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以北約10公裡處,在這裡釋迦牟尼一次教授佛法,佛教的僧伽也在此成立。鹿野苑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這裡被尊為法輪初轉之地。當年佛陀在菩提伽耶(Buddha Gaya)頓悟後,向西步行3百裡來到了這裡,尋找當年的五位同修者,向他們闡述了生死輪迴、善惡因果、以及修行超脫之道。他們五位因此有所證悟,隨即出家為五比丘僧,是為佛教僧寶成就,佛、法、僧三寶至此圓滿集結成就。後在當地國王與富商的支援下,佛教在鹿野苑附近傳播開來。到公元3世紀時,鹿野苑已經成為重要的藝術中心。佛教在印度沒落之後,鹿野苑曾被伊斯蘭教徒入侵,許多佛教建築都遭破壞。目前鹿野苑的佛教遺迹公園包括達美克佛塔(Dhamekh Stupa)、阿育王石砫殘跡、朝山丘(Chaukhandi Mound)、慕爾甘陀哈‧庫提‧維哈爾(Mulgandha Kuti Vihar)、考古博物館(Archaelongical Museum),以及後來興建的各國寺院。唐朝高僧玄奘於公元7世紀來到這裡,見證了鹿野苑當時的盛況。他看到“鹿野伽藍,區界八分,連垣周堵,層軒重閣。”有考古學家發現,這裡有4、5層壘疊的寺廟和僧房遺址,說明這裡的佛塔和寺廟在曆史上被反覆修繕建造過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