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上海舉辦中國首屆"進博會"換休,拼出個小長假錯峰來武夷山旅遊,三天住"南源嶺"的"蘭芷客棧",每日早晚用餐都在附近的街上,來前看過點評,貶褒有之,帶着嘗試的心態,正餐我倆選擇了這家"悠悠美食",也就此將該店當作了食堂。 平時我倆對菜肴還算是挑剔的,每次出遊,除了瀏覽大好河山就是品嘗各地美食。幾日來,我們在該店的用膳是滿意的,所以在此與旅友分享、推薦。店家一家人各司其職用心經營,熱情待客很熱情,菜肴可謂價優味美,真心不錯的。 兩人每餐三菜一湯均有所剩,確實有些浪費,只怪菜的配量太多。再來盤點下曾點過的菜品: ① 竹耳炒芹菜。口感很清爽,值得推薦。第一回吃到這種白白脆脆的"竹耳",所謂竹耳就是長在竹上的木耳,白色半透明,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據說營養成分和松露類似,被譽為“素中之葷”。 ②清蒸紅眼魚。武夷山九曲溪的赤眼鱒,肉質細嫩富有彈性,最大特色就是魚鱗可食。記得乘竹筏時好好觀賞哦。 ③爆炒石蛙。石蛙是我國傳統食譜中營養成份和藥用保健價值最高的食用蛙類,富含高蛋白、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雖然品噬的是養殖的石蛙,但一樣鮮美。 ④芥菜芋子湯。品名一目瞭然,老闆娘推薦的一道亦菜亦湯的食品,果然不錯,有機會你們可一定要試試哦。 ⑤椒鹽小溪蝦。店家手藝還算不錯,裹得麵糊不厚,食之香脆。喜歡吃魚蝦的可以點,不喜油炸的則罷了,但同樣可嘗試"辣椒炒溪蝦",更有蝦的鮮味(我們在同街的"八方飯店"點了)。 ⑥蒜茸炒野菜。其實就是我們吃過的水芹菜,只不可是野生的,莖更細。建議還是清炒或配香乾炒為好,因為放了蒜茸將水芹特有的清香給掩蓋了。 ⑦竹蓀肉絲湯。我第一次見竹蓀就是在武夷山,也就此喜歡吃,用它煲湯很提味。但店家這道湯做得不太理想。問題有二,一是肉絲不可順絲切,二是肉絲應用生粉漿(或用熟油拌)再煸炒一下後過湯。 ⑧筍炒肉。⑨炒溪螺。⑩貓爪菇。這幾道菜個人覺得太簡單,沒啥可推薦的,嘗嘗鮮而已。 ▲辣椒炒子雞。 偶遇街上有賣童子雞,買來讓店家加工(當地沒這般吃法),老闆的媽媽親自宰殺、烹飪,第一做孔很到位,真的很棒,好解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