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游中國行第60天,上午齊齊哈爾大乘寺齊齊哈爾大乘寺籌建於民國,落成於偽滿,前後歷時十四年之久。滿洲國政府把大乘寺列為全國重點寺院,滿洲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還贈送給大乘寺唐朝《華嚴經》一套。當時,香火旺盛、道風淳正。1945年齊齊哈爾解放前昔,為防止佛像遭到破壞,大乘寺僧眾趁着月色含淚把佛像偷偷的掩埋起來,然後悄悄奔赴四方。文化大革命過後,宗教政策得到落實。市政府派人經過多方尋找,1983年,在當初參与埋藏佛像的原大乘寺監院園智法師的指導下,很快挖出了當初掩埋的全部漢白玉石雕佛像,共計39件,終於使埋藏了38年的聖像重見天日。大乘寺坐北朝南,由山門、配殿、正殿、前殿、後殿組成,院牆按八卦建造,廟宇採用斗拱式建築,玻璃瓦覆蓋,院牆呈八邊形結構,以大雄寶殿為中心,各邊有一座配殿,共7座配殿,每座配殿距離大殿恰好88米,而且均面向大殿。來這兒轉轉,可以在鬧市中尋得一處清靜,幽靜中感受那份安寧詳和。
窮游中國行第60天,上午齊齊哈爾大乘寺齊齊哈爾大乘寺籌建於民國,落成於偽滿,前後歷時十四年之久。滿洲國政府把大乘寺列為全國重點寺院,滿洲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還贈送給大乘寺唐朝《華嚴經》一套。當時,香火旺盛、道風淳正。1945年齊齊哈爾解放前昔,為防止佛像遭到破壞,大乘寺僧眾趁着月色含淚把佛像偷偷的掩埋起來,然後悄悄奔赴四方。文化大革命過後,宗教政策得到落實。市政府派人經過多方尋找,1983年,在當初參与埋藏佛像的原大乘寺監院園智法師的指導下,很快挖出了當初掩埋的全部漢白玉石雕佛像,共計39件,終於使埋藏了38年的聖像重見天日。大乘寺坐北朝南,由山門、配殿、正殿、前殿、後殿組成,院牆按八卦建造,廟宇採用斗拱式建築,玻璃瓦覆蓋,院牆呈八邊形結構,以大雄寶殿為中心,各邊有一座配殿,共7座配殿,每座配殿距離大殿恰好88米,而且均面向大殿。來這兒轉轉,可以在鬧市中尋得一處清靜,幽靜中感受那份安寧詳和。
金秋十月,北疆行——大乘寺(三十一),“大乘寺”,位於齊齊哈爾市鐵鋒區,建於1943年,1990年重建,寺院很大,建築精美,寺內外古樹參天,綠草如茵,環境優雅,是黑龍江省內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時間充裕,可以遊覽一下,市內有公交車直達,
大乘寺是齊齊哈爾最大的佛教尼眾號道場,這裏清凈莊嚴、殊勝無比,沒有如織的遊人,卻也香火鼎盛,因為入寺時比較晚了,故而許多殿門都關閉了。值得一提的是,寺內提供的是環保香。
齊齊哈爾香火最旺的寺廟(尼姑庵),是天台宗的叢林。整個寺廟實際是非常大的,除了正常寺廟的天王殿、觀音殿、大雄寶殿和藏經閣和一些偏殿之外,還有單獨的羅漢堂和大觀音堂,以及妙修大師的舍利塔,更不能錯過的是她們寺里還有一個覺苑(近似佛學院),建得很漂亮。
很棒的去處,古幽的建築和靜謐的環境烘托出了一絲宗教的氣息,是一個靜心的好地方。陽光斜射下的伽藍廟更生透着一股神秘的味道。寺院東北方覺苑前的廣場上左落着三個風鈴塔,風一吹,鈴聲肆溢,簡直把人聽醉了。去的那一天正好有念經的集會,天,這鈴聲跟經聲的混響,簡直就是首聖歌。贊
從火車站有公交直接到達,免費開放。莊嚴寺廟,面積非常大,露天的觀音一進門就非常引人注意。裏面林木蔥蔥,許多殿宇就隱藏在林蔭下。廟的一側還有個規模不小的賓館。
齊齊哈爾大乘寺始建於上世紀40年代初期,供奉釋迦牟尼,寺內歷經建設修繕,形成了規模宏達特色鮮明的建築群。大乘寺內香火旺盛,善男信女絡繹不絕,無論是參拜還是遊覽,都是免費的去處,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