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拍的,這個鐘有些看不清了。不過,站在它面前,看着它滴答滴答地往前走,心理還是有些莫名的緊張的。畢竟,時間,誰也無法控制。
聖體鍾是一個大型的雕塑時鐘,它是由約翰·C·泰勒構思和資助。聖體鍾被《時代周刊》列為2008年優秀發明,並出現在印度電影《父親》中。
聖體鍾的鐘面是24克拉鍍金不鏽鋼圓盤,直徑約1.5米(4.9英尺)。它沒有指標和數字,而是通過藍色發光二極體顯示時間。時鐘的主要視覺特征是一個類似蚱蜢或蝗蟲的昆蟲金屬雕塑,時間仿佛被這只怪物不斷的吞噬。時鐘下面銘文為拉丁文的約翰一書2章17節: mundus transit et concupiscentia eius。作為公共藝術作品,它以一種戲劇性的方式提醒觀眾:時間必然流逝。
晚上拍的,這個鐘有些看不清了。不過,站在它面前,看着它滴答滴答地往前走,心理還是有些莫名的緊張的。畢竟,時間,誰也無法控制。
吃時間的鐘也是一處蠻有趣的小地方,鐘錶設施比較簡單的,整個鐘錶區域也是比較寬闊的面積,這個金屬的鐘錶也是一個行為藝術的展示。
聖體鍾也是這個城市蠻有趣的一個地方。鐘錶本身也是一種很獨特的象徵,整個區域都是屬於大學城的一個區域,参觀的國內的留學生也是蠻多的哦。
漫步在劍橋,被市中心街口一個大型雕塑時鐘&聖體鍾所吸引,這是劍橋標誌性景點。它鑲嵌在基督聖體學院的圖書館外牆,由一個充滿現代感的金色大圓盤和形態怪異的蝗蟲金屬雕刻組成,意為“時間的吞噬者”。提醒人們光陰易逝,要好好把握時間,值得前來参觀。
“聖體鍾”由約翰泰勒構思設計和出資百萬英鎊建造,由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揭幕。這隻巨大的金色蚱蜢被稱為“Chronophage"時間吞噬者,意在提醒人們生命短暫。而此刻,漫步劍橋半日多,我們覺得時間無比漫長,百無聊賴中 看蚱蜢下顎張合眼睛閃爍。
昨天去看的聖體鍾,感覺很奇特,以前看的是圖片,到了現場才知道這個是動着的,金色的大盤子上邊趴着一直跟蝗蟲似的生物,牙有點像食人魚,嘴一張一張的像是吃東西。
聖體鍾在劍橋國王大街的一角,金色的大鐘設計的,挺有創意,蟲子每分鐘會張開大嘴一次,感覺就是在不停的吞噬着時間,警示着人們時間的寶貴,不要虛度光陰。
確實是一個有趣的時鐘,吸引了很多遊客。我們坐在附近角落的劍橋公館外,有幸觀看了時鐘上走過的一段時間。如果你想拍張照,你需要有耐心,因為有時候這裏確實有點擁擠,以至於人們會把人行道和馬路都堵上。但仍然非常值得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