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2025】24節氣小滿到!小滿的由來、習俗、養生建議一文看

目錄
- 小滿2025 | 小滿時間
- 小滿2025 | 小滿節氣來源
- 小滿2025 | 小滿習俗
- 小滿2025 | 小滿食俗
- 小滿2025 | 小滿禁忌
- 小滿2025 | 好去處推薦
- 大安森林公園
- 華山文創園區
- 桃園玉山公園
- 文心森林公園
- 台南林默娘公園
顯示更多
2025年的小滿節氣即將到來!作為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不僅標誌著農作物開始飽滿成熟,更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習俗與養生智慧。這篇文章帶你深入了解小滿的時間、習俗、養生食療,更特別規劃小滿節氣好去處。准備好迎接這個充滿生命力的節氣吧!
>>>【2025年台灣野餐好去處】野餐必备!12大野餐好去處盤點,必去海景草地公園推薦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這句古老的農諺,生動描繪了小滿節氣的自然景象。2025年的小滿準確時間落在5月21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60度,正式進入夏季的第二個節氣。為什麼稱為「小滿」呢?這個名稱源自農作物的生長狀態——此時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經開始灌漿飽滿,但尚未完全成熟,故稱「小滿」而非「大滿」。
小滿節氣的由來,深深根植於中國古代農耕文明。與其他節氣不同,「小滿」這個名稱特別聚焦在農作物的生長狀態上,反映了古人對自然變化的細膩觀察。在傳統農業社會,小滿時節有「小滿動三車」的說法,指的是水車、油車和絲車這三種重要農具開始忙碌運轉。
水車用於灌溉稻田,確保作物獲得充足水分;油車則用來榨取油菜籽油;而絲車則是養蠶人家用來抽取蠶絲的工具。這三種「車」的運轉,象徵著農事活動進入繁忙階段。

吃苦菜
「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這句古語道出了小滿時節吃苦菜的傳統。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書》記載:「小滿之日苦菜秀」,《詩經》也有「採苦採苦,首陽之下」的詩句。小滿時節氣候濕熱,人體容易積聚濕氣,而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筍子等具有清熱解毒、祛濕健脾的功效,正符合「夏養心」的中醫理論2。
在台灣,我們可以將這項傳統融入現代飲食,例如製作涼拌苦瓜、竹筍湯或綠豆薏仁湯等時令料理。這些食材不僅能幫助身體適應季節轉換,其清爽口感也非常適合逐漸炎熱的天氣。台南的「小滿風土.食料所」就經常舉辦節氣飲食體驗活動,教導民眾如何將傳統智慧融入現代生活。
祭三神
小滿時節,古代農家會舉行「祭三車」的儀式,祭祀水車車神、油車車神和絲車車神,祈求農事順利。水車車神傳說為白龍,農民在車水前會在水車基上擺放魚肉、香燭等祭品,特別的是會準備一杯白水,祭拜後潑入田中,象徵祈求水源豐沛。
在江南地區,還有「搶水」的習俗,村民們會在水車啟動前舉行儀式,黎明時分燃起火把,吃著麥糕、麥餅,待鼓鑼為號,一起踏上水車引水灌田。這些習俗展現了古人對自然資源的珍惜與感恩,時至今日,我們可以透過參與農事體驗活動,感受這份與土地連結的深厚情感。
祈蠶
小滿相傳是蠶神的誕辰,在江浙一帶尤其受到重視。清道光七年(1827年),江南盛澤絲業公所甚至興建了先蠶祠,祠內設有戲樓,小滿前後三天會請戲班演出吉祥戲碼,討個好彩頭。
這項習俗反映了蠶桑業在傳統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雖然現代紡織業已高度工業化,但台灣仍有不少地方保留著蠶絲文化,例如苗栗的蠶絲文化園區,值得我們在小滿時節前往參觀,感受這項古老工藝的魅力。
小滿時節的飲食應以「清熱祛濕」為原則。中醫認為「夏主火,內應於心」,因此夏季要特別注重心臟的保養。推薦多食用苦味與甘涼屬性的食材,如:
- 苦味食物:苦瓜、筍、秋葵、苦菜等,能清熱解毒
- 甘涼食材:絲瓜、冬瓜、西瓜、小黃瓜等,有助消暑
- 祛濕佳品:綠豆、薏仁、紅豆等,可利水消腫
- 酸味飲食:檸檬、梅子等,能生津止渴

小滿時節正值季節轉換,氣候濕熱,有些傳統禁忌與養生息息相關,值得我們留意:
飲食禁忌
- 忌辛辣刺激:雖然辛辣食物能促進排汗,但過量易導致腸胃不適,應以清淡為主
- 忌生冷過量:冰品冷飲雖能消暑,但會影響脾胃功能,建議適量攝取
- 忌暴飲暴食:濕熱天氣消化功能較弱,應避免過度進食
生活禁忌
- 忌貪涼:白天炎熱但早晚溫差大,睡覺時仍需注意腹部保暖
- 忌熬夜:夏季宜「晚睡早起」,但仍需保證充足睡眠
- 忌情緒激動:保持心境平和,避免過度興奮或憤怒影響心血管健康
養生建議
- 運動方面:避免過度激烈運動導致大汗淋漓,建議選擇散步、瑜伽等溫和活動,以微微出汗為宜
- 作息調整:早晚溫差仍大,需注意保暖,避免貪涼導致感冒
- 情緒管理:濕熱天氣易使人心浮氣躁,可透過冥想、深呼吸等方式保持心情平和
- 防暑措施:外出時注意防曬補水,避免中暑
台北市中心的這片綠肺,擁有超過26公頃的綠地空間,是小滿時節避暑野餐的首選。園內規劃完善的休憩區與生態池,每年春季舉辦的「台北花伴野餐」活動總是吸引大批人潮。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螢火蟲復育區讓都市人也能近距離觀察自然生態,捷運直達的便利性更讓它成為台北人週末放鬆的熱門去處。
這座由舊酒廠改造的文創基地,將工業遺產與現代藝術完美融合。中央的大草坪是舉辦野餐活動的絕佳場所,周圍環繞著各式文創商店與特色餐廳。小滿時節來此,不僅能享受戶外野餐樂趣,還能順道參觀當期展覽,體驗台北最in的藝文氛圍。
以台灣黑熊為主題設計的遊樂設施是這座公園的最大亮點。寬闊的草坪區適合全家一起野餐遊戲,而秋冬時節轉紅的落羽松大道更是攝影愛好者的取景勝地。公園內規劃完善的自行車道與休憩區,讓大小朋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方式,是小滿時節家庭出遊的理想選擇。
這座位於台中市區的森林公園,以其多元的休閒設施聞名。除了廣闊的野餐草坪外,還設有專業滑草場與溜冰場地。園內的圓滿戶外劇場經常舉辦各類藝文演出,周邊商圈完善的生活機能,讓遊客可以輕鬆準備野餐所需,享受一整天。
結合宗教信仰與海岸風光的獨特公園,高聳的媽祖雕像成為安平地區的地標之一。園區內精心設計的景觀步道與休憩區,讓遊客可以一邊欣賞台灣海峽美景,一邊感受傳統信仰文化。兒童遊戲區的設置也讓這裡成為家庭出遊的好去處,特別適合小滿時節來此感受海風輕拂的愜意時光。
人氣旅遊部落格
熱門 Trip Moments
熱門旅遊方式
熱門景點
熱門排行榜
熱門目的地
熱門目的地推薦景點














of the year 2024



Site Operator: Trip.com Travel Singapore Pte.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