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靈寺石窟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以西50公里處黃河北岸積石山中,處在唐蕃古道、羌中道、絲綢之路等多條要道,以及大夏河、洮河、黃河等多條重要水系的交匯之處。
炳靈寺石窟開鑿於西晉初年間,正式建立於西秦建弘元年,先後歷經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的不斷開鑿、營建、修葺、擴建。
其中的第169窟為代表,該窟北壁保存了“建弘元年”的墨書題記,是我國目前現存擁有最早明確紀年造像題記的洞窟。窟內的無量壽佛坐像具有濃烈的異域色彩,是目前所見最早的無量壽佛實物資料之一,還有開創意義的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圖。
第126、128、132等窟為代表,充分反映了秀骨清像、褒衣博帶的中原佛教藝術風格。
炳靈寺石窟囊括了漢、藏各類佛教題材和藝術風格,勁劍挺拔、高鼻深目、秀骨清像、褒衣博帶等藝術形式均彙集於此,是中國石窟藝術的重要代表,被譽為“中國石窟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