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鯤身炮台,舊稱安平大炮台,因入口城門上方有沈葆禎題額“億載金城”,故俗稱億載金城。該炮台是台灣第一座現代西洋式炮台,由法國人帛爾陀設計並興建完成。炮台的設立,為台灣的海防軍事邁向近代化的一步。 炮台興建史 1874年日軍因牡丹社事件欲進犯台灣,清廷政府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禎布置台灣海防,沈葆禎勘定安平地勢險峻,建造仿西洋式炮台一座,並請法國人帛爾陀設計,以防守海口阻遏日軍。 當時的炮台建築是仿造西洋幾何形營壘做法建造的方形棱堡式炮台,角凸出的棱堡安放大炮,做為遠攻之用;凹人的牆面列洋槍隊,以防近撲。後因應實際需要,改為向海一面設阿姆斯特朗前膛大炮五尊,其餘各面安二十磅及四十磅小炮各四尊。二次大戰期間炮台遭到毀損,曾一度荒廢。光複後經大規模整修,即是今天所呈現的風貌。 如今的億載金城 圍環繞護城河的億載金城,四周樹木茂密,目前周圍辟為公園,其間步道縱橫交錯。億載金城內以壯觀的城門和巨大的阿姆斯特朗大炮吸引無數遊客,而園區內到處可見的參天大樹讓遊客就算在日正當中的炎炎夏日,也可悠閑的品味曆史故事與古跡。城內除仿制的古炮外,還設有沈葆禎的紀念銅像,周圍護城河上設有腳踩的天鵝船和手劃船可供遊客租用。自1998年1月起每逢假日,億載金城的大炮煙火遇整點發射3發,仿古創意吸引很多遊客駐足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