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的深海鱈魚很好吃,煎的和烤的味道都不錯,鱈魚都是帶皮的,皮感覺油膩,但是富含營養,魚肉纖維感比較強。烤豬肉的味道不錯,還便宜。
Skindbuksenr餐廳的地基始建於1728年,最初餐廳名叫“no 4”,一度更名為“Droskekælderen”,1930年左右,開始使用現在的名字。丹麥語中“Skind”指“皮革”,而“bukser”意為“褲子”,所以Skindbuksen的名字可能來於當時的狀況:當年很多司機出入這家餐廳,而皮褲則是司機們必備的裝備之一。雨天的下午,很多餐廳處於午市和夜市中的休息期,而這家則沒有關門。所在的街區離新港不遠,但是一般遊客不容易路過。點了三種吃法的鯡魚,大蝦魚排和蘋果派,鯡魚很新鮮,三種做法三個味道,前兩口都很好吃,但是吃多了有點咸,很容易飽膩。蘋果派一層又一層,吃的時候最好從上挖到下,各層的味道綜合著吃。吧台邊也有隻來喝杯啤酒的,應該是常客了。菜單上有店的故事,近三百年的老店,有情懷。
這家的深海鱈魚很好吃,煎的和烤的味道都不錯,鱈魚都是帶皮的,皮感覺油膩,但是富含營養,魚肉纖維感比較強。烤豬肉的味道不錯,還便宜。
Skindbuksenr餐廳的地基始建於1728年,最初餐廳名叫“no 4”,一度更名為“Droskekælderen”,1930年左右,開始使用現在的名字。丹麥語中“Skind”指“皮革”,而“bukser”意為“褲子”,所以Skindbuksen的名字可能來於當時的狀況:當年很多司機出入這家餐廳,而皮褲則是司機們必備的裝備之一。雨天的下午,很多餐廳處於午市和夜市中的休息期,而這家則沒有關門。所在的街區離新港不遠,但是一般遊客不容易路過。點了三種吃法的鯡魚,大蝦魚排和蘋果派,鯡魚很新鮮,三種做法三個味道,前兩口都很好吃,但是吃多了有點咸,很容易飽膩。蘋果派一層又一層,吃的時候最好從上挖到下,各層的味道綜合著吃。吧台邊也有隻來喝杯啤酒的,應該是常客了。菜單上有店的故事,近三百年的老店,有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