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聞名的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境內天壽山南麓,自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藏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這裡先後修建了13座金壁輝煌的帝王陵墓、7座妃子墓、1座太監墓。共埋葬了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餘名妃嬪、2位太監,是當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明十三陵建築雄偉,體系完整,歷史悠久,具有較高的歷史和文物價值。 明定陵是萬曆皇帝的陵寢,地面建築的總佈局呈前方後圓形,含有中國古代哲學觀念“天圓地方”的象徵意義。定陵早在萬曆帝生前就開始營建,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開工,歷時6年方完成,耗銀八百萬兩。陵墓建成時皇帝只有28歲,直到1620年才正式啟用,該陵墓整整閒置達30年之久。定陵成為十三陵中的三座陵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