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歷史悠久,博物館展品豐富,能深入地了解齊齊哈爾的發展歷史和人文文化。一進博物館就看到了我祟拜的抗日愛國將領馬佔山《兵臨江橋》的國畫,非常受感動。封面為國畫《兵臨江橋》。
齊齊哈爾博物館,即齊齊哈爾市博物館,於2003年8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整體建築Tone為仿古式,建築面積1萬4千多平方米,館藏文物5000餘件,設施較為完備的綜合性博物館之一。
總去齊齊哈爾,但是對齊齊哈爾作為黑龍江的省會歷史不甚了解。趁着有機會在網上預約一下,了解到齊齊哈爾的歷史,作為黑龍江將軍府和民國時期的黑龍江督軍府,真的很長見識。
齊齊哈爾博物館經過修繕后,與黑龍江督軍署連為一體。黑龍江督軍署就是博物館的後院,可以一同免費預約参觀。
室外小亭子憑身份證登記領票。一樓主要是文創紀念品和客家文化展示,三樓是分為抗日戰爭歷史館和嫩江流域文化館,其中嫩江流域文化館介紹了自新石器時代至今的齊齊哈爾文明史,可以大概了解一座城市的歷史。齊齊哈爾歷史其實比哈爾濱要長,曾經是幾十任的黑龍江大將軍駐地。
梅姐窮游中國行第61天,上午齊齊哈爾博物館,黑龍江督軍署打算去黑龍江督軍署轉轉,旁邊就是齊市博物館,正好就一起了齊市的博物館不大,館藏展品也不多,大部分是新石器時代細石器生產工具及細石器文化獨有的複合工具,另外有部分民族、民俗和抗戰時期的文物,是相關時期和學科研究的重要物證。黑龍江督軍署就在齊齊市博物館的旁邊,舊址原為清嘉慶十一年建造的副都統私宅。清朝末年,署理黑龍江巡撫程德全在此基礎上開始營建,周樹模任巡撫後續建而成。督軍署是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在黑龍江省設立的最高政治統帥機關,民國時期的三十八年間有十二位黑龍江首腦在這裏履行公務,它同遼寧的大帥府、吉林的偽皇宮一樣是東北三省重要的軍事指揮中心。直至1954年黑龍江省與松江省合併,黑龍江省省會遷往哈爾濱,黑龍江督軍署舊址始終以黑龍江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面貌而存在。
這個博物館展館不多,但是比較有針對性,三樓兩個館,一個講齊齊哈爾的歷史從舊石器時代到遼金到近代,另一個專門講近代抗日到解放,博物館連着黑龍江將軍府遺址,也不要錯過了。
齊齊哈爾歷史悠久,博物館展品豐富,能深入地了解齊齊哈爾的發展歷史和人文文化。一進博物館就看到了我祟拜的抗日愛國將領馬佔山《兵臨江橋》的國畫,非常受感動。封面為國畫《兵臨江橋》。
總去齊齊哈爾,但是對齊齊哈爾作為黑龍江的省會歷史不甚了解。趁着有機會在網上預約一下,了解到齊齊哈爾的歷史,作為黑龍江將軍府和民國時期的黑龍江督軍府,真的很長見識。
齊齊哈爾博物館經過修繕后,與黑龍江督軍署連為一體。黑龍江督軍署就是博物館的後院,可以一同免費預約参觀。
室外小亭子憑身份證登記領票。一樓主要是文創紀念品和客家文化展示,三樓是分為抗日戰爭歷史館和嫩江流域文化館,其中嫩江流域文化館介紹了自新石器時代至今的齊齊哈爾文明史,可以大概了解一座城市的歷史。齊齊哈爾歷史其實比哈爾濱要長,曾經是幾十任的黑龍江大將軍駐地。
梅姐窮游中國行第61天,上午齊齊哈爾博物館,黑龍江督軍署打算去黑龍江督軍署轉轉,旁邊就是齊市博物館,正好就一起了齊市的博物館不大,館藏展品也不多,大部分是新石器時代細石器生產工具及細石器文化獨有的複合工具,另外有部分民族、民俗和抗戰時期的文物,是相關時期和學科研究的重要物證。黑龍江督軍署就在齊齊市博物館的旁邊,舊址原為清嘉慶十一年建造的副都統私宅。清朝末年,署理黑龍江巡撫程德全在此基礎上開始營建,周樹模任巡撫後續建而成。督軍署是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在黑龍江省設立的最高政治統帥機關,民國時期的三十八年間有十二位黑龍江首腦在這裏履行公務,它同遼寧的大帥府、吉林的偽皇宮一樣是東北三省重要的軍事指揮中心。直至1954年黑龍江省與松江省合併,黑龍江省省會遷往哈爾濱,黑龍江督軍署舊址始終以黑龍江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面貌而存在。
這個博物館展館不多,但是比較有針對性,三樓兩個館,一個講齊齊哈爾的歷史從舊石器時代到遼金到近代,另一個專門講近代抗日到解放,博物館連着黑龍江將軍府遺址,也不要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