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年齡到了才能體會中式園林之美!
果然年齡到了才能體會中式園林之美!
hhh標題黨一下。那天短暫的休整坐在巍山的先鋒書店辦公,在猶豫晚上要不要住在巍山進士第,一家有「小安縵」之稱的SLH成員酒店。叫小安縵一是因為進士古宅改造而來的酒店客房室內確實很像大研安縵(請到了大研的室內設計執行團隊),另外是真的小! 後來藉看房的機會被請進了酒店,徹底被這一方池塘吸引才住了下來,事實證明客房確實一般,在材料和配置上確實差了幾個level當然這樣比較本身也很不公平。
酒店由四進院落串聯而成,若是所有客人都要在主軸穿行那體驗一定很差,因此前司大boss陳一峰老師在梳理格局時便把南側的偏院變成了主要的人行流線,而這一方池塘就是這遊線上的精華部分。 穿過門洞的一瞬間,就像換了一片天地到了文人的江南,灰瓦白牆芭蕉,小橋流水潺潺,讓人突然間心境慢了下來,煩心之事暫時拋到腦後。
其實大量的新中式酒店住區已經讓中式園林淪為濫觴,東施效顰。但是即使以嚴苛的造園標準來看這處偏院的營造也實屬用心之作,行望居遊其間,遠近高低,人工自然各得其位,而池塘邊的「玉亭」現代而典雅,方正但不呆板,在自然中點睛,在一片古意中恰如其分。幾棵古樹的掩映下,更讓這玉石的肌理和牆上的斑駁共同述說著時間的故事。入夜時分,燈光把亭子點亮,則更能體會這石材選擇的精妙。
從陶淵明到蘇東坡,中國古代的文人被生活仕途所累之後,不是選擇宗教而是選擇走進庭園,寄情山水,撫慰精神。而這間小而美的酒店因其曾經是進士府邸的前世獲得的文化想像,更在這小小的一品洞天中完成了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