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w.trip.com/blog/tainan-earthquake

【地震速報】北部超晃!4月9日臺灣東部海域與日本沖繩地震!地震最新情報與救助資訊一次看

_TI***z8
_TI***z8
2025 年 4 月 9 日

目錄

  • 地震速報|台灣地震
  • 地震速報|日本地震
  • 地震速報|餘震預測
  • 地震速報|公共設施影響
  • 地震速報|救助訊息
    • 台灣|緊急聯係方式
    • 日本|緊急聯係方式
    • 台灣|防災app
    • 日本|防災app
  • 地震速報|安全指南
    • 地震速報|重點地震易發區
  • 地震速報|室内安全指南
    • 地震速報|戶外安全指南
  • 顯示更多

4月9日晚間23時26分,日本沖繩與臺灣東部海域發生了一次里氏規模5.9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5.3公里。此次地震屬“極淺層”地震,受日本沖繩地震影響,全臺17個縣市均有震感,其中花蓮震度最大,達到3級,本文整理最新地震訊息與救助資訊。

2025年4月9日晚間23時26分,臺灣東部海域發生了一次里氏規模5.9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5.3公里,震中位於宜蘭縣政府以東144.2公里嘅海域。此次地震屬“極淺層”地震,全台17個縣市均有震感,其中花蓮震度最大,達到3級,宜蘭、新北同埋桃園嘅震度均為2級。不過,目前暫時冇更大嘅余震預測。地震發生時,台北市有明顯震感,但未傳出重大災情

地震

日本當地時間2025年4月9日00時26分左右,與那國島近海發生了一次規模5.6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0公里,最大震度達到3級。此外,當地時間4月8日19時26分,愛知縣西部發生了一次規模4.6級地震,震源深度為40公里,最大震度為3級。日本氣象廳表示,這兩次地震均不會引發海嘯。

日本氣象廳根據體感及周圍狀況將地震烈度分為0至7共10個級別。4月9日發生嘅幾次地震中,最大震度均未超過3級,因此未造成重大災情。不過,專家仍提醒公眾保持警惕,做好防災準備,包括準備地震應急包、熟悉避難所位置同疏散路線、檢查住宅結構並進行抗震改造等

目前,臺灣氣象部門地震測報中心表示,未來三天仍可能會有規模7級地震發生。未來半年到1年仍會有余震,規模會慢慢縮小,但仍可能有規模4級以上地震,甚至不排除規模7級地震發生。地震專家提醒,市民同游客應保持警覺,留意官方發布嘅最新消息

日本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活動頻繁。根據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嘅最新評估,南海海槽未來30年內發生8至9級“特大地震”嘅機率高達80%左右。此外,千島海溝同樣存在巨大地震風險,未來30年內發生8.8級以上強震嘅概率接近40%。這些地震可能引發海嘯、核電站安全隱患以及火山噴發等災難性後果。

地震

此次地震對臺灣嘅交通同公共設施影響有限。目前,臺灣鐵路部門表示,受地震影響嘅列車已恢復正常通行。台北捷運喺地震發生後暫停約1小時,隨後亦已恢復運營。台北市內嘅熱門旅遊景點,例如士林夜市同埋故宮博物院,目前未收到受地震影響嘅報告。不過,市民同游客喺出行時仍需關注交通狀況,確保安全。

報警電話:遇到緊急情況可撥打「110」報警電話,向警方報告災情或尋求幫助。
消防部門:撥打「119」聯系消防部門,報告火災、被困等緊急情況。
緊急救援組織:如紅十字會等組織,可在地震發生後提供救援支持,可通過其官方網站或熱線電話獲取幫助。

在日本,遇到地震等自然災害時,公眾可以利用以下緊急聯絡方式和防災應用來獲取幫助和資訊:

報警電話:110(事故)
火警/急救電話:119
英語求助熱線:03-3501-0110
BXB EEW地震速報APP:是台灣地區常用的地震速報軟件,可快速接收地震預警訊息,幫助用戶及時采取避險措施。
地震安全助手APP:提供地震課堂、急救手冊、地震訊息等功能,幫助用戶增強抗震意識,了解地震知識,並在災後提供救援訊息。
Yahoo!防災速報:提供地震、海啸、暴雨等多种灾害预警信息,支持自定义通知设置。
goo防災アプリ:提供灾害信息推送、避难所信息、安全确认功能。
防災情報 全国避難所ガイド:显示全国避难场所位置,提供避难所距离和图像,可在无网络时使用。
Safety tips:由日本观光局开发,提供地震速报、海啸警报等多语言灾害信息。
東京都防災App:提供防灾设施位置、避难路线、灾害信息推送等

臺灣:4月9日晚間的地震震中位於宜蘭縣政府以東144.2公里的海域,花蓮震度最大,達到3級,宜蘭、新北和桃園震度為2級。

日本:4月9日的地震主要集中在與那國島近海和愛知縣西部,震度相對較低,未造成重大災情。

公眾應保持警惕,關注官方釋出的最新訊息,做好防災準備。

​1. 趴下(Drop)將頭部和身體壓低。

2. 掩護(Cover)盡量用雙手或物品保護頭部與頸部,躲進堅固的桌子或其他家具下方。

3. 穩住(Hold on)雙膝跪地、雙肘觸地,雙手緊握桌腳

1. 選擇開闊地帶:地震發生時,應迅速前往開闊地帶,避免在建築物、電線桿、廣告牌、路燈、變壓器等可能倒塌或有墜落物的區域停留。

2. 遠離危險區域:避開陡坡、山崖、河岸、水壩、高壓線等危險場所,防止山崩、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3. 保護頭部:在開闊地帶蹲下或趴下,用背包、外套、雙手等保護頭部,避免被飛濺的石塊或其他物體擊中。

4. 保持冷靜:地震時不要驚慌亂跑,避免在狹窄街道、人群密集處盲目移動,以免發生踩踏事故。

Contact Center <br>of the year 2024
Contact Center
of the year 2024
trip.com group
SkyscannerTrip
Trip.com 為 Trip.com Group Limited 的旗下品牌,是全球領先的旅遊服務供應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