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山是南嶽72峰之尾峰,海拔300.8米,位於湘江西岸,是十分難得的城市山嶽型風景名勝區。
嶽麓山是一個巨大的“植物博物館”。景區共有植物種類174科,977種,古樹名木,隨處可見。
嶽麓山人傑地靈,風景名勝比比皆是,僅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就有21處。愛晚亭之幽,嶽麓書院之深,麓山寺之古,雲麓宮之清,以及白鶴泉、禹王碑、二南詩刻、隋舍利塔、印心石屋等等無不引人入勝。還有黃興、蔡鍔、陳天華等名人墓葬,在蒼松翠柏之中更顯莊嚴肅穆。
嶽麓山融中國古文化精華的儒、佛、道為一體,包容了歷史上思想鉅子、高僧老道、騷人墨客共同開拓的嶽麓山文化內涵。
世人皆知的愛晚亭始建於1792年,由嶽麓書院院長羅典創建。與安徽滁州的醉翁亭、杭州西湖的湖心亭、北京陶然公園的陶然亭並稱中國四大名亭。愛晚亭原紅葉亭,因“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更名為愛晚亭。1952年湖南大學重修,校長李達專函毛主席題寫了“愛晚亭”亭額。1969年,嶽麓山公園重修,刻毛主席草書手跡《沁園春-長沙》於藻井內,更為古亭增添了光彩。
古麓山寺建於西晉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山門上“古麓山寺”四字是唐代書法家、文學家李邕所寫,從麓山寺碑石中拓印出來的。
雲麓宮始建於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在這之前傳說有黃冠羽士慕此名山勝地作靜修之所,但無文獻可考。
白鶴泉位於嶽麓山麓山寺觀音閣南側,為一處著名的宋代古井。抗日戰爭期間,亭廢碑存,1956年,長沙市人民政府重修白鶴泉。用此泉水泡茶,泉水沁人心脾,可延年益壽,堪稱嶽麓山一絕。從古至今,遠近居民多有早晚來這取水飲用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