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8/5
E44***74這裡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絕對值得一遊。最好請導遊,因為遺址非常大,導遊會帶你參觀並講解歷史和文化遺產。
- 4.7/5
EVGENII211291人不多,組織得非常好,觀眾大多講俄語。每個展品都擺放得井井有條。我強烈推薦。
- 4.8/5
Dr BP吳哥城(Angkor Thom)是吳哥窟北部寺廟群的名稱。它包括最著名的巴戎寺,但也包括其他數十座較小的城門和寺廟。你可以花幾天時間在這裡探索。
- 4.8/5
KarolineH絕對值得一看,觀賞性極強,非常有趣。真是太酷了!強烈推薦!我已經很多年沒看過這樣的演出了。老少皆宜。演出結束後還有機會和演員們見面交流,非常棒的體驗。
- 4.7/5
Tana_Tevy黎明時分的塔普倫寺是一次神奇的體驗,營造出一種寧靜而近乎神秘的氛圍。當太陽開始升起時,柔和的光線穿過寺廟周圍茂密的叢林,投下長長的陰影,照亮了纏繞在石頭結構周圍的古樹的巨大根部。光與影的相互作用創造了一個空靈的場景,寺廟看起來就像是從叢林中浮現出來的。 清晨的寂靜更增添了奇妙的感覺,只有鳥鳴和樹葉的沙沙聲打破了寂靜。這座以其交織的樹木和廢墟而聞名的寺廟在黎明時呈現出不同的特徵——與當天晚些時候的繁忙時間相比,它更加平靜和內省。 在這個時期,寺廟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森林中生機勃勃的一部分,自然與人類的創造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一起。在這個時刻漫步在這座寺廟中,你幾乎可以想像它第一次被重新發現、隱藏並被世人遺忘時的樣子。 如果您計劃在黎明時分參觀塔布蘢寺,最好早點到達,在人群到來之前體驗這個寧靜的時刻,讓您真正欣賞這個非凡景點的美麗和歷史。
- 4.8/5
无为的无心草巴戎寺是柬埔寨吳哥王朝的國寺,坐落於吳哥通王城的中心點,由國王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於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建造,具有多方面重要的歷史意義: 宗教層面 ● 反映宗教融合與轉變:巴戎寺見證了吳哥王朝宗教信仰的轉變。在此之前,吳哥地區主要信奉印度教,而闍耶跋摩七世大力推崇佛教,巴戎寺就是這一宗教轉變的重要標誌。寺內既有佛教元素,如眾多的佛像和佛教故事浮雕,又融合了一些印度教的傳統,這種宗教融合體現了當時社會在宗教信仰上的過渡和包容,也反映出統治者希望通過宗教整合來凝聚人心、鞏固統治。 ● 弘揚佛教文化:巴戎寺作為佛教寺廟,是當時佛教傳播和修行的重要場所。它推動了佛教在吳哥地區的發展和繁榮,吸引了眾多僧侶和信徒前來修行、朝拜。寺廟中的佛像雕刻、壁畫等藝術形式,不僅是宗教信仰的表達,也成為傳播佛教教義和文化的載體,對周邊地區的佛教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政治層面 ● 彰顯王權統治:巴戎寺是國王闍耶跋摩七世為自己建造的寺廟,也是他統治權力的象徵。寺廟的宏大規模、精美建築和複雜設計,展示了國王的財富、權力和雄心。寺中的四面佛被認為是國王面容的象徵,這種將國王與神佛結合的設計,旨在強調國王的神聖地位和統治的合法性,向民眾傳達國王是神在人間的代表,從而加強王權統治。 ● 促進國家統一:在吳哥王朝的鼎盛時期,巴戎寺作為國家的重要宗教和政治中心,起到了凝聚國家力量、促進民族團結的作用。來自不同地區的人們匯聚到巴戎寺進行宗教活動,加強了彼此之間的交流和聯繫,有助於打破地域隔閡,增強國家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對於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藝術層面 ● 展現高棉藝術巔峰:巴戎寺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精湛的雕刻技藝,成為高棉藝術的傑出代表。寺中的浮雕壁畫內容豐富多樣,包括戰爭場景、宮廷生活、民間故事等,生動地描繪了當時社會的各個層面,為後人瞭解吳哥王朝的歷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貴的視覺資料。其建築結構和裝飾細節體現了高棉工匠的卓越智慧和創造力,對後來的柬埔寨建築和藝術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推動文化交流與傳播:巴戎寺作為吳哥文化的重要象徵,吸引了來自不同地區的藝術家、學者和遊客。他們在這裡欣賞和學習高棉藝術,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傳播。巴戎寺的藝術風格和創作手法也可能傳播到周邊地區,對東南亞地區的藝術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 4.5/5
Pechsreyrath演出太精彩了。我本來以為食物不多,結果量太大,根本吃不完。
- 4.7/5
Vincent.Chang到暹粒吳哥窟玩之外,白天走爆行程晚上到酒吧街按摩只要10美元,結束後不管小酌還是不醉不歸,生啤1美元買一送一,還有夠嗨的夜店,可以說到暹粒晚上必去酒吧街
- 4.7/5
Dr BP我在吳哥度過的每一天,我都會發現一座新的最喜歡的寺廟。現在是聖劍。距離巴戎寺幾公里遠,這是一個巨大的地方,充滿了複雜的雕刻和修復後的建築遺跡。在這裡待上半天很輕鬆。




吳哥窟三大神話浮雕解鎖
連續 3 年入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