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一座清真寺:些利街清真寺
些利街清真寺是香港穆斯林的第一座正式宗教場所。它建於 1890 年,標誌著伊斯蘭教在香港的開端。這座清真寺又稱為 Jamia Masjid,在阿拉伯語中意為「聚禮清真寺」。
在 19 世紀中後期殖民時代初期,來到香港的穆斯林主要是南亞裔的水手和商人。到了 19 世紀 50 年代,英國政府承認了這個新殖民地中的穆斯林社群。這些早期的穆斯林建立了第一個伊斯蘭組織——香港伊斯蘭團體信託基金,該組織至今仍是香港穆斯林的主要代表組織。
1850 年,政府在些利街劃撥了一塊土地給信託基金,這塊土地後來成為了些利街清真寺的所在地。到 1890 年,最初的清真寺竣工,然後在 1905 年進行了擴建。最終,舊清真寺被拆除,並建造了一座新的清真寺。重建的些利街清真寺的奠基石於 1915 年奠定,資金由孟買的印度商人 H.M.H Essack Elias 捐贈。這一發展使印度穆斯林能夠在香港進行禮拜並享受社群生活。
些利街清真寺一次可容納 400 人祈禱。在最初,清真寺每天都會進行五次禮拜的呼喚,而且在星期五(傳統上是穆斯林的禮拜日)會非常擁擠。
些利街清真寺的建築之美在於其簡潔的特色。些利街清真寺是一座長方形建築,以綠色為主題,白色作為裝飾線條的顏色。雖然綠色在伊斯蘭教中有特殊的含義,即與天堂相關的顏色,但這座清真寺在其歷史上並非一直都是綠色的。
祈禱廳上方矗立著一座小型叫拜樓,用於呼喚人們前來禮拜。在伊斯蘭建築中,圓頂象徵著天堂,如同天空的穹頂。對穆斯林來說,它代表著與真主合一。在叫拜樓的頂部,有一個指向天空的圓形小尖頂,星星和新月是清真寺的最高點。即使在香港眾多的清真寺中,擁有叫拜樓也是其獨特之處。
#jamiamosque #shelleystreet #hongkong #islam #muslims #central #religion
Helen Yu (Chestnut Journa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