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法王寺位於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法王寺鎮法王寺村,佔地約13畝,建築面積約4800平方米,為千年古剎。法王寺始建於宋、元之際,興於明、清,由山門、關聖殿、萬壽亭、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佛學院、禪堂、觀音殿、東西廂房組成,全部建築由整鑿成的228根紅色石柱托起,紅色石料砌牆,有“天下石工第一”之譽。
敕造法王寺,是慈禧狗太后欽賜《大藏經》的原始森林古寺,也是我瀘州寺廟行的第一站,瀘州的古迹大多和寺廟沾邊,但這裏面今日最佳當屬法王寺。1.位置:合江縣深山之中,距離瀘州主城區遠的一批,開了很久很久才到,沿路居然有個挖挖機把機頭擋在路中央截斷了道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通過,這裡是川貴兩省交界處,會遇到很多貴州人來禮佛。2.開放時間:朝九晚五。3.看點:(1)古門廊群。法王高高在上,大門低低在下,門口是瀘州周邊許多老建築拆除保存下來的門廊群,文管所把這些明清時期的古門廊堆放在一起,形成迷宮一般的勾欄,給人園林設計的感觸,很適合文藝青年擺拍懷舊系列。(2)紅砂岩古寺。法王寺坐落在合江出產紅砂石的山脈上,周遭最不缺就是紅紗條石,在寺內可直接觀看到紅紗石廠的生產,因此寺廟也就成為全國唯一全部使用石料構建的廟宇,抗震效果極佳,也大大避免了火災燒毀房屋的風險。寺廟的紅砂岩經數百年沉澱都生長了白灰,看起來像水泥一般,實則是真菌繁衍的結果。(3)御賜石碑。御賜《大藏經》據寺廟和尚說已遺失,但是御賜的牌匾和碑文還在,寺廟最壯觀的飛檐殿前就是記錄法王寺僧徒如何進京請願,受到清庭御賜經文事迹的石碑,擁有雙龍戲珠的大清範式。牌匾十方叢林有數百年歷史,顏色幾乎完全斑駁,充滿古迹氣息。整個寺廟非常乾淨,似乎每日都得到了充分的打掃,這樣的環境很難讓人不產生禪心。四星推薦,雖遠但值;法王不在,金輪常轉。
瀘州 | 法王寺 📷數百年的古寺,面積很大,人卻很少。入住古寺旁邊的碧玉度假山莊,老闆很熱情,老早就加了微信,給我詳細介紹每一間單間、標間的面積和床的大小,“你們定的那間28平哦!”他很自豪。價格是一百多,風景跟寺里無差。價格一百多,這是國慶哦,一些網【景色】紅帶貨的同等配置,住宿掛個“野奢”,景色吹個“秘境”,國慶吃你一千多隨隨便便。真要點個大寫的贊。法王寺一點商業化痕迹都沒有,卻有數不清的滅火器和安全提示,讓人非常安心。
然而更讓人神奇的是:去年法王寺在修建深挖時出土了600多根完整的石柱,與寺中所使用的如出一轍。完全滿足了寺廟的擴建石柱用料的需求!法王寺現任住持釋開禪法師其中的一個夙願就是將法王寺擴展為中國寺廟文化中心。正在修建中的雕塑博物館展示了他耗盡心血收集的中國佛教雕塑的精華。
法王寺-距瀘州市50公里左右,位於合江縣內海拔820多米的鳳凰山上。由於道路崎嶇,文革中倖免於難,因此寺內原始文物精彩絕倫。法王寺是川南著名古剎,始建於宋、元之際,興於明、清。寺內所有建築由228紅色整石托起,是建築一大奇迹。其中的大戲台雕花精美,嘆為觀止!寺周樹木蔥服,竹海濤涌,溪水縈迥,鳥語花香。當年慈禧聖旨至今雕刻在牆壁上,6個光緒所贈與的藏經閣依然完整的擺放在那裡。實乃不虛此行!
感覺很古老的一座寺院,看介紹說,慈喜太后親賜“法王禪寺”牌匾一塊及半副鑾儀護,方丈和尚替光緒帝修行,寺廟建築主要是石木穿斗結構,很多柱子都是石頭的,去的時候寺廟正做對外的素齋,還有很多小吃,吃東西不要錢看用齋的隨喜自願,但要自己收拾碗筷並洗乾淨,方便後來吃飯的人,現場正有一個小師傅帶着用餐的洗碗,大概聽到她說,要做到心靈美,碗就得洗乾淨,這個現場是不許拍照的。在要爬上寺廟高石梯大牌坊的右邊,有一個小的園林,好像是把當地各種石刻的楹聯彙集到一起做的,很不錯。現在高德導航去這裏的路線是393鄉道,這條道路正在改造拓寬道路,道路窄,還彎多,彎急,快要到了的兩三公里路還全是紅泥路,轎車走很不方便,在進入393鄉道的路口,政府立了一個牌子,建議從394鄉道走,當地叫後山的道路,聽說這條道路沒改造,比較好走。
法王寺建於唐、鼎盛於清,曾是顯赫一時的皇家寺廟,細賞雕刻有各類圖案的柱樑,體驗“曲徑通幽處,禪房草木深”的寧靜和古樸的意境…成遵高速專門有個口子就是法王寺站,可見對於它的尊重,下高速后大約半個小時到景點,盤山路,路況還行,寺廟門口有很多石門框,上面有各種圖案,很驚喜,值得來看一看…
瀘州法王寺位於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法王寺鎮法王寺村,佔地約13畝,建築面積約4800平方米,為千年古剎。法王寺始建於宋、元之際,興於明、清,由山門、關聖殿、萬壽亭、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佛學院、禪堂、觀音殿、東西廂房組成,全部建築由整鑿成的228根紅色石柱托起,紅色石料砌牆,有“天下石工第一”之譽。
敕造法王寺,是慈禧狗太后欽賜《大藏經》的原始森林古寺,也是我瀘州寺廟行的第一站,瀘州的古迹大多和寺廟沾邊,但這裏面今日最佳當屬法王寺。1.位置:合江縣深山之中,距離瀘州主城區遠的一批,開了很久很久才到,沿路居然有個挖挖機把機頭擋在路中央截斷了道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通過,這裡是川貴兩省交界處,會遇到很多貴州人來禮佛。2.開放時間:朝九晚五。3.看點:(1)古門廊群。法王高高在上,大門低低在下,門口是瀘州周邊許多老建築拆除保存下來的門廊群,文管所把這些明清時期的古門廊堆放在一起,形成迷宮一般的勾欄,給人園林設計的感觸,很適合文藝青年擺拍懷舊系列。(2)紅砂岩古寺。法王寺坐落在合江出產紅砂石的山脈上,周遭最不缺就是紅紗條石,在寺內可直接觀看到紅紗石廠的生產,因此寺廟也就成為全國唯一全部使用石料構建的廟宇,抗震效果極佳,也大大避免了火災燒毀房屋的風險。寺廟的紅砂岩經數百年沉澱都生長了白灰,看起來像水泥一般,實則是真菌繁衍的結果。(3)御賜石碑。御賜《大藏經》據寺廟和尚說已遺失,但是御賜的牌匾和碑文還在,寺廟最壯觀的飛檐殿前就是記錄法王寺僧徒如何進京請願,受到清庭御賜經文事迹的石碑,擁有雙龍戲珠的大清範式。牌匾十方叢林有數百年歷史,顏色幾乎完全斑駁,充滿古迹氣息。整個寺廟非常乾淨,似乎每日都得到了充分的打掃,這樣的環境很難讓人不產生禪心。四星推薦,雖遠但值;法王不在,金輪常轉。
瀘州 | 法王寺 📷數百年的古寺,面積很大,人卻很少。入住古寺旁邊的碧玉度假山莊,老闆很熱情,老早就加了微信,給我詳細介紹每一間單間、標間的面積和床的大小,“你們定的那間28平哦!”他很自豪。價格是一百多,風景跟寺里無差。價格一百多,這是國慶哦,一些網【景色】紅帶貨的同等配置,住宿掛個“野奢”,景色吹個“秘境”,國慶吃你一千多隨隨便便。真要點個大寫的贊。法王寺一點商業化痕迹都沒有,卻有數不清的滅火器和安全提示,讓人非常安心。
然而更讓人神奇的是:去年法王寺在修建深挖時出土了600多根完整的石柱,與寺中所使用的如出一轍。完全滿足了寺廟的擴建石柱用料的需求!法王寺現任住持釋開禪法師其中的一個夙願就是將法王寺擴展為中國寺廟文化中心。正在修建中的雕塑博物館展示了他耗盡心血收集的中國佛教雕塑的精華。
法王寺-距瀘州市50公里左右,位於合江縣內海拔820多米的鳳凰山上。由於道路崎嶇,文革中倖免於難,因此寺內原始文物精彩絕倫。法王寺是川南著名古剎,始建於宋、元之際,興於明、清。寺內所有建築由228紅色整石托起,是建築一大奇迹。其中的大戲台雕花精美,嘆為觀止!寺周樹木蔥服,竹海濤涌,溪水縈迥,鳥語花香。當年慈禧聖旨至今雕刻在牆壁上,6個光緒所贈與的藏經閣依然完整的擺放在那裡。實乃不虛此行!
感覺很古老的一座寺院,看介紹說,慈喜太后親賜“法王禪寺”牌匾一塊及半副鑾儀護,方丈和尚替光緒帝修行,寺廟建築主要是石木穿斗結構,很多柱子都是石頭的,去的時候寺廟正做對外的素齋,還有很多小吃,吃東西不要錢看用齋的隨喜自願,但要自己收拾碗筷並洗乾淨,方便後來吃飯的人,現場正有一個小師傅帶着用餐的洗碗,大概聽到她說,要做到心靈美,碗就得洗乾淨,這個現場是不許拍照的。在要爬上寺廟高石梯大牌坊的右邊,有一個小的園林,好像是把當地各種石刻的楹聯彙集到一起做的,很不錯。現在高德導航去這裏的路線是393鄉道,這條道路正在改造拓寬道路,道路窄,還彎多,彎急,快要到了的兩三公里路還全是紅泥路,轎車走很不方便,在進入393鄉道的路口,政府立了一個牌子,建議從394鄉道走,當地叫後山的道路,聽說這條道路沒改造,比較好走。
法王寺建於唐、鼎盛於清,曾是顯赫一時的皇家寺廟,細賞雕刻有各類圖案的柱樑,體驗“曲徑通幽處,禪房草木深”的寧靜和古樸的意境…成遵高速專門有個口子就是法王寺站,可見對於它的尊重,下高速后大約半個小時到景點,盤山路,路況還行,寺廟門口有很多石門框,上面有各種圖案,很驚喜,值得來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