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周邊,我很少用「震撼」來形容一個地方……。
一直想去山西看古建,但時間有限
沒想到在四川也看到了震撼十足的古建
藏在四川的深山裡,有著小故宮的美稱
這也是爆紅的《黑神話:悟空》取景地之一
——平武報恩寺
(實實在在有被嚴重低估的寶藏古建地)
🍃:平武報恩寺
📍: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龍安鎮北街63號
⏱:08:30-17:00,16:30停止入場
🎫:40元(可以在景區門口買票景區)
❶入住平武縣城酒店,門票可享5折
❷《黑神話:悟空》憑藉註冊號免票參觀報恩寺
❸60歲以上長者或兒童身高1.2米(含)以下免票,學生憑學生證5折
✅平武報恩寺遊玩攻略指南
建議從山門開始➡️往裡走,遊覽天王殿➡️大雄寶殿➡️萬佛閣,還有左右兩側的大悲殿、華嚴殿,千萬不要錯過,震撼十足!
平武報恩寺有「六絕」
1⃣️第一絕:萬龍之寺
全寺有9,999條龍的圖案,分佈在寺內的天花藻井、柱額樑枋、脊飾瓦當、爐、匾額、鐘鈕,每一處都是生動的龍的形象。大雄寶殿佛祖前面有一張「當今皇帝萬萬歲」的龍位,合計就是萬龍之寺
2⃣️第二絕:斗拱博物館
報恩寺斗拱有36種,總共有2,730餘朵,種類較之故宮還多,因此稱作斗拱博物館。因斗拱穩定的結構,報恩寺在512地震中木結構基本完好無損。
3⃣️第三絕:450平方米的明代壁畫
報恩寺明代壁畫現存規模龐大,屬於明代早中期典型的工筆重彩「道釋畫」類型。壁畫主要繪製在大雄寶殿、萬佛閣,現在只能看到大雄寶殿的壁畫,萬佛閣二樓未對外開放,二樓的壁畫也是寺廟內保存最好的。
4⃣️第四絕:全楠木構造深山故宮
報恩寺木構件基本都是楠木的,都來自平武本土楠木,木質質地堅硬,及耐腐蝕。報恩寺始建於1440年,歷經500年依舊屹立不倒。因建制仿照北京故宮布局,所以從山門進還可看到金水橋。
5⃣️第五絕:全國保存最好的的轉輪經藏
華嚴藏內正中置轉輪經藏一座,屬金絲楠木結構塔形器,轉輪藏高11米,直徑7米,重為一萬斤,一人之力即可左右旋轉,轉輪經藏上的精雕細琢,大為震驚
6⃣️第六絕:單根楠木雕就而成的千手觀音像
在報恩寺讓我震撼十足的還有大悲殿內的千手觀音立像,9米高,正身是由一根整楠木雕刻而成,身後是扇形密佈1,004隻手,每隻手上還有一慧眼。宮殿內還有一些精美的壁畫,抬頭也可觀,每一處都十分精美~
平武報恩寺真的太驚艷了!明代建築氣勢恢宏,金絲楠木構建的殿堂散發著古樸氣息。千手觀音、轉輪經藏精美絕倫,壁畫龍雕更是精美,處處彰顯古人智慧,是一場震撼的歷史文化之旅。
補發去年打卡的蘇州報恩寺非常有特色,這一座寺廟黃色的牆很有氛圍感,現在也設置了很多自動售賣飲料的機器,香火旺盛,進門巨大的彌勒佛讓人笑口常開總的來說是非常有國風感的地方,適合拍照打卡
很震撼的文化瑰寶,有構造精巧的佛塔,精美的壁畫和雕塑,同時也是黑悟空的取景地,國慶期間還有打卡的通關文牒,寓教於樂,孩子們玩得很開心。
平武報恩寺是一座具有深厚歷史和文化價值的明代建築群,它不僅因其建築藝術和獨特的文化意義受到高度評價,還因其在歷史上的傳奇故事和在自然災害中的堅韌而備受讚譽。1. 建築藝術與文化價值:報恩寺被認為是國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宮殿式佛教建築群之一。它的建築布局嚴謹,裝飾華麗,工藝精湛,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寺內的斗拱種類繁多,轉輪經藏和碑亭等建築構件展現了明代建築藝術的精湛技藝。2. 歷史傳奇:報恩寺的建立與王璽家族的歷史緊密相連,有關其建立的傳說增加了這座寺廟的神秘色彩。據說,王璽因感恩皇帝而建此寺,但也有傳說稱其原本計劃建造宮殿,后因避免觸犯皇權而改為寺廟。3. 抗震能力:報恩寺位於地震活躍帶,但它在歷史上多次地震中表現出了卓越的抗震能力,被譽為“震不垮的平武報恩寺”。這得益於其精巧的設計和堅固的建築材料。4. 文化融合:報恩寺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它不僅是漢式建築風格的藏傳佛教寺院,也是多民族邊遠地區特殊政治制度的重要歷史見證。5. 社會評價:報恩寺因其獨特的建築結構、優美的藝術造型、動人的故事傳說吸引着四方遊人。它不僅是一處宗教場所,也是研究川北地區古代歷史、文化、宗教與藝術遺迹的“活化石”。綜上所述,平武報恩寺是一座集歷史、文化、藝術和宗教於一體的寶貴遺產,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和重視。
平武報恩寺是明代古建築,明代小官王璽原本為自己修建的防皇宮的一個縮小版,後來因為害怕滿門抄斬,上報皇帝是為報皇恩而修建。報恩寺建築多用楠木,相當壯觀,在中國還是非常罕見的,平武報恩寺現在也是清華大學的建築研究基地。
相當棒的景區!就在平武縣城裡,作為自助遊客很方便!600年歷史的建築和文物,仿故宮風格,當年土司歷經幾十年經營建設的傑作。很有古典氣息,適合慢慢品味。裏面有個可以旋轉的佛塔,還有很多塑像,都是國寶級文物。值得一去。裏面的碑,有一方是米芾真跡,
平武報恩寺始建於明正統五年(公元1440),天順四年(1460)建成。全寺佔地近2.5公頃,以大雄寶殿為中心,前為天王殿,後為萬佛閣,左為大悲殿,右為華嚴藏。寺前廣場有華表一對,山門前有石獅一對,山門內有金水橋三座,鐘鼓樓分列左右,布局嚴謹,裝飾華麗,是一組宮殿式建築群。據說建造者原先是有意仿北京紫禁城建造王府,被朝廷覺察,主人隨即報稱是為謝皇恩,建造的“報恩寺”,遂改“宮”為“寺”。
這個地方以前並不知道,沒有當地人介紹,一般的遊客都不會去,但確實真的是一個寶藏的地方。首先這個寺廟的歷史很長,其次,這座寺廟的做工和用材都非常的棒。另外保存的也很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