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4/5
Syed Hussen這座橋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將米爾賈卡河右岸與該市的天主教區連接起來,在奧斯曼帝國時代,天主教區被非正式地稱為“Latinluk”(“拉丁人的地方/領域”,寬鬆的“拉丁區”)。從其地基來看,它是該市保存完好的橋樑中最古老的。 1541 年波斯尼亞 Sanjak 的人口普查中提到了該地點的這座橋,由 Sirmerd 的兒子皮革工人 Hussein 建造。傑出公民阿里·阿吉尼·貝格(Ali Ajni-Beg) 在此建造。
- 4.6/5
利和博Stari most,也稱莫斯塔爾老橋)是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莫斯塔爾的一座16世紀的單拱石橋,古橋橫跨內雷特瓦河。在矗立了四百多年後,該橋於1993年11月9日毀於波斯尼亞戰爭。經重建后,於2004年7月23日重新開放。2005年,該橋及周邊地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波黑必打卡!莫斯塔爾古橋下邂逅奧斯曼時光;推薦理由:16世紀奧斯曼神作!跳橋勇士的信仰之躍🌉 交通貼士📍地址:Stari Most, Mostar 88000, Bosnia and Herzegovina 🚗自駕/大巴:從薩拉熱窩出發2小時車程,古城內步行可達 必做3件事古橋觀跳:每天中午有傳統跳水表演!當地人會從24米高橋頂躍入內雷特瓦河(給小費可即興加跳) 📸機位:橋東側河岸岩石(上午順光) 逛老巴扎:橋頭奧斯曼風銅器街,手工咖啡壺、藍眼睛掛墜 推薦:Šadrvan餐廳的波黑陶罐燉肉( lamb under sac) 夜遊魔法時刻:落日時分橋體亮燈+宣禮塔喚拜聲,穿越感拉滿! 防坑指南⚠️石板路超滑!穿防滑鞋 ⚠️紀念品砍價從50%起 #巴爾干半島旅行 #莫斯塔爾古橋 #波黑旅遊 #奧斯曼建築 #小眾歐洲
- 4.2/5
且兰老飞老侯薩拉熱窩被稱作歐洲的耶路撒冷,在舊市政廳附近散步就可以走到大清真寺,前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的拍攝地之一就是大清真寺,鐘錶匠為了掩護瓦爾特前去祕密接頭地點,犧牲在大清真寺。 我們還特意去了《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中的鐵匠鋪,購買了手工打製的波斯尼亞咖啡壺。
- 4.5/5
万邦风物【薩拉熱窩的市政廳】位於市中心的米里雅茨河畔。門前是一個交大的廣場,我們可能因為去的早人整個廣場人很少。市政廳前有鏤空的薩拉熱窩鋼圈字。但這白天因為透光看不清字母,要晚上打亮燈光之後才能明顯顯示出字體的樣子,成為薩拉熱窩的地標。門前河道不算寬,河道也很深,但裡面幾乎沒有什麼水。可能雨季時水會比較多吧,這裡可能是市中心的繁華區,河道上每隔五六百米就有一座石拱橋。目之所及最少有六七道石拱橋。沿河兩岸都是三四層老舊的樓房,牆上有經常有塗鴉,還有一些舊日的彈孔。這裡好像不是商業區,附近幾乎沒有店鋪。但因為這裡離拉丁橋和老城區很近,所以也是旅遊必打卡地。
- 4.3/5
且兰老飞老侯薩拉熱窩黃堡,導遊說黃堡這個防禦建築(圖二)本身已經不對外開放。我們抵達附近登高遠眺,俯瞰薩拉熱窩全城。密密麻麻很多墓碑(圖一),提示着薩拉熱窩過往經歷過的戰爭。
- 4.6/5
枫原没有万叶內雷特瓦河是巴爾干半島一道流動的翡翠密碼——它切開喀斯特地貌的胸膛,用千年湍流打磨出莫斯塔爾古橋的弧光,河床上沉睡着奧斯曼帝國的石基與戰爭年代的彈殼。當跳水者縱身躍入時光的裂隙,碧綠的水流便成了畫布,將400年的橋影、兩岸斑駁的彈孔牆與懸崖上的修道院剪影,都暈染成動態的歷史長卷。這河水裡既藏着地質運動的鬼斧神工,也奔涌着戰爭與和平的交替脈搏,每道漣漪都在訴說:自然與文明,從來都在彼此的倒影里共生。
- 4.1/5
AURURA木木在這裡能夠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痕迹,那輛索南迪王爵的車還在現場,真的很有和懷舊呀,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在波黑多呆两天再走啊。
- 4.1/5
_FB***77老街區佈滿各種特色小店,下午剛出爐的麵包店,以及街邊咖啡廳,當地人生活愜意,似乎忘記了20年前才結束的內戰
- 4.6/5
_FB***77紀錄歷史,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們,別學著那些貪婪的人類一樣製造傷痛戰爭帶來的傷疤太顯著了,整座城市都在提醒你殘忍的過去










波黑聯邦的夜間人氣景點第 1 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