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通寺條評論

4.8 /5181條評論
https://ak-d.tripcdn.com/images/1i53212000dex236aF023.jpg
博尼塔奥斯丁
avataravataravataravataravatar
5/5
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許多寺廟內都有專門的文殊殿,顯通寺也是如此。寺內文殊殿,以供奉文殊為主。我們進殿看,正中這尊最大的塑像是大智文殊。文殊全稱文殊師利菩薩,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左脅侍,他專司“智慧”,在四大菩薩中地位最高。他的坐騎是一隻雄武的猛獅,代表勇猛和智慧。

顯通寺

發佈日期:2019 年 6 月 11 日
1 人按讚
更多評論
部分用戶評論已由Google翻譯
  • 亮点liangpoint
    4/5很好

    顯通寺是五台山眾多寺廟中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寺廟,也是五台山五大禪處之一,和被作為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十個寺院之一。始建於東漢明帝永平年間(58-75),現存大多為明清時期建築。

    3
    發佈日期:2022 年 11 月 23 日
  • 亮点liangpoint
    5/5極好

    顯通寺是五台山眾多寺廟中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寺廟,也是五台山五大禪處之一,和被作為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十個寺院之一。始建於東漢明帝永平年間(58-75),現存大多為明清時期建築。始建於東漢明帝永平年間(58-75),現存大多為明清時期建築。

    2
    發佈日期:2022 年 8 月 28 日
  • 旅の径
    5/5極好

    顯通寺,位於五台山台懷鎮北側,為佛國五台山建造歷史最早、建築規模最大的寺院。時光倒流到東漢永平年間(公元69年),中國第一古寺-白馬寺建成后,兩位天竺高僧從洛陽來到五台山,建起了五台山的第一座寺院-大孚靈鷺寺(顯通寺的曾用名),史稱“中國第二古寺”,開啟了五台山成為佛教聖地的歷史進程。時至今日,顯通寺佔地面積8萬餘平方米,各種建築400餘間、大多為明清時期的遺構,成為規模最大的全山寺院之首。顯通寺內三大古建築聞名遐邇,全木結構的大佛殿,純磚結構的無量殿、全銅鑄造的銅殿;其中最精彩奪目的當屬銅殿。鑄於明萬曆年間(公元1609年)的仿木結構方形銅殿,外觀兩層重檐,高8.3米、長4.7米、寬4.5米;內為一室,四壁鑄滿小佛萬尊,中央台上端坐高1米的銅佛;銅殿用50噸銅鑄成,外飾金箔,遠觀近瞧,閃閃金光,熠熠生輝。

    17
    發佈日期:2022 年 7 月 12 日
  • 冰咖啡彩虹糖
    5/5極好

    五台山顯通寺,五台山五大禪處之一。

    1
    發佈日期:2023 年 9 月 1 日
  • 力行鹏哥
    5/5極好

    請相信信仰的力量。景色宜人,風景秀美。

    0
    發佈日期:2023 年 9 月 5 日
  • 皮黄客
    5/5極好
    原文

    Xiantong Temple, also known as "Dafu Lingjiu Temple", was built in Yongping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It has a history of nearly 2000 years and has been renovated several times. Now Xiantong Temple is only a small part of the original temple. It is the architecture and pattern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temple has towering ancient trees, cigarettes, seven halls on the central axis, magnificent and solemn, and a continuous stream of pilgrims.

    16
    發佈日期:2016 年 11 月 14 日
  • 小花猫大笨熊
    5/5極好

    顯通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寺 ,始建於漢明帝永平年間,初名大孚靈鷲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改名為大顯通寺,它是中國最早的佛寺之一。現存建築為清代規模,寺宇佔地約8萬平方米,各種建築400餘間,且大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殿堂、廂房布局嚴整,中軸線分明,配殿左右對稱,中軸線上排列着水陸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缽文殊殿、銅殿和后高殿等7座殿宇。銅殿鑄於明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共用銅10萬斤,是中國國內保存最好的銅殿之一。在全寺中軸線上,寺前銅塔聳立,七重殿宇布從南到北,依次為觀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缽文殊殿、銅殿、藏經樓,此外,還有鐘樓、僧舍和各種配殿。趕上了千僧齋的尾聲,還好沒耽誤~千僧齋:指供養千僧的齋會。《大智度論》卷三載︰“憶王舍城中,頻婆娑羅王約敕常設千比丘食,頻婆娑羅王雖死,此法不斷。”我國自南北朝以來千僧齋亦相當盛行。但所謂千僧齋,並非限於千人之數,乃系泛指對眾多僧侶的供養而言。據說凡有齋主供眾千僧大齋,必有一位羅漢降臨應供,不過羅漢來應供,大多是現比丘相,混雜在大眾僧人中,我等凡眼不能識得。場面確實很壯觀,第一次有緣得見,相當震撼~尤其是僧道、藏漢和諧共處的畫面,難得一見~

    14
    發佈日期:2016 年 10 月 9 日
    • 1
    • 2
    • 3
    • 4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