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6/5
吃桃的兔兔子客家神山冠豸山,她位於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的武夷山脈西南末端,與武夷山形成南北呼應格局。兩者均以丹霞地貌著稱,山體陡峭、巖壁赤紅,具有“北夷南豸,丹霞雙絕”的美譽,她們因地理同源、地貌相似被稱為“姐妹山”,同為福建標誌性名山。冠豸山得名於古代神獸獬豸,傳說其形似羊、獨角,能辨曲直,觸不直(者。楚文王曾以獬豸形象製作王冠,後成為御史大夫的官帽象徵。冠豸山主峰五老峰與靈芝峰組合形似獬豸冠。 客家人之所以會視冠豸山是“客家神山”,是因為這裡有“生命之根”圖3和“生命之門”圖13。“兩者相距僅1公里,陽陰相對。 它們暗合客家文化中“天地交泰、生生不息”的哲學理念 冠豸山,她位於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境內的武夷山脈西南末端,與武夷山形成南北呼應格局。兩者均以丹霞地貌著稱,山體陡峭、巖壁赤紅,具有“北夷南豸,丹霞雙絕”的美譽,她們因地理同源、地貌相似被稱為“姐妹山”,同為福建標誌性名山。冠豸山得名於古代神獸獬豸,傳說其形似羊、獨角,能辨曲直,觸不直者。楚文王曾以獬豸形象製作王冠,後成為御史大夫的官帽象徵。冠豸山主峰五老峰與靈芝峰組合形似獬豸冠。 龍巖市是享譽海內外的客家祖地,是河洛人的祖居地之一,其下轄的連城縣是純客家縣,被譽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和“中國客家民俗文化之鄉”。南宋理學家羅從彥曾在冠豸建立“仰止亭”作為講學場所,培養了大批門生,包括朱熹之父朱松、朱熹之師李侗等。冠豸山因羅從彥等理學家的活動,成為客家“耕讀傳家”傳統的標誌性載體,其石刻與書院遺跡被列為客家文化重要遺產,體現了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蘊。 客家人之所以會視冠豸山是“客家神山”,是因為這裡有“生命之根”和“生命之門”。“生命之根”是冠豸山頂長壽亭下峽谷中一根碩大的圓柱形石柱,疑似聳立的男性生殖器(比廣東韶關的陽元石遜色);“生命之門”在石門湖畔的石壁上,光滑石壁突現狹縫,縫中臨水處有黑色的洞,形狀與女性生殖器相似。兩者相距僅1公里,陰陽相對,它們暗合客家文化中“天地交泰、生生不息”的哲學理念,被客家人視為生命繁衍的圖騰,通過祭拜活動祈求人丁興旺,延續中原農耕文明對生殖力的原始崇拜,所以在客家人的心目中具有神聖的地位。
- 4.5/5
petitedragon福建省汀州八縣歷史最悠久的書院,因背靠卧龍山得名。主體建築包含文昌閣、藏經樓、講壇及成龍捐贈的徽派建築龍學館。歷史上曾培養進士300餘人,楊時、朱熹、王陽明等學者均在此留下講學記錄。門票略貴,但還是值得一看。




龍巖的人氣景點第 2 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