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帝陵廟
運城舜帝陵廟位於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鳴條崗西端,是為紀念中華民族「五帝」之一的舜帝而建的陵廟,以下是關於它的詳細介紹:
歷史沿革
舜帝陵廟始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後毀於元末戰火中。明正德初(1506年),鄉人重建,但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的大地震中又遭毀壞。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安邑縣令吳愈再次重建。在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的大地震中又為瓦礫,僅存正殿,次年在鄉人王步洲等倡導下,重建舜廟。
建築布局
- 外城:山門以南為外城,自南向北依次為石牌坊、重華橋、娥皇橋、女英橋、護城河、古柏廣場、舜歌南風座像、生死相依的一組千年古柏、柏林。
- 陵區:進入重華門即為陵區,陵塚高9尺,呈現四方形,每邊長約4丈,陵上有數千年五指神柏,元代獻殿、清代享廳排於前,關公祠、敦首祠列於左右。
- 皇城:又名「離樂城」,城牆高大雄偉,城內以戲樓、卷棚、獻殿、正殿、寢宮為中軸,東西廊房、鐘鼓二樓左右對稱。
主要景觀
- 千年古柏:景區內有許多樹齡在4000年以上的古柏,形態獨特,彼此相依,如夫妻柏、五子登科柏等,是大自然的傑作,也是舜帝陵廟的奇特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