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蒙餐廳一定要品嘗他們的烤全羊,西北風味的羊肉確實口感不錯,比北方的味道更厚重一些,而且餐廳的服務員還會載歌載舞,太熱情了。
在這裏招待客人,宴請賓客,非常有面子。餐廳寬敞明亮,裝修的極其有地方特色。而且包房裡的小裝飾品也是很有講究,都是穿着民族服裝的小玩偶,孩子們超級愛。
💫通遼,一個不用走很遠就能感受內蒙文化、草原和沙漠風情的城市。這裏地廣人稀,城市乾淨,可以品嘗當地特色美食,作為短途旅行是不錯的選擇。📍路線:大連-通遼-奈曼旗寶古圖📍Day1 大連-通遼:車程6.5小時,我們中午出發,晚上到達直接吃飯。📍Day2 通遼-奈曼旗寶古圖:周邊有兩大沙漠,庫倫和奈曼,我們選擇了奈曼旗寶古圖,車程2.5小時,建議下午到達,上午可以打卡周邊其他景區。寶古圖沙漠公園詳細攻略見下篇。📍美食:一定要吃一頓地道的蒙餐以及羊肉火鍋,這裏羊肉好吃不貴,奶茶香甜。我們去的餐廳都是當地人推薦:1️⃣《哈啾嗨》(蒙餐),店面裝修很有民族特色,還可以點歌舞表演,會有蒙古小姐姐給你獻哈達跳蒙古舞,現場演唱正宗的蒙古民歌。2️⃣《塞外天潤》(羊肉火鍋+燒烤),羊肉就不用說了,強烈推薦烤奶豆腐、蒙古餡餅。📍必備物品:防晒、驅蚊液、遮陽帽 #周邊游安心好去處 #自駕游 #暑期自駕好去處
內蒙古真是肉食和奶製品愛好者的天堂。在通遼街邊都有很多不錯的店,如果看到這些美食不妨試試~[Cute]選一家人多受歡迎的店總是不錯的✅1. 🐑🥩手把羊肉:堪稱內蒙古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選用膘肥肉嫩的草原羔羊,大塊帶骨羊肉僅用清水燉煮(有時加少量鹽),最大程度保留羊肉的原始鮮美。光吃也不膻,也可以蘸韭菜醬,很解膩,好吃的韭菜醬也不會很咸,有點點辛辣,還有青菜素食的清香。2. 肉腸:是洗凈的羊腸衣灌入切碎的羊瘦肉、羊油、蔥姜蒜、鹽等調料製成的。煮熟后切片食用,肉香濃郁,口感紮實,飯店是煎了一下,更是油香四溢。3. 血腸:羊腸衣內灌入新鮮羊血混合而成的餡料。煮熟后口感獨特,軟糯鮮香,是殺羊后物盡其用的美味。口感我個人覺得有些奇怪,軟糯的羊血有些出乎意料,但沒有腥味。4. 奶豆腐🧀:蒙古語稱“胡乳達”。查了一下,是鮮牛奶發酵、提取奶油后剩下的酸奶,經熬煮、擠壓、脫水、晾曬等工序製成的塊狀或條狀固體。口感微酸帶奶香,耐儲存,也是牧民重要的奶製品,干嚼、泡奶茶、拔絲或做餡料都很棒。5. 奶皮子🥛:是將鮮牛奶慢火熬煮,表面凝結一層脂肪和蛋白質形成的蜂窩狀厚膜。揭下晾乾即成。口感醇厚甘香,奶味十足,常配奶茶、炒米或直接食用,也可夾在餅中。6. 沙蔥炒雞蛋🥚:沙蔥是草原上特有的野生蔥屬植物。將新鮮沙蔥切碎與雞蛋一同翻炒。色澤黃綠相間,沙蔥清香脆嫩,雞蛋滑嫩,味道鮮美爽口,是草原上清新自然的家常風味,很下飯,就是有點咸。7. 肚包肉: 將新鮮羊肉調味后,塞入清洗乾淨的完整羊肚中,紮緊口,或煮或蒸制而成。切開后湯汁豐盈,羊肚筋道有嚼勁,包裹的羊肉鮮嫩多汁!8. 布里亞特包子:源自生活在呼倫貝爾地區的布里亞特蒙古族。特色在於餡料使用碎羊肉丁(而非肉糜)和大量洋蔥,有時加入少量土豆丁。收口處捏成獨特的“石榴嘴”形狀。蒸熟后湯汁豐盈,肉粒分明,洋蔥香甜,風味獨特。9. 烏日莫酸奶: 傳統的蒙古族自製酸奶。將鮮牛奶自然發酵而成,通常不加糖,質地比普通市售酸奶更濃稠、酸度更明顯。味道純正天然,奶香濃郁。10. 鍋茶🍵: 蒙古族傳統早茶的核心。在鍋中將磚茶(或紅茶)熬煮出濃茶湯,加入鮮牛奶(或羊奶)、鹽。喝前會加入炒米、奶豆腐、奶皮子、黃油、風乾肉等多種配料在鍋里一起煮開。咸香濃郁,營養豐富。#地道蒙餐 #通遼美食 #通遼旅遊攻略
裝修融合了濃郁的蒙古族元素,從蒙古包造型的卡座到布藝裝飾,處處體現民族風情。用餐時可欣賞蒙古族民歌演唱、蒙古舞表演,甚至能體驗到蒙古小姐姐獻哈達🧣的儀式感,瞬間拉近與草原文化的距離。三樓還有獨立的蒙古包包間,適合家庭或團體聚餐,私密性極佳,包房內欣賞表演需要付費。鍋奶茶|必點招牌奶茶鍋,咸香絲滑的奶茶搭配奶皮子、炒米、牛肉乾,是蒙餐的靈魂飲品。初次嘗試可能需適應咸口,但飽腹感極強,尤其適合搭配其他菜品。碳烤羊排|炭火高溫瞬間鎖住羊排表皮,形成金黃微焦的脆殼,咬下時發出“咔嚓”聲響,混合羊油滴落炭火激發的煙熏氣息,炭火慢烤使肌肉纖維舒展卻不鬆散,保留細膩質地,入口即化的柔嫩與微微回彈的嚼勁形成奇妙平衡。黃米涼糕|冰涼沁心的涼糕淋上桂花蜜,酸甜軟糯,是解膩的絕佳甜品,甚至有打包作為伴手禮。不僅是一家餐廳,更是一扇了解蒙餐文化與通遼風情的窗口。從舌尖上的草原風味到沉浸式的民族氛圍,這裏為我們提供了一場視覺、聽覺與味覺的多元體驗。若計劃探訪通遼,這家蒙餐店值得列入必打卡清單。 #嘗一嘗地道老字號 #當地才能吃到的美食 #我的深夜食堂 #城市人文手記 #美食林餐廳打卡
來蒙餐廳一定要品嘗他們的烤全羊,西北風味的羊肉確實口感不錯,比北方的味道更厚重一些,而且餐廳的服務員還會載歌載舞,太熱情了。
在這裏招待客人,宴請賓客,非常有面子。餐廳寬敞明亮,裝修的極其有地方特色。而且包房裡的小裝飾品也是很有講究,都是穿着民族服裝的小玩偶,孩子們超級愛。
💫通遼,一個不用走很遠就能感受內蒙文化、草原和沙漠風情的城市。這裏地廣人稀,城市乾淨,可以品嘗當地特色美食,作為短途旅行是不錯的選擇。📍路線:大連-通遼-奈曼旗寶古圖📍Day1 大連-通遼:車程6.5小時,我們中午出發,晚上到達直接吃飯。📍Day2 通遼-奈曼旗寶古圖:周邊有兩大沙漠,庫倫和奈曼,我們選擇了奈曼旗寶古圖,車程2.5小時,建議下午到達,上午可以打卡周邊其他景區。寶古圖沙漠公園詳細攻略見下篇。📍美食:一定要吃一頓地道的蒙餐以及羊肉火鍋,這裏羊肉好吃不貴,奶茶香甜。我們去的餐廳都是當地人推薦:1️⃣《哈啾嗨》(蒙餐),店面裝修很有民族特色,還可以點歌舞表演,會有蒙古小姐姐給你獻哈達跳蒙古舞,現場演唱正宗的蒙古民歌。2️⃣《塞外天潤》(羊肉火鍋+燒烤),羊肉就不用說了,強烈推薦烤奶豆腐、蒙古餡餅。📍必備物品:防晒、驅蚊液、遮陽帽 #周邊游安心好去處 #自駕游 #暑期自駕好去處
內蒙古真是肉食和奶製品愛好者的天堂。在通遼街邊都有很多不錯的店,如果看到這些美食不妨試試~[Cute]選一家人多受歡迎的店總是不錯的✅1. 🐑🥩手把羊肉:堪稱內蒙古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選用膘肥肉嫩的草原羔羊,大塊帶骨羊肉僅用清水燉煮(有時加少量鹽),最大程度保留羊肉的原始鮮美。光吃也不膻,也可以蘸韭菜醬,很解膩,好吃的韭菜醬也不會很咸,有點點辛辣,還有青菜素食的清香。2. 肉腸:是洗凈的羊腸衣灌入切碎的羊瘦肉、羊油、蔥姜蒜、鹽等調料製成的。煮熟后切片食用,肉香濃郁,口感紮實,飯店是煎了一下,更是油香四溢。3. 血腸:羊腸衣內灌入新鮮羊血混合而成的餡料。煮熟后口感獨特,軟糯鮮香,是殺羊后物盡其用的美味。口感我個人覺得有些奇怪,軟糯的羊血有些出乎意料,但沒有腥味。4. 奶豆腐🧀:蒙古語稱“胡乳達”。查了一下,是鮮牛奶發酵、提取奶油后剩下的酸奶,經熬煮、擠壓、脫水、晾曬等工序製成的塊狀或條狀固體。口感微酸帶奶香,耐儲存,也是牧民重要的奶製品,干嚼、泡奶茶、拔絲或做餡料都很棒。5. 奶皮子🥛:是將鮮牛奶慢火熬煮,表面凝結一層脂肪和蛋白質形成的蜂窩狀厚膜。揭下晾乾即成。口感醇厚甘香,奶味十足,常配奶茶、炒米或直接食用,也可夾在餅中。6. 沙蔥炒雞蛋🥚:沙蔥是草原上特有的野生蔥屬植物。將新鮮沙蔥切碎與雞蛋一同翻炒。色澤黃綠相間,沙蔥清香脆嫩,雞蛋滑嫩,味道鮮美爽口,是草原上清新自然的家常風味,很下飯,就是有點咸。7. 肚包肉: 將新鮮羊肉調味后,塞入清洗乾淨的完整羊肚中,紮緊口,或煮或蒸制而成。切開后湯汁豐盈,羊肚筋道有嚼勁,包裹的羊肉鮮嫩多汁!8. 布里亞特包子:源自生活在呼倫貝爾地區的布里亞特蒙古族。特色在於餡料使用碎羊肉丁(而非肉糜)和大量洋蔥,有時加入少量土豆丁。收口處捏成獨特的“石榴嘴”形狀。蒸熟后湯汁豐盈,肉粒分明,洋蔥香甜,風味獨特。9. 烏日莫酸奶: 傳統的蒙古族自製酸奶。將鮮牛奶自然發酵而成,通常不加糖,質地比普通市售酸奶更濃稠、酸度更明顯。味道純正天然,奶香濃郁。10. 鍋茶🍵: 蒙古族傳統早茶的核心。在鍋中將磚茶(或紅茶)熬煮出濃茶湯,加入鮮牛奶(或羊奶)、鹽。喝前會加入炒米、奶豆腐、奶皮子、黃油、風乾肉等多種配料在鍋里一起煮開。咸香濃郁,營養豐富。#地道蒙餐 #通遼美食 #通遼旅遊攻略
裝修融合了濃郁的蒙古族元素,從蒙古包造型的卡座到布藝裝飾,處處體現民族風情。用餐時可欣賞蒙古族民歌演唱、蒙古舞表演,甚至能體驗到蒙古小姐姐獻哈達🧣的儀式感,瞬間拉近與草原文化的距離。三樓還有獨立的蒙古包包間,適合家庭或團體聚餐,私密性極佳,包房內欣賞表演需要付費。鍋奶茶|必點招牌奶茶鍋,咸香絲滑的奶茶搭配奶皮子、炒米、牛肉乾,是蒙餐的靈魂飲品。初次嘗試可能需適應咸口,但飽腹感極強,尤其適合搭配其他菜品。碳烤羊排|炭火高溫瞬間鎖住羊排表皮,形成金黃微焦的脆殼,咬下時發出“咔嚓”聲響,混合羊油滴落炭火激發的煙熏氣息,炭火慢烤使肌肉纖維舒展卻不鬆散,保留細膩質地,入口即化的柔嫩與微微回彈的嚼勁形成奇妙平衡。黃米涼糕|冰涼沁心的涼糕淋上桂花蜜,酸甜軟糯,是解膩的絕佳甜品,甚至有打包作為伴手禮。不僅是一家餐廳,更是一扇了解蒙餐文化與通遼風情的窗口。從舌尖上的草原風味到沉浸式的民族氛圍,這裏為我們提供了一場視覺、聽覺與味覺的多元體驗。若計劃探訪通遼,這家蒙餐店值得列入必打卡清單。 #嘗一嘗地道老字號 #當地才能吃到的美食 #我的深夜食堂 #城市人文手記 #美食林餐廳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