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中國科舉博物館(江南貢院),就像開啟一場跨越千年的時光旅行。沿着長長的竹簡通道下行,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館內豐富的文物和生動的場景復原,再現了科舉考試的嚴苛與莊重,讓我看到古代學子們為夢想拼搏的身影。站在明遠樓下,彷彿能聽到當年考場的喧囂。這次参觀,不僅讓我了解科舉制度,更讓我對古人求知奮進的精神肅然起敬 ,收穫滿滿。
非常人性化,開放到晚上十點,包含南北兩個館,南面主要就是一個長廊,東西不多,北面是個地下四層的博物館,內容很豐富,可以很詳細的了解古代科舉制度的發展,值得一看
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江南貢院)依託中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江南貢院擴建而成,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學宮東側是一座系統反映中國古代科舉制度與科舉文化的專題博物於2017年1月28日正式開館。作為中國科舉文化展示中心、科舉文物保護中心和科舉制度研究中心,科舉博物館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截至2024年9月, 已接待觀眾700餘萬人次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及其配套項目東至平江府路、南至貢院街、西至金陵西路、北至建康路,總佔地面積約6.63公頃,總規劃建築面積20餘萬平方米以江南貢院歷史遺迹為基礎,分為地下博物館展覽區、地上明遠樓遺址區及南苑民俗體驗區地下部分有5個展區,33個展廳,地上部分仍保存有明代文物明遠樓、飛虹橋以及25塊記載着歷代江南貢院重大事件的貢院碑刻館藏文物逾萬件2018年8月,該館陳列獲得“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2019年,被評為江蘇省廉政教育基地2020年12月,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的前身江南貢院,位於南京城的東南隅,它東接桃恭弘=叶 恭弘渡,南抵秦淮河,西鄰狀元境,北對建康路,為古之“風水寶地”。據《南窗紀談》所載:建康(南京)貢院始建於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由知府史正志創建,起初為縣、府學考試場所,佔地不大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集鄉試、會試於南京舉行明成祖永樂十九年(1421年),朱棣遷都於北京,但南京仍為留都。因江南地區人文薈萃,原有考場便越來越顯得狹小。為擴大考場朝廷沒收了犯臣紀綱的府邸,又取懷來衛指揮陳彬家人陳通,忠勇伯家人侯清等人的房舍以及府尹黃公永元祠、秦檜之子禧祠等改建“江南貢院”后經明、清兩代的不斷擴建,至清同治年間,江南貢院已經形成一座僅考生號舍就有20644間,佔地達30餘萬平方米的中國最大科舉考場[17] 。2012年10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啟動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項目建設,以江南貢院歷史遺迹為基礎,在修繕保護部分號舍和明遠樓等遺存的前提下,建設科舉博物館和必要的配套設施2012年12月12日,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在南京夫子廟舉行奠基儀式2013年4月30日,參照國內外一流博物館程式重新設計、編排的江南貢院網站正式上線7月4日,江南貢院英文版網站上線2014年8月11日,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一期工程正式開放
非常有趣的博物館。非常翔實。建築的設計真的令人印象深刻。在這裏享受了我的時光。
博物館日夜開放,也是科舉研究的地方,也是科舉文物和歷史資料收集機構。
在我們參觀博物館之前,我對考試一無所知,但它非常翔實,令人印象深刻。
對於了解科舉的歷史相同有幫助
進入中國科舉博物館(江南貢院),就像開啟一場跨越千年的時光旅行。沿着長長的竹簡通道下行,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館內豐富的文物和生動的場景復原,再現了科舉考試的嚴苛與莊重,讓我看到古代學子們為夢想拼搏的身影。站在明遠樓下,彷彿能聽到當年考場的喧囂。這次参觀,不僅讓我了解科舉制度,更讓我對古人求知奮進的精神肅然起敬 ,收穫滿滿。
非常人性化,開放到晚上十點,包含南北兩個館,南面主要就是一個長廊,東西不多,北面是個地下四層的博物館,內容很豐富,可以很詳細的了解古代科舉制度的發展,值得一看
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江南貢院)依託中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江南貢院擴建而成,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學宮東側是一座系統反映中國古代科舉制度與科舉文化的專題博物於2017年1月28日正式開館。作為中國科舉文化展示中心、科舉文物保護中心和科舉制度研究中心,科舉博物館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截至2024年9月, 已接待觀眾700餘萬人次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及其配套項目東至平江府路、南至貢院街、西至金陵西路、北至建康路,總佔地面積約6.63公頃,總規劃建築面積20餘萬平方米以江南貢院歷史遺迹為基礎,分為地下博物館展覽區、地上明遠樓遺址區及南苑民俗體驗區地下部分有5個展區,33個展廳,地上部分仍保存有明代文物明遠樓、飛虹橋以及25塊記載着歷代江南貢院重大事件的貢院碑刻館藏文物逾萬件2018年8月,該館陳列獲得“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2019年,被評為江蘇省廉政教育基地2020年12月,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的前身江南貢院,位於南京城的東南隅,它東接桃恭弘=叶 恭弘渡,南抵秦淮河,西鄰狀元境,北對建康路,為古之“風水寶地”。據《南窗紀談》所載:建康(南京)貢院始建於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由知府史正志創建,起初為縣、府學考試場所,佔地不大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集鄉試、會試於南京舉行明成祖永樂十九年(1421年),朱棣遷都於北京,但南京仍為留都。因江南地區人文薈萃,原有考場便越來越顯得狹小。為擴大考場朝廷沒收了犯臣紀綱的府邸,又取懷來衛指揮陳彬家人陳通,忠勇伯家人侯清等人的房舍以及府尹黃公永元祠、秦檜之子禧祠等改建“江南貢院”后經明、清兩代的不斷擴建,至清同治年間,江南貢院已經形成一座僅考生號舍就有20644間,佔地達30餘萬平方米的中國最大科舉考場[17] 。2012年10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啟動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項目建設,以江南貢院歷史遺迹為基礎,在修繕保護部分號舍和明遠樓等遺存的前提下,建設科舉博物館和必要的配套設施2012年12月12日,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在南京夫子廟舉行奠基儀式2013年4月30日,參照國內外一流博物館程式重新設計、編排的江南貢院網站正式上線7月4日,江南貢院英文版網站上線2014年8月11日,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一期工程正式開放
非常有趣的博物館。非常翔實。建築的設計真的令人印象深刻。在這裏享受了我的時光。
博物館日夜開放,也是科舉研究的地方,也是科舉文物和歷史資料收集機構。
在我們參觀博物館之前,我對考試一無所知,但它非常翔實,令人印象深刻。
對於了解科舉的歷史相同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