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攻略
巴金故居比特於徐匯區武康路上,林蔭之下的鐵皮大門顯得格外低調,毫不起眼。一代文豪巴金先生與家人就在這裡居住了四十多年,而巴老的小說《團員》、散文集《傾吐不盡的感情》、翻譯作品《往事與隨想》以及著名的《隨想錄》等文學著作就是在這裡完成的。
故居由一棟三層的主樓和兩棟小輔樓組成,樓旁有一片段園。主樓始建於1923年,曾為蘇聯商務代表處, 1955年巴金與家人一同遷入這裡定居。如今樓內的客廳、餐廳、書房等均已按巴金生前的布置而還原,花園裡種滿了各種植物,其中有不少是以前巴老親手栽植的。
故居的一原PO要是陳列室,可以看到巴金的作品及用過的物品,還可以參觀廚房、陽台,陽台是巴金晚期寫作的地方。二樓是臥室與書房,臥室布置幹淨,書房中陳列著巴金收藏的許多書籍,雖然不能入內參觀,但在門口可以把房內看得很清楚。三樓是巴金文件室,不對外開放。
在樓裡參觀完可以出來在花園裡走走看看,花園不算大,但環境不錯,在市區裡算是鬧中取靜的一處了。在一旁的諮詢室有出售巴金的著作,還可以蓋紀念章。
蔡元培故居在希爾頓飯店斜對面一個安靜的老別墅社羣裡,故居的門很小,上頭掛著“蔡元培故居陳列館”的字樣,登記姓名籍貫後方可進入。故居一樓辟為陳列館,二樓、三樓居住著蔡元培先生的子女,因此並不對外開放,故居的陳設基本保持蔡元培先生生前的原樣。
故居是一幢三層英式花園洋房,1937年蔡元培先生入住,這是他在上海的最後一處住所,亦是國內儲存最完好的一處蔡元培故居。蔡元培一生致力於科學與民主,反對封建專制,他被譽為“學界泰鬥,人世楷模”。
陳列館裡展覽分為三大部分:一、“從刻苦攻讀到教育救國”;二、“中國近代教育和科學事業的奠基人”;三、“志在民族革命,醒在民主自由”,分別展覽了蔡先生從清朝中進士的文章到黎元洪任命其為教育總長的任命狀,還有蔡先生致力於從事教育事業的各種圖片及文本等,同時還展示了他生前使用過的打字機、行李箱等文物。
1933年以後張學良曾三次來滬,換了三個住處,最後還是在如今皋蘭路1號的洋房裡住得最久,連趙四小姐也從北平南下住了許久。
這棟建於20 世紀30 年代的建築是西班牙式的三層獨立花園洋房,紅瓦屋頂、乳白色的外牆,白色簷下裝飾設計小巧緊湊。緊鄰著複興公園,倒是不難找,可惜張公館高掛“謝絕參觀”的牌子,現在的東家是某資本投資公司,普通遊客只能在圍牆外窺見一斑,想要入內參觀得要路道夠粗才行。
黃興曾在此短暫居住過四年,孫文也親自來此向他請益兩次,宅以人出名,故現稱黃興故居。
故居曾為世界社、世界學院、中國學典館、上海國際圖書館使用,後改為世界中國小,現部分為武康路旅遊諮詢中心、徐匯老房子藝術中心,部分為居民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