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被過度消費的"天堂"
杭州西湖,這個被歷代文人墨客反覆吟詠的"人間天堂",如今更像是一個被過度消費的旅遊符號。漫步湖畔,觸目所及是舉著自拍桿的遊客大軍、千篇一律的旅遊紀念品商鋪,以及那些被過度修繕、失去本來面目的"古跡"。
西湖的美,在旅遊指南的過度包裝下變得扁平而單調。三潭印月淪為打卡背景,斷橋上游人如織,蘇堤成了擁擠的步行街。那些被反覆歌頌的"西湖十景",在商業化的侵蝕下逐漸失去了詩意。遊船馬達的轟鳴取代了畫舫的槳聲,景區廣播的解說詞覆蓋了自然的鳥語。
更令人遺憾的是,西湖正在變成一個巨大的露天攝影棚。人們不再用眼睛欣賞風景,而是通過手機屏幕和濾鏡來"消費"風景。雷峰塔前排隊等待"完美角度"的隊伍,比塔本身更引人注目。西湖的山水成了朋友圈炫耀的素材,而非心靈的棲息地。
這個被馬可·波羅稱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的地方,正在淪為旅遊產業鏈上的一環。當文化底蘊被簡化為幾張標準照,當自然景觀被改造成主題公園,西湖還是那個西湖嗎?或許,我們該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