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瀾索橋條評論

4.7 /5277條評論
https://ak-d.tripcdn.com/images/1i50112000dex2eb2B282.jpg
M47***35
avataravataravataravataravatar
5/5
這條橋是一條連接魚嘴和二王廟的重要必經之路。橋面還是蠻寬的,大概可以并行通過三四人。但是人多的話就顯得甩來甩去不安全,下面是非常湍急的江水呀!

安瀾索橋

發佈日期:2020 年 2 月 11 日
更多評論
部分用戶評論已由Google翻譯
  • 铁木儿爸爸
    4/5很好

    來都江堰景區遊玩,必須要到安瀾索橋來打卡。景區的郵政打卡服務也在索橋的內江側橋堍。橋的歷史悠久,更有“夫妻橋”的事迹加持。【趣味】走走這別緻的索橋,不僅是為了通行,主要是可在橋上移步換景,看看江水如何從魚嘴兩側掠過。

    1
    發佈日期:2023 年 9 月 15 日
  • 不可触碰撞的鱼
    5/5極好

    在都江堰景區,從魚嘴分水堤過安瀾索橋去渠首東岸的二王廟。漫步在安瀾橋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來,東望灌渠縱橫,歷歷在目的都江堰工程犹如一幅山水畫卷,令人心曠神怡。安瀾橋,是我國著名的五大古橋之一。安瀾橋修建具體年代已不可考,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李冰"能笮"。《水經注.江水》載"涪江有笮橋",證明至少安瀾橋的修建,不會晚於修築都江堰的年代。"笮"意為竹索,這是川西古代索橋的主要建築材料,故安瀾索橋又被稱為竹橋、繩橋、竹藤橋等。安瀾橋古代又名"珠浦橋"、"許事橋"、"何公何母橋"等,明代末被毀,清嘉慶九年 (1804),何先德夫婦倡議修建竹索橋,以木板為橋面,旁設扶欄,兩岸行人可安渡狂瀾,故更名"安瀾橋";民間為紀念何氏夫婦,又稱之為"夫妻橋"。它是溝通內、外江兩岸的交通要道。橋的原址本來在魚嘴處,1974年因興建外江水閘,經國務院批准,將索橋下移了一百多米,改用鋼索建造。索橋是我國古代人民為征服高山峽谷,急流險灘,利用本地竹木資源創建的懸空過渡橋樑形式之一,是世界索橋建築的典範。過安瀾橋來到內江東岸,東岸橋頭是一座精美的樓閣,繼續前行有紀念亭,上懸挂“天下愛情第一橋”牌匾,旁邊是安瀾橋索橋陳列室,在陳列室前有何先德夫婦塑像。再向前行便來到二王廟。

    3
    發佈日期:2023 年 9 月 13 日
  • 牛牛魔王88
    5/5極好

    索橋就是那樣,只是背後的故事有點兒感人,做好事的人不一定會有好的下場,做事只憑自己的良知,這樣的人應該是可敬可畏的,值得學習

    0
    發佈日期:2023 年 2 月 16 日
  • M34***35
    5/5極好

    安瀾索橋歷史很久了,小時候經常去玩

    0
    發佈日期:2022 年 10 月 8 日
  • 不可触碰撞的鱼
    5/5極好

    都江堰景區魚嘴下方,二王廟對面,魚嘴分水堤上有一座索橋橫跨內江,這就是著名的安瀾索橋。安瀾索橋又名珠浦橋。安瀾橋是什麼時候建的沒有考證,但有明確記載安瀾索橋於清嘉慶八年(1803) 重建。關於安瀾橋的建設流傳着一個感人的傳說。在清朝初年有一個姓何的教書先生,是當地出了名的多管閑事的人,有一次他和他的妻子何夫人去游山玩水,到了岷江,看見了官船在擺渡人們,他們夫婦也想去對岸,過去一打聽,媽呀,一人乘船10兩銀子,夫妻過河30兩銀子,這些狗官的行為使夫婦二人高興而來掃興而歸。回到家裡,何先生徹夜難眠,在想如何在兩岸架一座橋斷了狗官的財路。 一天、两天、三天,何先生不吃不喝想了三天,何先生一籌莫展,在第三天夜裡,何先生看見何夫人在刺繡,看見了那塊布,它架在框子的上面,而不會掉下來,心想:我為什麼不能在空中架一座索橋呢,說干就干,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和奮鬥,終於架好了一座索橋,那些狗官記住了何先生的過,要報復他,橋的兩旁沒有扶手,再加上不穩定,很容易掉下去,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因為一個酒鬼喝醉酒過河不小心淹死了,狗官們抓住時機迅速將何先生逮捕並處死,何夫人的知此事後悲痛欲絕,想投河,可想到丈夫不明不白便死了,她也死了,會對不起天上夫君的亡靈,所以她決心為夫君洗冤。 一天,她漫步大街,看到一個耍雜技的人,只見那人兩手抓住兩根立着的木棒,全身騰空,她忽然想到在橋上裝扶手,人們走在橋上就安全多了,經過两天便裝上了扶手,從此,人們稱安瀾橋為“何公何母”橋。自從那以後就再沒有人見過何夫人了,一個漁夫說他在河裡看見了何公何母的身影,何母完成夫君的心愿去陪夫君了,他們夫婦在河中共享天倫之樂,與日月同生,天地共存。

    0
    發佈日期:2023 年 9 月 12 日
  • 不可触碰撞的鱼
    5/5極好

    在都江堰景區魚嘴下方,二王廟對面,魚嘴分水堤上有一座索橋橫跨內江,這座索橋是世界索橋建築的典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瀾索橋。安瀾索橋又名珠浦橋。安瀾橋於清嘉慶八年(1803) 重建。邑人何先德倡建索橋時,以木板為橋面,旁設扶欄。兩岸行人可安渡狂瀾,故更名安瀾橋。建橋時其妻楊氏出力不少,民間又稱其為“夫妻橋”。原長320米,現長280米,以木排為板,石墩為柱,承托橋身;又以慈竹扭成的纜繩橫架江面。1962年,對索橋進行了維修,改10根竹底繩為6根鋼纜繩,改扶欄竹繩為鉛絲繩,鉛絲繩外以竹纜包纏。1964年岷江洪水暴發,全橋被毀。重建時,只改木橋樁為鋼筋混凝土橋樁,余照舊。后因興建外江水閘,將索橋下移100米,重建時改平房式橋頭堡為大屋頂雙層橋頭堡,改單層金剛亭為可供行人休息的六角亭,增建沙黑河亭,橋長261米。如今漫步橋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來,東望灌渠縱橫,歷歷在目的都江堰工程犹如一幅山水畫卷,令人心曠神怡。

    0
    發佈日期:2023 年 9 月 11 日
    • 1
    • 2
    • 3
    • 4
    •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