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2025】端午連休3天不調休!汲取午時水,解鎖傳統開運密碼

目錄
- 端午節2025 | 時間
- 端午節2025 | 請假攻略
- 端午節2025 | 由來
- 屈原投江說
- 伍子胥忌日說
- 驅邪防疫說
- 端午節2025 | 習俗
- 划龍舟
- 吃粽子
- 取午時水
- 掛艾草與菖蒲
- 立蛋
- 喝雄黃酒
- 掛香包
- 端午節2025 | 禁忌
- 忌送整串粽子
- 衣服注意 “5 不穿”
- 忌搬家和房屋裝修
- 不亂丟香包
- 避免下水游泳
- 端午節祝福用語
- 部分人群需 “躲端午”
- 端午節2025 | 食俗
- 端午五子
- 吃五黃
- 吃十二紅
- 端午節2025 | 好去處
- 台北碧潭
- 高雄愛河
- 台南孔廟
顯示更多
今年端午節從5月31日(週六)至6月2日(週一)放假,連休3天,無需調休。在享受假期的同時,別忘了端午還有汲取「午時水」的傳統習俗。本文詳細介紹午時水招財、午時水禁忌、端午節香包、午時水洗澡等信息,快趁著端午假期,體驗傳統習俗,用午時水開啟一整年的好運 !
2025 年的端午節落在 5 月 31 日(星期六) 。這一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附近,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刻之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等,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源遠流長,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以各種方式慶祝,延續千年的傳統習俗。
如果想要有更長的假期來安排旅行或者與家人朋友相聚,可以請假湊假。5 月 31 日是周六,本身就是休息日,若在 6 月 2 日(週一)請假一天,就能連上 6 月 3 日(週二)的端午補假,形成一個 4 天的小長假。這樣的假期安排,無論是短途出遊,去周邊城市感受不同的端午氛圍,還是選擇宅家好好休息,享受悠閒時光,都是不錯的選擇 。

最為人熟知的端午節由來,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忠君愛國,卻遭讒言陷害,被流放。當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屈原痛心疾首,於農曆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百姓們得知後,紛紛划船去打撈他的屍體,並將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免魚蝦啃食屈原的身軀。這便逐漸演變成了後來的劃龍舟和吃粽子的習俗。
伍子胥,春秋時期楚國人,後投奔吳國 。他輔佐吳王闔閭成就霸業,然而闔閭之子夫差即位後,卻聽信讒言,賜死伍子胥,並於五月初五將其屍體投入大江。吳地百姓哀憐他,為了紀念伍子胥,便在每年的這一天舉行各種祭祀活動,漸成端午習俗。
在古代,農曆五月被視為 “毒月”,五月初五更是 “毒日”,此時天氣炎熱,蚊蟲滋生,疫病容易流行 。古人為了驅邪避疫,會在這一天採取各種措施,如掛艾草、菖蒲,飲雄黃酒,佩戴香包等,以祈求家人平安健康。這些習俗經年累月流傳下來,也成為了端午節重要的組成部分。

作為端午節最具代表性的習俗之一,划龍舟源於百姓划船尋找屈原遺體的傳說 。如今,劃龍舟已經發展成為一項盛大的體育競技活動。每到端午,台灣各地都會舉辦熱鬧非凡的龍舟賽事,如台北的碧潭龍舟賽、高雄的愛河龍舟競賽等。比賽時,一艘艘裝飾精美的龍舟在河面上飛馳,鼓手敲擊著激昂的鼓點,船員們齊心協力劃槳,水花四濺,岸上觀眾的吶喊助威聲此起彼伏,場面十分熱烈。
端午節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習俗 。粽子的歷史悠久,最初是為了祭祀投江的屈原。經過漫長的演變,如今粽子的種類繁多,從餡料上看,有北部粽常見的五花肉、栗子、香菇、蝦米等,南部粽則多以糯米、五花肉、鹹蛋黃等為主;從外形上,有三角形、四角形、枕頭形等。家家戶戶在端午節前都會忙碌著包粽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將糯米、餡料等用粽葉包裹紮緊,放入鍋中煮熟,粽子的清香彌漫在家中,充滿了節日的氛圍。
午時水,指的是農曆五月五日正午(午時,即上午 11 點至下午 1 點)所取的乾淨水源 。傳說這一時刻陽氣最盛,午時水也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有辟邪、招財、保平安的象徵意義。人們會在這一時刻到井邊、河邊取水,用來洗臉、煮茶等。更有甚者,會用午時水製作 “錢母”,將 12 枚面額相同的硬幣放入水中煮沸,放涼後分裝小瓶,銅板則可作為錢母,放置家中財位或隨身攜帶,寓意 “以錢滾錢、以財帶財”。
艾草和菖蒲被稱為 “辟邪雙寶” 。艾草具有特殊的香味,能驅逐蚊蟲;菖蒲的葉片形似寶劍,被認為可以斬妖除魔。端午節當天,人們會將艾草和菖蒲綁成一束,懸掛在門口或窗戶上,用以驅逐五毒(蛇、蠍、蜈蚣、壁虎、蟾蜍),避邪除穢,保家宅平安。有些地方還會用乾枯的艾草和菖蒲泡水薰蒸,達到消毒止癢的效果。

立蛋是端午節有趣的民間習俗 。傳說在端午節正午時刻,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地球的引力相對平衡,此時可以將雞蛋直立不倒。大人小孩都樂於參與這個活動,大家小心翼翼地尋找平坦的表面,嘗試將雞蛋立起。如果成功立蛋,則象徵著好運降臨,未來一年順順利利。立蛋時,可先選擇具有摩擦力的表面,如水泥地;立蛋前稍微搖晃雞蛋,讓蛋黃下沉,降低重心,增加成功的機率。

受《白蛇傳》等民間傳說的影響,雄黃酒被認為具有驅毒避邪、預防瘟疫之效 。在古代,端午節時人們會將雄黃研磨成粉,泡入酒中,然後在小孩的耳朵、鼻子、額頭、手腕、腳踝等處抹上雄黃藥酒,期望達到驅蟲避邪的作用,使蚊蟲、蛇蟲等不上身。但由於雄黃含有硫化砷等有毒物質,現代人已較少飲用雄黃酒,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傳統習俗的象徵保留在一些民俗慶典中。
香包又稱香囊,通常是用彩色絲綢或布縫製而成,裡面裝有艾草、雄黃、硃砂等藥草 。佩戴香包不僅能驅蟲辟邪,還象徵著吉祥如意。端午節前,人們會精心製作香包,大人會將香包掛在孩子的脖子上或系在衣扣上,希望孩子能平安健康。香包的形狀各異,有動物形、花卉形等,上面還繡有精美的圖案,兼具實用性和裝飾性。對於孕婦及蠶豆症患者,需注意香包中的成分,避免香氣過於刺激引發不良反應。
在端午節贈送粽子時,要避免送整串粽子 。因為上吊輕生俗稱 “吊肉粽”,送整串粽子有詛咒他人喪事成串的寓意,不吉利。所以,送粽子時最好將其剪下至少一顆或整串剪散後再送出。此外,家中一年內有置辦喪事,或是近期有分手、離婚、離職等情況的人,也盡量避免收送粽子。
端午節正值 “毒月”,在服飾上有一些講究 。不建議穿紅色、黑色的衣服,紅色過於豔麗,黑色過於暗沉,都不太適合這個追求和諧與安寧的節日氛圍;破損的衣服也不應穿,以免影響運勢;同時,盡量避免穿過於花俏的設計,以及不宜配戴金銀飾品,因為閃爍的配飾被認為是陽剛之氣的象徵,而端午節陰氣較重,陽氣過盛的衣物容易與陰氣相衝突,可能引發不良後果。
部分地區認為 “惡月” 忌諱動土或進行大規模的建築、裝修活動 。端午節期間,家中一般都會祭拜土地神、灶王爺等神明,此時進行搬家或房屋修繕工程,可能會被認為是對神明的不敬,觸犯地下的神靈,從而招致不幸。如果有搬家計劃,建議另擇吉日。

佩戴香包是為了驅蟲避邪、保平安 。民間傳說,如果小孩在端午節這天弄丟香包,就相當於把吉祥物丟掉,可能在一年內遭遇不順。所以,要注意保管好孩子的香包。過了端午節,則需將所戴的香包扔到水裡,寓意免除災禍。
端午節的由來與屈原、伍子胥、曹娥的故事有關,他們的逝世皆與水有關,因此人們認為在這天游泳不吉利 。此外,端午正值仲夏五月,天氣多變,常伴有雷雨,水情複雜,溺水事故較為頻繁。為了自身安全,也為了避免沾染不潔之物,應避免下水游泳,同時也要避免到陰氣重的地方遊玩。
在傳統上,端午節更傾向於祝福 “安康、平安、吉祥” 。這是因為端午節不僅是一個慶祝的節日,還包含著驅邪避瘟的意義,比起簡單的 “快樂”,“安康” 更能表達對家人和朋友身體健康的關懷以及對平安的祈願。但近年來,也有學者指出端午節設立初衷有歡樂喜慶的一面,說 “端午快樂” 也未嘗不可,兩種祝福用語都傳遞著美好的心意。
生肖蛇之人:2025 年適逢本命年,運勢可能會有起伏,需特別注意自身安全與健康,避免外出和冒險行為,在端午節這天選擇待在家中,以保平安。
氣運不佳或體弱多病者:端午節這天,他們可能會因外界的陰邪之氣加重疾病或運勢上的不順,因此宜待在家中,調整心態,提升自身氣運。
出嫁的女兒:端午節回娘家過節,即 “躲午”,意在祈求娘家家人安康,也能在娘家得到庇護,保佑自己和夫家平安順利。
年齡較小的孩童:孩子體質較弱,免疫力低下,易受疾病侵襲,端午節當天的 “毒氣” 可能對其產生不良影響。為避免毒蟲侵害、溺水等意外發生,需採取 “躲午” 措施,如盡量不外出,留在安全的家中。

在台灣傳統食俗中,有所謂 “端午五子”,即粽子、茄子、豆子、李子、桃子 。吃了這五樣東西稱為 “食五子”。其中,茄子與長豆外形修長,象徵長壽;瓠瓜與綠豆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桃子則被認為可避邪。由這些蔬果食材製作的料理或小吃,統稱為 “午時菜”。

部分地區有 “吃五黃” 的習俗 。五黃指的是黃瓜、黃鱔、黃魚、鹹蛋黃、雄黃酒(小孩一般用雄黃在額頭畫 “王” 字代替飲酒)。在端午節食用這些食物,有驅邪、保佑平安之意。例如,黃鱔在端午時最為肥美,營養豐富;黃瓜清爽可口,正適合炎熱的夏日;鹹蛋黃金黃油亮,味道醇厚。

一些地方會在端午節吃 “十二紅” 。這十二紅通常包括枇杷、紅莧菜、蝦子、炒豬肝、紅燒肉等。這些食物大多呈紅色或黃色,在傳統觀念中,紅色有驅邪避災的作用,在端午節食用 “十二紅”,既應景又寓意著吉祥如意。每道菜都有其獨特的風味,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嚐 “十二紅”,共享端午佳節的喜悅。
碧潭是台北著名的風景區,也是端午節劃龍舟的熱門地點 。每到端午,這裡都會舉辦盛大的龍舟賽事,吸引眾多市民和遊客前來觀看。河面上,五彩繽紛的龍舟競相角逐,場面熱鬧非凡;岸邊,觀眾們圍觀助威,小吃攤、紀念品攤位林立,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賽事結束後,還可以在碧潭畔漫步,欣賞美麗的湖光山色,或者乘坐風景秀麗的碧潭吊橋,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高雄愛河在端午節期間同樣會舉辦精彩的龍舟競賽 。沿著愛河兩岸,人頭攢動,觀看比賽的人們興致勃勃。除了龍舟賽,愛河周邊還有各種美食和文化活動。可以品嘗高雄的特色小吃,如蚵仔煎、鹽水雞等;也可以逛逛附近的文化展覽,感受高雄的文化魅力。夜晚的愛河燈火輝煌,乘坐遊船在河上遊覽,別有一番風味。
台南孔廟是台灣第一座孔廟,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端午節期間,這裡會舉辦各種傳統文化活動,如古禮祭祀、詩詞誦讀等。遊客可以穿上傳統服裝,參與到這些活動中,體驗古代文人雅士在端午節的慶祝方式,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孔廟的古樹下,欣賞精美的建築,領略儒家文化的魅力,度過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端午節。
人氣旅遊部落格
熱門 Trip Moments
熱門旅遊方式
熱門景點
熱門排行榜
熱門目的地
熱門目的地推薦景點














of the year 2024



Site Operator: Trip.com Travel Singapore Pte.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