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ttps://tw.trip.com/toplist/tripbest/recommend/city/xinzheng/10070002264151
left-leaf
trip-best
遊賞秋景好去處
right-leaf

新鄭的熱門遊賞秋景好去處 [2025]

鄭州園博園
鄭州園博園
鄭州園博園
顯示全部照片
鄭州園博園

鄭州園博園

4.4
/5
1390則評價
󰺂
4.5
新鄭機場區 | 距離市中心14 公里
電話 +86037156818666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苑陵路140號
推薦遊覽時間:2-4小時
亮點資訊:
󰋄秋季超過 30 種菊花綻放
󰋄秋季,欣賞傳統庭園之美
󱨠665 則正面評論󱨠最近有 1,000+ 人瀏覽
真實用戶評論
Avatar 1
Avatar 2
Avatar 3
元宵節之前去的,主要是賞燈,大型燈組不多,不過也用心了,園博園比較大,主要集中在南門附近。。還有節目表演,打鐵花,與遊客互動項目,總體還不錯。
燈會很大很漂亮!演出活動也很多,吃喝玩樂的攤位也很多!有魔術,變臉,舞獅,英歌舞,獨竹漂,高空雜技,水上飛人等等,晚上有火壺和打鐵花,好看!玩樂項目主要有套圈,打氣球,碰碰車等等,新增加了VR體驗今年很多彩燈都是以山海經中的各種神獸為主題,也是對傳統文化的發揚。西王母彩燈拍照不如實際上好看……各具特色的小園春暖花開的時候拍照一定很出片!就是太遠了交通不便……希望能增加一些公共交通,或者至少有活動的時候增加一些公交接駁線
顯示全部評論
黃帝故里
黃帝故里
黃帝故里
顯示全部照片
黃帝故里

黃帝故里

4.6
/5
489則評價
󰺂
4.2
根據14條評論
距離市中心1.3 公里
電話 +86037169902555
地址:鄭州市新鄭市軒轅路1號軒轅丘
推薦遊覽時間:2-3小時
亮點資訊:
從觀景台眺望風景如畫的秋景
󰋄秋季拍攝銀杏林的絕佳去處
󱨠209 則正面評論󱨠最近有 1,000+ 人瀏覽
真實用戶評論
Avatar 1
Avatar 2
Avatar 3
20240411下午:1、黃帝故里是新鄭市區內的華夏人文始祖-黃帝的祭祀地,始建於漢魏時期的軒轅故里祠,歷代多有修繕,眼下建築是主要是2002年、2007年2次大擴建而成。新鄭市是漢代史書中記載的有熊氏族居地,又稱有熊國之墟,而黃帝是有熊國首領。景區呈南北長條狀,佔地7萬㎡,由拜祖廣場、故里祠區、中華姓氏廣場3大區域組成,是人文學習、拜神祈福的好去處,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相傳是黃帝誕辰)上巳節會舉行“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遊客禁入只能從網絡直播觀看。①地址: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軒轅路1號②交通:公交直達,開車很好停③旺季:無④用時:2小時 ⑤票價:免費2、中華姓氏廣場位於姬水河南側,是核心區的外圍區域,佔地1.5萬㎡,自南向北依次為:①中華姓氏牆:貌似是平躺在草地上的浮雕牆,應是沒建設完成,沒介紹牌不確定是不是②鑒忠堂寶謨樓(象徵建築):1座獨立的石拱門,形似巴黎凱旋門,象徵著新鄭市唯一的明代建築鑒忠堂寶謨樓。該樓位於東街的衚衕內,始建於明隆慶元年(1567年),由內閣首輔、吏部尚書高拱奏請隆慶帝所建,用於存儲御賜財物,匾額由隆慶帝手書,面闊3間8米進深7米、高10米,佔地56㎡、基座高1.2米,因高拱在與徐階的鬥爭中失敗而堅持請辭回鄉,但高拱是隆慶帝當太子時而得老師,二人關係很親密,隆慶帝常有問題請教高拱,高拱需從家裡走到此樓接旨,故此樓又稱“接旨亭”③黃帝寶鼎:鼎高6.99米、重24噸,被譽為“天下第一鼎”,3隻鼎腿是熊的造型,象徵著黃帝領導的有熊氏部落。該鼎原位於中華姓氏鼎壇,景區改造后南遷至此③中華姓氏鼎壇:1座三層15台階的圓形石壇,壇高9米,底座為35米×35米,邊緣是水景;石壇頂21米×21米,正中是1尊方鼎,壇下主軸路兩側各有1排石柱,上刻古文字(像甲骨文)和現代字的對照。改造前鼎壇上刻有中華姓氏,改造后沒找到④儀盤/指南車/日晷:散落在綠地中的華夏發明布景模型,但是在地圖標註處沒找到⑤漢闕:3洞簡易石牌坊,坊額為“軒轅黃帝”⑥牌坊:3洞石、木牌坊門,坊額為“黃帝故里”,有棱有角,頗具現代藝術美感⑦姬水河:蜿蜒清澈的景觀河,是一條象徵性的人工景觀河,此處曾在明慶隆四年(1570年)增建軒轅橋,眼下的3路石橋很新應不是原物。姬水河是黃河支流-渭河支流-洛河支流……字數超限,在最後一張圖片里繼續
黃帝故里景區位於河南省新鄭市軒轅路北,佔地面積100餘畝,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拜祖的聖地,也是十八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拜祖儀式和歷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現場。1996年底被命名為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0年10月被評為"鄭州市十大旅遊景區"。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景區佔地面積7萬多平方米,突出了中華民族尋根拜祖主題。
顯示全部評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