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和食初到新加坡的第一夜,享用的是在內地美食榜單上獅城排名第一的日料店——waku ghin,據說這也是貝克漢姆最喜歡的新加坡餐廳。主廚出來和大家打招呼時,我瞅見他胸口綉了個“tw”,還以為是來自寶島眷村的老兵,後來才曉得tw乃是他姓名Tetsuya Wakuda的縮寫,新加坡金沙酒店負責餐飲推廣的朋友介紹說這位傳奇的米其林廚師長期在澳洲生活,所以和許多古典流派的和食大神不同,Tw的菜肴更具有個人風格,用官宣的語言來描述,就是以日式烹飪的味覺體系來駕馭全球各地的優質食材。這不是我在內地看到的各大菜系新銳主廚們的基本款必殺技嗎?把技法和食材擱置抽離,再進行更廣泛的融合,由此而探索創新的可能性,看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啊!然而事實上日本人在這方面的探索比我們起步更早,態度也更為決絕。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社會掀起了一股全盤西化的浪潮,除了學習西方的科學教育與社會制度外,西方的生活方式也被認為更文明和更先進,所以李叔同能在日本學話劇,日本人能釀出亞洲最好的威士忌,在這樣一個大氛圍中,也誕生了和西餐高度融合的“西式和食”。聚焦美食, tw的手法果然不是傳統的日料風格。半生熟的和牛搭配wasabi和日式燒汁享用,菜式的造型與烹飪思想既像日式的薄燒,又像西餐的沙律,還有些像中式的“撈起”。依然恪守的是東瀛美學的隱忍和克制,中餐廚師迷戀繁花,日本廚師則醉心於枯山水。和中西餐廚師的大開大合不同,日本廚師似乎更熱衷於在細節上堆砌,開局的那一杯東西我以為是如今精緻中餐里常見的暖胃湯,原來卻是日本傳統的茶碗蒸,不過tw的火候絕對是有了升級和迭代,因為這茶碗蒸真正的主角是裏面煙熏過的魚子醬。既要茶碗蒸的溫潤形式,又要避免高溫破壞魚子醬的鮮味,這大概就是廚師努力拿捏的精準要訣吧。沒有司空見慣的魚生小拼盤,鮮海膽鮮蝦和魚子醬混合做成了“迷你盆景”的刺身“撈起”。不得不承認我們許多日料粉追逐的不過是生肉荷爾蒙誘惑,而並非另一種思維體系的烹飪表達。Tw有道鵝肝燒帶魚值得中餐廚師借鑒,帶魚剔骨取肉,火候把控到軟滑糯爛,和油潤無渣的鵝肝拌食,確實有一種飽滿複合的油脂香氣。事實上光從烹飪手法、食材選擇和味型組合來看,這道菜很難定義屬於哪個菜系哪個國界,文化也許就不應該有邊界吧!
在這個地方的用餐體驗非常棒!使用的食材非常新鮮。每道菜都呈現得非常漂亮。
這間餐廳是朋友介紹我和老公我的,果然沒介紹錯,不會令人失望的一間餐廳。 食物質數不錯也不在話下,環境很美!它始終保持着良好的服務和考究的食物。這些細節都是精心策劃的,所以你不會覺得自己像在許多其他星級餐廳里那樣吃得太飽。員工的服務周到而友好。
不愧為米其林一星餐廳,新加坡Waku Ghin出品簡直就是雕蚶鏤蛤,如果說東京龍吟的出品刺激不同顧客的視覺神經,在這裏足可滿足不同顧客味覺的要求!海鮮簡直是吃到爽…從金沙這邊欣賞濱海灣的美麗夜景,真是喝着茶也能醉人。
一流的食材,平穩的廚藝,流離的靈魂,吃到了提前打招呼的鰲蝦,沒吃到未到季的松露,總體還是蠻開心噠,米其林一顆星 就是不同凡響 招牌是魚子海膽甜蝦與和牛,但我最愛鮑魚pasta,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pasta
新加坡的亞洲Best 50最佳餐廳和米其林二星餐廳,Waku Ghin 在新加坡和悉尼都有店,但是我更喜歡坡坡的這家~我們提前一個月預訂,而且 需要用信用卡擔保來保證預訂。在Marina Bay Sand里有兩家鐵板燒,兩家相比較,這家完勝。吃鐵板燒的地方和甜點區不同,甜點區最後面對Bay,景色非常好,旁邊就是一排sake的酒櫃,這也是新加坡我最喜歡的sake bar。我們吃了十幾道菜的優惠菜單,還有兩瓶酒。對食物沒有任何不滿意,所有的菜式都是令人難忘的,特別是鰻魚和和牛,餐廳有兩個就,餐時間段,餐廳將用餐者的數量控制在每個時間段10-12個人。 【菜品】 「龍蝦」「帝王蟹」 肉質鮮美,又嫩。非常入味。「house sake」推薦梵好喝性價比也高~ 海膽、和牛是特色,加一個椰子草莓荔枝冰,成為最愛推薦。 「Marinated Botan Shrimp with Sea Urchinand Oscietra Caviar」鍾情魚子醬海膽波頓大蝦,不同食材不同口感的碰撞,刺激感知味蕾的鮮甜。 「Japanese Ohmi Wagyu Roll from ShigaPrefecture with Wasabi and Citrus Soy」和牛稍膩的飽滿口感搭配餐后抹茶的清苦,恰到好處。 「Fresh Strawberry with Lychee Granitaand Coconut Sarbet」三道甜品中最愛的一道,新鮮草莓混合荔枝沙冰,清爽的口感中混之椰子冰淇淋的香甜。 不過,每日去吃到的餐食可能都不一樣,全看當日食材和大廚心情咯~
如果吃不起400新幣/人的日式大餐,為什麼不試試看Waku Ghin的法式西點手工甜點和蛋糕呢?糕點的每個組成部分都是在餐廳內烹制的,使用的是上等食材和來自日本和歐洲的新鮮水果。招牌的芝式蛋糕是用新鮮的檸檬醬作為填充物,用一層薄薄的糖衣,上面加上白色巧克力羽毛;檸檬蛋撻撲鼻的香味來自於滑滑的檸檬醬、甜酥皮和檸檬皮。
西風和食初到新加坡的第一夜,享用的是在內地美食榜單上獅城排名第一的日料店——waku ghin,據說這也是貝克漢姆最喜歡的新加坡餐廳。主廚出來和大家打招呼時,我瞅見他胸口綉了個“tw”,還以為是來自寶島眷村的老兵,後來才曉得tw乃是他姓名Tetsuya Wakuda的縮寫,新加坡金沙酒店負責餐飲推廣的朋友介紹說這位傳奇的米其林廚師長期在澳洲生活,所以和許多古典流派的和食大神不同,Tw的菜肴更具有個人風格,用官宣的語言來描述,就是以日式烹飪的味覺體系來駕馭全球各地的優質食材。這不是我在內地看到的各大菜系新銳主廚們的基本款必殺技嗎?把技法和食材擱置抽離,再進行更廣泛的融合,由此而探索創新的可能性,看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啊!然而事實上日本人在這方面的探索比我們起步更早,態度也更為決絕。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社會掀起了一股全盤西化的浪潮,除了學習西方的科學教育與社會制度外,西方的生活方式也被認為更文明和更先進,所以李叔同能在日本學話劇,日本人能釀出亞洲最好的威士忌,在這樣一個大氛圍中,也誕生了和西餐高度融合的“西式和食”。聚焦美食, tw的手法果然不是傳統的日料風格。半生熟的和牛搭配wasabi和日式燒汁享用,菜式的造型與烹飪思想既像日式的薄燒,又像西餐的沙律,還有些像中式的“撈起”。依然恪守的是東瀛美學的隱忍和克制,中餐廚師迷戀繁花,日本廚師則醉心於枯山水。和中西餐廚師的大開大合不同,日本廚師似乎更熱衷於在細節上堆砌,開局的那一杯東西我以為是如今精緻中餐里常見的暖胃湯,原來卻是日本傳統的茶碗蒸,不過tw的火候絕對是有了升級和迭代,因為這茶碗蒸真正的主角是裏面煙熏過的魚子醬。既要茶碗蒸的溫潤形式,又要避免高溫破壞魚子醬的鮮味,這大概就是廚師努力拿捏的精準要訣吧。沒有司空見慣的魚生小拼盤,鮮海膽鮮蝦和魚子醬混合做成了“迷你盆景”的刺身“撈起”。不得不承認我們許多日料粉追逐的不過是生肉荷爾蒙誘惑,而並非另一種思維體系的烹飪表達。Tw有道鵝肝燒帶魚值得中餐廚師借鑒,帶魚剔骨取肉,火候把控到軟滑糯爛,和油潤無渣的鵝肝拌食,確實有一種飽滿複合的油脂香氣。事實上光從烹飪手法、食材選擇和味型組合來看,這道菜很難定義屬於哪個菜系哪個國界,文化也許就不應該有邊界吧!
在這個地方的用餐體驗非常棒!使用的食材非常新鮮。每道菜都呈現得非常漂亮。
這間餐廳是朋友介紹我和老公我的,果然沒介紹錯,不會令人失望的一間餐廳。 食物質數不錯也不在話下,環境很美!它始終保持着良好的服務和考究的食物。這些細節都是精心策劃的,所以你不會覺得自己像在許多其他星級餐廳里那樣吃得太飽。員工的服務周到而友好。
不愧為米其林一星餐廳,新加坡Waku Ghin出品簡直就是雕蚶鏤蛤,如果說東京龍吟的出品刺激不同顧客的視覺神經,在這裏足可滿足不同顧客味覺的要求!海鮮簡直是吃到爽…從金沙這邊欣賞濱海灣的美麗夜景,真是喝着茶也能醉人。
一流的食材,平穩的廚藝,流離的靈魂,吃到了提前打招呼的鰲蝦,沒吃到未到季的松露,總體還是蠻開心噠,米其林一顆星 就是不同凡響 招牌是魚子海膽甜蝦與和牛,但我最愛鮑魚pasta,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pasta
新加坡的亞洲Best 50最佳餐廳和米其林二星餐廳,Waku Ghin 在新加坡和悉尼都有店,但是我更喜歡坡坡的這家~我們提前一個月預訂,而且 需要用信用卡擔保來保證預訂。在Marina Bay Sand里有兩家鐵板燒,兩家相比較,這家完勝。吃鐵板燒的地方和甜點區不同,甜點區最後面對Bay,景色非常好,旁邊就是一排sake的酒櫃,這也是新加坡我最喜歡的sake bar。我們吃了十幾道菜的優惠菜單,還有兩瓶酒。對食物沒有任何不滿意,所有的菜式都是令人難忘的,特別是鰻魚和和牛,餐廳有兩個就,餐時間段,餐廳將用餐者的數量控制在每個時間段10-12個人。 【菜品】 「龍蝦」「帝王蟹」 肉質鮮美,又嫩。非常入味。「house sake」推薦梵好喝性價比也高~ 海膽、和牛是特色,加一個椰子草莓荔枝冰,成為最愛推薦。 「Marinated Botan Shrimp with Sea Urchinand Oscietra Caviar」鍾情魚子醬海膽波頓大蝦,不同食材不同口感的碰撞,刺激感知味蕾的鮮甜。 「Japanese Ohmi Wagyu Roll from ShigaPrefecture with Wasabi and Citrus Soy」和牛稍膩的飽滿口感搭配餐后抹茶的清苦,恰到好處。 「Fresh Strawberry with Lychee Granitaand Coconut Sarbet」三道甜品中最愛的一道,新鮮草莓混合荔枝沙冰,清爽的口感中混之椰子冰淇淋的香甜。 不過,每日去吃到的餐食可能都不一樣,全看當日食材和大廚心情咯~
如果吃不起400新幣/人的日式大餐,為什麼不試試看Waku Ghin的法式西點手工甜點和蛋糕呢?糕點的每個組成部分都是在餐廳內烹制的,使用的是上等食材和來自日本和歐洲的新鮮水果。招牌的芝式蛋糕是用新鮮的檸檬醬作為填充物,用一層薄薄的糖衣,上面加上白色巧克力羽毛;檸檬蛋撻撲鼻的香味來自於滑滑的檸檬醬、甜酥皮和檸檬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