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作為明清皇陵之首,既是朱元璋與馬皇后的長眠之地,更是中國古代陵寢建築藝術的里程碑。 它打破傳統帝陵“方上”封土形制,首創圓形寶城與前方後圓的佈局,將皇權象徵與自然山水巧妙融合。神道石像生威武列陣,文臣武將姿態肅穆,600餘年風雨未改其威嚴;碑亭、享殿遺址雖歷經滄桑,仍可窺見當年恢弘規制。 這裡既是帝王陵寢的典範,更是人與自然共生的傑作——紫金山的蔥蘢為其作幕,蜿蜒神道隨山勢起伏,將皇家氣派藏於林壑之間。從選址到營造,處處彰顯“天人合一”的哲思,也為後續明清陵寢樹立了範本。漫步其間,歷史的厚重與山水的靈秀交織,令人心生敬畏。
明孝陵在鐘山風景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馬皇后的陵墓,陵墓宏偉壯觀,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成就,也直接影響了明清兩代帝王陵寢的形制。
墓區分佈
墓區總體佈局分為兩部分,一是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二是陵寢主體建築,即朱元璋葬地。明孝陵寢主體建築包括文武方門(即正門)、享殿、方城、明樓、寶頂(即崇丘),皆按傳統的中軸線配製,並築有圍牆。明孝陵“前朝後寢、前方後圓”的陵宮佈局設計和方城明樓、寶城寶頂等建築形式,開創了中國明清帝王陵寢建設規制的先河,被譽為中國帝陵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神道
神道是從下馬坊至明孝陵正門,長達2400公尺,曲折幽深,一改中國傳統帝陵神道筆直的格局。神道又分為石象路與翁仲路兩段,兩邊的石雕是一大亮點,分別立有高大的石獸12對和文臣、武將各2對。石雕由整塊石料雕鑿而成,造型簡樸、圖案清晰、工藝精湛。每到秋季,這裡的銀杏和紅楓也是一景,吸引著大批熱愛攝影的遊客。
享殿
享殿也叫孝陵殿,本來是供奉朱元璋和馬皇后神位之處,原殿已毀,尚存3層須彌座台基、6塊浮雕雲龍山水大陛石。現在這裡是明孝陵史料陳列室。
方城
方城是孝陵寶頂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築,外部用大條石建成,底部為須彌座。而明樓就在方城之上,原本的黃瓦大屋頂已毀,後來進行了修復。沿著方城左右兩側的步道即可登上明樓。
寶頂
方城以北則是直經約400公尺的寶頂,也稱寶城,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寢宮所在地。從方城前正中的拱門進去,裡麵是圓拱形隧道,爬54級台階走出隧道,外面就是寶頂南牆,牆上有後人刻的“此山明太祖之墓”,到這裡就不能再往前了。寶頂下面是朱元璋墓的地宮,沒有進行挖掘。
梅花園和櫻花園
梅花山在明孝陵正南邊,遍植梅花,山下有梅花谷,共13000餘株梅樹。明孝陵蠟梅園分佈於金水橋至明樓中軸線兩側,佔地80餘畝,共植蠟梅3000餘株,涵蓋3大品種群,60多個品種,每年的12月至來年的2月下旬,均為蠟梅觀賞期。
梅花山上還可以看到孫權墓。神道石象路附近有櫻花園,每到3月底4月初來此賞櫻的遊客絡繹不絕。紅樓文藝苑是一處體現紅樓文化和濃郁江南風格的園林景觀。而北邊的紫霞湖則是避暑納涼的佳地。
明孝陵,作為明清皇陵之首,既是朱元璋與馬皇后的長眠之地,更是中國古代陵寢建築藝術的里程碑。 它打破傳統帝陵“方上”封土形制,首創圓形寶城與前方後圓的佈局,將皇權象徵與自然山水巧妙融合。神道石像生威武列陣,文臣武將姿態肅穆,600餘年風雨未改其威嚴;碑亭、享殿遺址雖歷經滄桑,仍可窺見當年恢弘規制。 這裡既是帝王陵寢的典範,更是人與自然共生的傑作——紫金山的蔥蘢為其作幕,蜿蜒神道隨山勢起伏,將皇家氣派藏於林壑之間。從選址到營造,處處彰顯“天人合一”的哲思,也為後續明清陵寢樹立了範本。漫步其間,歷史的厚重與山水的靈秀交織,令人心生敬畏。
明孝陵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神道石像生確實莊嚴震撼,歷史底蘊無可置疑。但70元門票性價比極低,景區內二次消費陷阱密佈——地宮VR體驗另收40元,觀光車分段收費堪比打車。動線設計反人類,從下馬坊到方城明樓需徒步40分鐘,指示牌卻像在玩密室逃脫。所謂"梅花山"旺季人比花多,管理人員對刻字塗鴉視若無睹。文創店商品淘寶同款,解說內容還不如百度百科。將六朝古都的厚重歷史,硬生生做成了"不來遺憾,來了更遺憾"的雞肋景點。
明孝陵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神道石像生莊嚴肅穆,歷史底蘊毋庸置疑。但70元門票僅含基礎參觀,地宮VR體驗等二次消費項目吃相難看。景區佈局散漫,從下馬坊到方城明樓要走斷腿,指示牌卻像在玩定向越野。所謂"梅花山"花季人比花多,管理人員對亂刻亂畫熟視無睹。文創店賣著全網同款摺扇,解說器內容還不如百度詳細。世界級IP硬生生做成"不來遺憾,來了更遺憾"的雞肋。
為你推薦三條去明孝陵觀賞秋景的路線,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 路線一:3號門➡️燕雀湖➡️長生鹿苑➡️明孝陵內紅門➡️石象路➡️5號門 ● 燕雀湖:從3號門進入,首先到達燕雀湖。這裡湖畔種植了大量的落羽杉、池杉、水杉,在陽光的照射下,纖細秀美的枝葉像極了傳說中鳳凰的尾羽,深秋時紅透的景色非常浪漫,還能看到黑天鵝。 ● 長生鹿苑:有很多梅花鹿,可以進去喂梅花鹿,跟梅花鹿互動合影,但門票需單獨購買,價格為30元,建議天氣好的時候前往。 ● 明孝陵內紅門:此處有金黃的銀杏,與紅牆相襯拍照十分好看。 ● 石象路:神道上排列著獅子、獬豸等石獸,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三角楓香、烏桕、銀杏都已變色,色彩斑斕,600公尺的道路彷彿裝下了整個金陵的秋天。 路線二:4號門➡️石象路➡️明孝陵寢宮➡️3號門(長生鹿苑、水杉林) ● 石象路:從4號門進入可直接看到石象路的“最美600公尺”秋景,神道蜿蜒曲折,兩旁石獸夾道,樹木色彩絢麗。 ● 明孝陵寢宮:紅牆搭配黃綠相間的銀杏十分上鏡,裡麵偶爾還能看到橘貓。 ● 長生鹿苑和水杉林:從3號口出去,能看到長生鹿苑的梅花鹿和五彩斑斕的水杉林,在出口外面的大馬路拍照效果更佳。 路線三:3號門(落羽杉)➡️石像路(烏桕)➡️民國花房梧桐樹➡️胭脂雪亭(紅楓)➡️內紅門(銀杏) ● 3號門落羽杉:燕雀湖的落羽杉是秋天浪漫一景,在棲霞山的楓葉紅透之前,這裡就已吸引眾多遊客打卡。 ● 石像路烏桕:作為明孝陵的C位,高大的石獸與紅綠斑駁的烏桕樹相互映襯,靠近民國花房附近還有兩排高大的梧桐樹,灑落的梧桐葉是很好的拍照背景。 ● 胭脂雪亭紅楓:從石象路往5號門方向走到盡頭,往左拐穿過芳菲月亭即可到達,這裡的楓葉紅如火焰。 ● 內紅門銀杏:金黃的銀杏搭配建築,景色美不勝收。 此外,若你只是想拍攝石象路,建議早上6:30之前從5號門進入,這是最近的一個路口;如果主要想拍攝燕雀湖,就從3號門進入。自駕車的話,去石象路可將車停在“南京十朝文化園停車場”,去燕雀湖可停在對面的“梅花谷東地面停車場”,夜間停車(20:00 - 8:00)為6元/車次,白天(8:00 - 20:00)為15元/車次。
明孝陵範圍頗大,深秋時節造訪,變色後的落羽松、法國梧桐、烏桕⋯⋯等植物,將明孝陵裝扮得五彩繽紛,相當動人。尤其是漫步在有「南京最美的600米道路」美譽的石象路神道,彷彿走入仙境裡,太美妙啦!
鐘山風景區比較重要的景點之一,石像路拍照最出片,每年3-4月梅花開滿梅花山,7點之前進入免費 【景色】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紫金山南麓,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及馬皇后的陵墓。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自然美景,是來南京不可錯過的旅遊景點。明樓建築雄偉,明樓正中是個斜向上的拱形隧道,54級台階拾級而上,就可以上到明樓,站在明樓上可以俯瞰整個明孝陵。明樓的後面就是朱元璋的墳冢,樹木鬱鬱蔥蔥,還有小鹿相伴。
來南京一定要來這裡看看!搭乘地鐵 2 號線到木須園或下馬坊,前往更廣闊的國家公園和景點 - 當您離開地鐵時,一切都有很好的路標,並且您可以搭乘接駁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