秋2025 | 立秋意思
  • 立秋2025 | 立秋吃什麽
    • 立秋吃什麽 | 立秋湯水 - 銀耳蓮子百合湯
    • 立秋吃什麽 | 立秋湯水 - 蘋果雪梨瘦肉湯
    • 立秋吃什麽 | 立秋湯水 - 菜乾豬肺湯
    • 立秋吃什麽 | 立秋湯水 - 椰香南瓜羹
    • 立秋吃什麽 | 立秋湯水 - 蜂蜜柚子茶
  • 立秋2025|天氣實況與穿衣指南
    • 立秋2025|立秋天氣實況
    • 立秋2025|立秋穿衣指南
  • 立秋2025 | 立秋習俗
    • 立秋習俗 | 啃秋
    • 立秋習俗 | 晒秋
    • 立秋習俗 | 貼秋膘
    • 立秋習俗 | 吃秋桃
  • 立秋2025 | 立秋禁忌
    • 立秋禁忌 | 忌過度辛辣與油炸
    • 立秋禁忌 | 忌貪涼飲冷
    • 立秋禁忌 | 忌劇烈運動大汗淋漓
    • 立秋禁忌 | 忌悲傷憂慮過度
    • 立秋禁忌 | 忌口出惡言口舌之爭
    • 立秋禁忌 | 忌殺生
  • 立秋2025 | 開財運方法
    • 立秋開財運 | 晨間整理玄關與錢包
    • 立秋開財運 | 財氣旺於正北方
    • 立秋開財運 | 點財運香
    • 立秋開財運 | 立秋午時飯
  • 顯示更多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代表炎熱夏季即將結束、秋天來臨的轉折點。立秋2025年落在8月7日,此時雖名為「秋」,但天氣仍可能持續高溫,俗稱「秋老虎」。立秋吃什麼?立秋意思是什麼?一文帶你搞懂立秋的由來意義、習俗禁忌、立秋湯水與進補飲食、開運妙招,以及立秋天氣變化與穿衣指南,讓你掌握節氣智慧,健康迎秋、好運一整年!




2025年8月7日(農曆六月十四)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日期通常為8月7日或8日。今年立秋恰逢天赦日,這一天被視為難得的雙吉日,尤其適合開運、補財庫、轉運祈福。

當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即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意指此時萬物開始從繁盛的生長階段轉向收斂成熟。古人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立秋作物成熟

(圖/unsplash.com)

「立秋」即为秋天開始,雖然名為「立秋」,但台灣此時天氣依然炎熱,常有「秋老虎」發威。真正涼爽的秋意通常要到白露或秋分後才會明顯感受,這個時節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正是調養身體、儲備能量的關鍵時刻。


立秋時節飲食宜「少辛增酸」,著重滋陰潤肺、健脾開胃,為秋冬打下健康基礎。



銀耳蓮子百合湯

(圖/楊桃美食網)

材料: 白木耳(銀耳)1朵、蓮子30g、乾百合15g、紅棗5顆、枸杞1小撮、冰糖適量。

做法:

  1. 銀耳泡發後剪去蒂頭撕小朵,蓮子百合泡水1小時。
  2. 將銀耳、蓮子、百合、紅棗加1500ml水,大火煮滾轉小火燉1小時。
  3. 加入枸杞、冰糖再煮10分鐘,膠質濃稠即可。

功效: 滋陰潤肺、安神助眠,緩解皮膚乾燥與秋咳。

小貼士: 可加少量桂圓增添風味,體虛者改加黑糖。



蘋果雪梨瘦肉湯

(圖/philips.com)

材料: 蘋果1顆、水梨1顆、豬腱肉300g、南北杏10g、無花果乾3顆。

做法:

  1. 蘋果、水梨去皮去核切塊,豬腱肉汆燙。
  2. 所有材料加2000ml水,大火煮滾轉小火煲1小時。
  3. 加少許鹽提鮮(也可不加)。

功效: 生津止渴、清熱潤肺,適合口乾舌燥與熬夜族。



菜乾豬肺湯

(圖/cook1cook.com)

材料: 白菜乾30g(菜脯乾)、豬肺1副(或豬腱替代)、羅漢果半顆、南北杏10g、陳皮1片、蜜棗2顆。

做法:

  1. 白菜乾泡軟洗淨,豬肺灌水反覆沖洗至白色後切塊汆燙。
  2. 羅漢果捏碎,與所有材料加2500ml水煲2小時。
  3. 加鹽調味,撈除羅漢果殼。

功效: 清肺熱、治燥咳,緩解菸酒過多或空調房喉嚨不適。



椰香南瓜羹

(圖/下廚房)

南瓜性溫味甘,富含β-胡蘿蔔素與膳食纖維。可煮成南瓜粥、南瓜湯或直接蒸食,能補中益氣、保護腸胃黏膜,溫和調理夏季可能受損的脾胃功能。

材料: 南瓜400g、椰漿100ml、三色藜麥30g、腰果10粒、清水800ml。

做法:

  1. 南瓜蒸熟壓泥,藜麥煮15分鐘瀝乾。
  2. 南瓜泥加清水煮滾,倒入椰漿、藜麥攪勻。
  3. 撒上烤過的腰果碎,可淋少許蜂蜜。

小貼士: 選用栗子南瓜更香甜,冷熱皆宜。



蜂蜜柚子茶

(圖/楊桃美食網)

柚子富含維生素C,蜂蜜滋潤,兩者結合能生津止渴、潤肺化痰。用溫水沖泡自製的柚子醬,是對抗秋燥的絕佳飲品。

材料:柚子1个、蜂蜜500g、冰糖100-150g

做法:

  1. 柚子用盐搓洗表皮,去除果蜡,削下黄色外皮,切细丝后用盐水浸泡或焯水3次去苦味。
  2. 果肉剥出,去籽去白膜,撕成小块(或打泥更易熬煮)。
  3. 锅中加入柚子皮丝、果肉、冰糖,加清水没过材料。
  4.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熬1小时,需不停搅拌防粘锅,至汤汁黏稠、柚皮透亮即可关火。
  5. 冷却至60℃以下再加入蜂蜜(约500g蜂蜜/1.5kg柚子),拌匀后装瓶密封,冷藏3天后风味更佳。

2025 年立秋落在 8 月 7 日,雖名為「立秋」,但全台天氣依舊高溫炎熱,呈現「秋老虎」特徵。


北部地區如台北、新北、基隆日間高溫上看 35~36°C,午後局部地區有短暫雷陣雨,夜間溫度最低約降至 26~28°C,體感仍偏熱。

台北立秋天氣

台北市立秋天氣(圖/中央氣象署)


中部與南部如台中、高雄則持續酷熱,白天氣溫同樣達 35°C 以上,並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午後常伴有雷雨或間歇性降雨。南部因西南風帶來豐沛水氣,台南、屏東等地更須留意短時強降雨與局部積水。
東部如宜蘭、花蓮氣溫稍微舒適,約 32~33°C,但受山區地形影響,午後雷雨機率亦高。

整體而言,立秋期間台灣各地白天炎熱、午後多雷陣雨,應注意補水、防曬與備傘,同時警戒颱風尾影響導致的午後陣雨或豪雨頻繁,尤其在山區與中南部 。


立秋後天氣仍受太平洋高壓與西南風影響,短期內高溫不減,日間氣溫普遍落在 33~36°C。午後熱對流旺盛,易出現雷陣雨,尤其中南部與山區須留意短時強降雨與積水。若有颱風生成,亦可能受其外圍環流影響,帶來不穩定天氣。未來一至兩週台灣仍偏夏季型態,熱中帶濕,防曬、防雷雨與防颱三管齊下最為重要。


白天防曬、夜晚防涼,洋蔥式穿法最實用!颱風尾影響陣雨頻繁,隨身雨具不可少!


白天(高溫 30°C 以上)

選擇短袖或無袖上衣、透氣快乾布料(如棉麻、亞麻、涼感材質),下身搭配輕薄長褲或短褲,配上遮陽帽、太陽眼鏡與防曬乳應對強烈紫外線。


午後(雷陣雨多發時段)

攜帶輕便摺疊傘或雨衣,鞋子以防滑透氣為主,避免穿厚底或不排水材質,利於應對突發短時降雨。


晚上( 26–28°C 左右)

建議備一件薄外套、襯衫或針織罩衫,避免因冷氣或夜風感到不適,特別適合年長者或體質偏寒者。

有些地區有立秋當天吃西瓜的習俗,稱為「啃秋」或「咬秋」。象徵咬住夏天的尾巴,清涼解暑,也寓意炎熱天氣即將過去。在台灣,也可選擇當季水果如柚子、水梨。

農家會趁著立秋後陽光仍烈但濕度漸減的時節,將收成的農作物(如稻穀、玉米、辣椒、柿子等)進行曝曬,以便儲存。這項充滿生活智慧的農俗活動,形成獨特的「晒秋」景觀。

傳統有「立秋貼秋膘」習俗,意指在入秋時適量進補,儲備能量應對寒冬。現代人營養多充足,可選擇較溫和的鴨肉(滋陰)或少量羊肉(溫補),搭配清爽蔬菜,避免過於油膩厚重。

桃子在傳統文化中象徵長壽與吉祥,在立秋當天無論男女老幼都會食用桃子,更特別的是,古人會將吃完桃子的果核保存下來,一直留到除夕夜,再將其投入火爐焚燒,象徵將霉運、衰運與病氣送走,迎接嶄新能量。


立秋後天氣漸轉乾燥,體內水分易流失,若此時大量食用辛辣(如辣椒、薑、蒜、胡椒)或油炸食物,會助長燥熱之氣,使人口乾舌燥、皮膚乾癢、便秘等問題加劇。這些食物雖能驅寒暖胃,但秋季主收,不宜過度發散火氣。建議多吃潤肺滋陰的食材,如白木耳、梨子、百合,以緩解秋燥。


雖然立秋後仍有餘熱,但從養生角度看,人體陽氣開始內收,過度吃冰品或喝冷飲會損傷脾胃,導致腸胃功能下降,易腹瀉、腹痛,且陰陽失衡使人免疫力降低,易在秋冬季節反覆感冒。此時應選擇溫熱飲食,如薑湯、小米粥,既能健脾養胃,又不違自然節氣變化。


小米粥

(圖/下廚房)

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秋季宜收斂不宜發散。過度運動導致大量出汗會耗氣傷陰,違背秋「收」原則。立秋時節建議改以溫和有氧運動為主,如散步、太極、瑜伽,不僅可維持體能,亦利於調節呼吸與情緒,達到養肺養心的效果。


秋應於肺,在志為憂。立秋後日照漸短,易引發感傷情緒。若過度悲傷、焦慮,容易耗傷肺氣,影響呼吸系統與免疫力,還可能誘發或加重憂鬱情緒。應保持心情舒暢,多接觸陽光,參與輕鬆活動。


傳統命理認為立秋後五行屬金,而金對應肺、對應言語,是一個講究「收口氣、慎言辭」的節氣。因此民間認為當日不宜發脾氣、說氣話或與人爭執,否則恐破壞自身氣場,導致秋冬運勢不順。


立秋恰逢天赦日,天赦日唯一的禁忌是「殺生」。若大吃大喝、宰殺牲畜、或刻意進補動物內臟,容易與「清淨懺悔」的氣場相違。


2025年立秋與天赦日同日,可謂雙吉,百年難遇。立秋象徵陽氣漸收、萬物開始成熟,是傳統「收穫」、「轉運」的重要節氣。而天赦日則是天官賜福、赦罪除厄的極吉之日,為全年六大超級吉日之一,為補運祈福的最佳時機。兩者重合,形成「收氣納財、赦罪轉運」的最佳氣場,象徵舊運結束、新運開啟,適合進行補財庫、祈福還願、化解衰運、開啟正財事業等重大事項。


天赦日

(圖/trip.com)

立秋屬金,是「金氣」開始增長的節氣,民間認為此時應清掃大門、玄關與居家財位(通常是家中明財位或流年財位),以利財氣進入。立秋當天早晨,宜徹底清掃家中玄關(財氣入口),保持明亮整潔。同時整理錢包,清除過期發票、收據,將紙鈔整理平整、硬幣歸位,象徵理順財路、迎接新財源。


立秋當日財氣旺於正北方,建議於卯、辰、巳、午、未等吉時(清晨5點到下午3點間),朝正北方進行祈福點香。也可在家中北方擺放與水相關的象徵物,如魚缸、流水盆等,藉由水生財的意象,提升財氣流動。


不少人會選擇在立秋當日到財神廟、土地公廟上香,感謝春夏的收穫,並祈求秋冬順利。可以點「財運香」或「文武財神燈」,也有人會進行簡單祭祀,如供奉水果(柑橘、蘋果、鳳梨)與金紙。若在家祈福,也可以心誠誦唸「財神咒」或向財位進行淨化與加持。


由於「秋」字由「禾」與「火」組成,象徵稻米與火的結合,因此立秋當日若以白米煮飯食用,不僅應節,更具轉運寓意。簡單地以火煮白米飯,便能喚醒秋氣,啟動開運能量。若想進一步催旺財運,建議於中午11:00至13:00的午時享用「立秋午時飯」,可助納陽氣、聚財氣,強化整體運勢。

Contact Center <br>of the year 2024
Contact Center
of the year 2024
trip.com group
SkyscannerTrip
Trip.com 為 Trip.com Group Limited 的旗下品牌,是全球領先的旅遊服務供應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