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京口 魅力鎮江
千年京口,魅力鎮江。鎮江古稱為京口,潤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主要景點有“三山一渡”,即金山,焦山,北固山,西津渡。這裡有白娘子水漫金山的傳說,蘇軾寫下“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佳句;孫權在此“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史記,辛棄疾揮筆“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感慨;這位孔孟之鄉的將軍詩人,一生以收復中原大業為已任,可嘆他壯志難酬,道盡他英雄末路的無盡蒼涼與孤獨;王昌齡晚年遭謗貶,異地任江寧縣丞,在此送友歸鄉,其淒切心情可想而知。臨別所囑,惟以玉壺冰心自明心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跨越千年時空,可體悟到詩人望著江北的遠山,想到朋友辛漸一行人即將隱沒在楚山之外,表達出對朋友的不捨之情與對遠方親人的牽掛惦念,詩人以冰心玉壺作為人生困境中的一種道德自勉,雖身處逆境,仍堅守初心。王安石應召赴京,從京囗過運河北上,經瓜洲時,觸景抒情,寫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展現了王安石借景抒情的愉悅心境和政治抱負。
西津渡古街是4A景區,這裡見證了江南文明的演變,古街上一磚一瓦,承載著厚重的文史底蘊,述說著過往的滄桑輝煌。西津渡古街是鎮江文物古蹟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區,是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核心區。李白、孟浩然、王安石、蘇軾、陸游、馬可·波羅、乾隆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並留下了許多為後人傳頌的詩篇。西津渡古街見證了鎮江的興衰滄桑,也凝聚了當地久遠的人文記憶。古街長約1公里,青石板鋪就的街道兩旁是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古建築。這些建築造型獨特,飛簷翹角,斑駁的牆面訴說年代的久遠。古街兩邊用青磚砌成的傳統民居,房屋盡顯歷史痕跡和滄桑感,把遊人帶到千年歷史的書卷裡。古街中的“昭關石塔”,據稱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過街石塔,造型如同一個大瓶,又被稱為“瓶塔”,是鎮江的歷史見證。西津渡曾緊鄰長江,是往來江北江南的重要通道。隨著時代變遷,江道東移,如今已離開了長江岸邊。但現代的西津渡古街,仍保持著古樸安逸的氛圍,也保留著地道的小吃美食,如有名的“鎮江肴肉”、“鍋蓋面”,深受本地人喜愛。如果有機會來鎮江,不要錯過這條古老的“文脈”街區。漫步在古街石板路上,感受這座城市的歷史印記,令人流連忘返。古老的街區,依然以其獨特的方式,呼喚遠方遊客觀賞其獨特魅力。
千年鎮江,文史悠悠,佇立在西津渡口處,遠山蒼茫,江寬野曠,天水一色,雲霧舒捲,令人感懷。低調的鎮江古城,值得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