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周邊遊|竇圌山、武都鎮一日遊,登高望遠,祈福觀奇
這是一條相對十分輕鬆的路線,遊覽時間3-4小時左右。
可以早上睡個懶覺9點多10點出發,
綿陽開車一個半小時左右就可以到達武都鎮,武都鎮還是挺大的,大家可以逛一下,還有老街,還挺有味道的。
到的時候差不多11點左右,吃個早午飯,
可以選擇和平砂鍋、武都香霸魚、肥腸館等等,
我們想吃砂鍋沒開門(初七),去吃的楊肥腸,菜市場旁邊好幾家肥腸館。
然後直接去竇圌山15分享車程就到了。
到門口沒買票可以買票,
已經買過票的直接開車🚗進,驗票後繼續上山,開到門口停車場🅿
門口牌坊打卡拍照📸,開始八百梯爬山,真的有點子陡,
然後是盤旋的九道拐階梯,上去以後就是一段相對平的路,
然後左邊就是皇林右邊就是雲岩寺、觀峰坪,
觀峰坪這裡就是遊樂項目的地方,鞦韆、滑草、速滑、滑翔傘等等(一樣沒玩🥲),還有唯一可以燒香的位置。
隨後就上峰頂了,竇圌山最有名的鐵鎖飛渡就在這裡,表演時間見圖。
不得不說確實有些驚險,不過都有安全繩,表演動作比較單一,三峰對立,確實很有特色,很直立且險峻,在峰頂可以遠觀江油城、觀霧山、武都水庫等,是一個登高望遠好去處。
然後就順著下山就好了,有個最佳觀景點一定要去哦!就是竇圌山的封面圖拍攝的位置。
下山後大家可以去江油城逛吃,火炮街逛夜市吃小吃,或者吃一點肥腸,時間非常合適哦!
竇圌山風景區是劍門蜀道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距江油市北25公里,距成都170餘公里,是四川省著名的丹霞地貌風景區。竇圌山以其山形外貌似圌(上小下大的糧屯),唐代彰明縣主簿竇子明曾在此修道,羽化飛升而得名。它以奇特的山峰、驚險的鐵索飛渡、古老的廟宇及各種特色旅遊項目,吸引着中外遊客。詩仙李白少年游此,曾留下了“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的千古絕句。絕頂飛檐、鐵橋飛渡、轉藏經輪、白皮鬆,被人們稱為竇圌山“四絕”。新的時代,竇圌山又新增“兩絕”:滑翔和攀岩。
竇團山景區很大的,裏面那個雲岩寺很安逸。雲岩寺裏面有個飛天長,那個是國寶。這個一是每一年都要去轉一下的文保單位,普通人不能轉,現在已經是不對外開放了。竇團山上的鐵索有人做雜技表演,很刺激,很驚險歡迎來到團山觀光旅遊
江油老牌景點,車可以開到索道下站,索道座椅是開敞式的,下了索道在山頂繞一圈再爬山,景區的管理聽說是國有,服務意識差那麼點。上午10點半有鐵索飛渡表演,景色整體還不錯。
白岩寺,如果人不多的時候,水霧挺仙的。 鐵索飛渡值得一看
這裏鍾靈毓秀,山峰秀美,是國家4A級景區,又是四川省級風景名勝區,還是國家地質公園。據史料記載,明朝彰明縣主薄竇圌(字子明)在此修行,得道成仙后駕鶴西去,後世之人對仙人頂禮膜拜,為紀念竇圌,遂將此山命名為竇圌山。后佛教相繼盛行,兩教共存於山頂寺院內,發展非常繁榮,山頂寺院為雲岩寺,寺院左邊為道教,右邊為佛教。左院有全國現僅存三處之一體型最大、年代最久遠(為唐代物品,迄今已八百多年)、保存最完好的飛天藏,又名星辰車,為道教之物,乃該寺鎮寺之寶。右院有大獅子吼等唐代佛教文物,正殿之上供奉彌勒佛,四大天王分引左右兩邊。上殿供奉釋迦牟尼佛,佛祖頭頂大鵬金翅鳥,相傳為岳飛化身,終身效忠和保護佛祖。院內還有“一索得子”觀音殿、財神殿等,據傳甚為靈驗,拜求者甚眾。去往山頂經過通幽,甚似“入”字,因此處風景雅緻,曲徑幽深,古人詩讚曰“入則為仙,出則為人”。途經卧佛殿,見釋迦牟尼佛祖托腮而卧,側視江彰平原大好河山,悠悠涪江蜿蜒東流匯入長江,觀其眼神似在指點眾生“萬物皆有定數”、“眾生平等”之意,整個佛體為整根金絲楠木樹雕刻,旁邊從者像雕刻亦栩栩如生,面色生動活善。再經“打兒岩”、“娘娘殿”、碧雲洞等景點,上至東嶽峰,觀看在魯班、竇真、東嶽三峰之間的四川省非遺傳承“鐵索飛渡”項目表演,表演者藝高人膽大,在鐵索上“金雞獨立”、“倒掛金鈎”、“懷中抱月”、“仙人摘桃”、“臨波微步”……驚險刺激,令遊客倒吸涼毛,叫好不絕,一飽當年少林和尚海燈法師遺傳之武功絕學。除此之外,景區內還開設有空中鞦韆、“雲中漫步”、高空溜索、滑草、悠波球、極速滑道車、森林探險、林中穿梭、拓展、攀岩、高空滑翔等項目,是青少年愉悅身心的理想去處。奇峰酒店設施齊備,環境清幽,景區內負氧粒子充足,常年氣溫為21度,是康養度假首選之地。酒店內配有高、中、低檔餐飲和團隊餐,小吃品種齊全,味美可口,價格公道。還有能容納數百人品烤羊、喝夜啤酒、跳歌庄和演出的大廳,真是寬敞氣派,舒心宜人啊。
陽光明媚的周末動車江油一日游,市區吃完周肥腸打車前往,到達門口人不多,買了票走路10多分鐘到纜車,上山,開敞式纜車感覺有點刺激,10多分鐘到達,再走路上山,一直到寺廟風景開始好了,趕到了1.30的鋼絲表演,確實不錯。
竇圌山最早叫做“猿門山”,因在南北朝以前,山上猿猴較多,加之兩山形如門,故稱“猿門山”。南北朝蕭梁時期,山上就有和尚建立了寺廟,猿猴被趕走,當地老百姓見山體由豆子大的石子構成,山形如圓形糧屯為“圌”,在這一時期稱為“豆圌山”。唐朝時期,彰明縣(今江油彰明鎮)有個叫竇子明的縣主簿,覺得圌山清幽奇險,好似人間仙境,便棄官隱居於此,在這裏開山辟路,建築廟宇,修仙煉道,使圌山上殿宇成群,樓閣聯翩。而後竇子明修鍊成仙,騎鶴白晝飛升。於是“有仙則名”,後人便將豆圌山冠以“竇”姓,名“竇圌山”,李白在訪道時,曾題詩“題竇圌山”:“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
江油是一座古樸的小城,因為是李白的故鄉被譽為詩城,充滿了文化底蘊,城郊的竇團山風景秀麗,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於一體,露天索道驚險刺激,地震遺址讓人震撼,來這裏旅遊也是機緣巧合,可以一睹神山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