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來西昌必到之地,一碗羊肉粉安逸的不要不要的。加點酸菜放足香菜想着都流口水啦。他們家的粉味正肉多,粉也軟硬適中,價格也是正常價。
西昌特色,本地人也愛吃的一種美食。桌上的調料豐富多樣,是根據個人口味自己添加的。
生意紅火,很多本地人吃。翻台率高。
來西昌,不同於成都冬日的陰霾,這裏陽光明媚,天高雲輕。在成都連續咳嗽了半個多月,來到這邊居然自愈了,空氣質量確實沒話說,很適合越冬。總體來說,西昌的口味和成都差不多,只是口味更淳樸,少一些香料味,多一些辣椒的干香和花椒的麻。 跟成都的味道差不多,最開始在酒店樓下吃了一家,味道不怎麼樣,很寡淡,後來吃的熊氏,味道好了很多。 這個強烈推薦,配上小米辣非常爽口,吃了兩家評價不錯的,都很好吃。 這個真的買一個嘗嘗就可以了,烤的非常干,有土豆的香味,是非常原始的味道,太紮實了,只能淺嘗。 吃了一家居民區樓下本地人氣比較旺的和瓊海邊上的,沒有很驚艷,但不難吃。 吃了醉蝦和青波(一種魚)醉蝦不錯,魚的味道比較家常,和川南不是一個風格。 這個是看了網紅推薦專門找過去的,點的提拉米蘇和招牌牛奶茶,提拉米蘇稍微好一點,個人覺得沒必要專門去找一趟,霸王茶姬和茶百道不香嗎 幾個味道都試了,原味最好喝,AD鈣奶+蘋果味營養快線的味道,比較甜,淺嘗就可以。不過有種袋裝的牛奶,3.6g乳蛋白那個味道尚可。 要多了解價格 頭一天在市場門口 沒還價,15一斤買的,又大又甜,第二天市場營業時間去市場裏面買的,有的店家直接叫價30。。藍莓問了一個流動商販,自動將價格從40降到了30,比較大個,因為買了草莓,所以沒有重複買,看其他人評論還是比較甜的。
🌟 西昌小記:一碗米粉的清晨,一座濕地的煙火——踏上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土地,西昌的陽光總帶着高原特有的清澈。這座被稱作“小春城”的城市,藏着兩件讓旅人念念不忘的寶物——邛海濕地的朝霞,和熊氏米粉鋪那碗滾燙的牛羊雜粉。🌊邛海國家濕地公園:高原明珠的詩意清晨六點,邛海的湖面泛着碎銀般的光。這座四川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漢代稱“邛池”,彝族先民視其為“母親湖”。漫步木棧道,蘆葦叢中時見白鷺掠過水面,彝族牧羊人趕着羊群從湖邊經過,遠處螺髻山的輪廓被晨霧暈染成水墨畫。當地人說,邛海最美的時刻是日出時分,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整片濕地便成了流淌着的琥珀色綢緞。這裏藏着個小秘密:公園東側的觀鳥台能邂逅黑頸鶴,若趕上農曆六月廿四的彝族火把節,還能看到邛海夜空的千盞孔明燈——那是彝族人寫給星空的詩行。🍜熊氏牛羊雜粉:舌尖上的江湖 拐進龍眼井街的煙火巷弄,熊氏牛羊雜粉的銅鍋里永遠翻滾着乳白色的羊骨高湯。這家三十年的老店,用一張方桌、兩條板凳,還原了西昌最地道的早餐儀式。店主熊叔舀粉的動作像在施展某種古老法術:燙米粉墊底,碼上紋理分明的薄切牛肉片,澆一勺用彝族香料熬煮的湯頭,最後撒把翠綠的薄荷恭弘=叶 恭弘。秘訣在於那碟自釀酸菜——用高原蘿蔔發酵的酸香裹住米粉,再咬一口烤得酥脆的香甜麵餅,連湯帶粉吸溜下肚,額角沁出細汗時,竟嘗出邛海晨風的清涼。薄荷是點睛之筆。彝族阿嬤每天清早從自家菜園摘來,恭弘=叶 恭弘片上還凝着露水,嚼兩片醒腦提神,再去濕地散步便是滿眼清明。—— 有人說,認識西昌要從味覺開始。當米粉的暖意沿着胃袋擴散,當濕地的風送來水鳥的鳴唱,你會明白這座城的溫柔,都藏在市井與自然的交響里。下次來,記得帶上空空的胃和輕便的鞋。#西昌美食 #邛海濕地 #彝族文化 #嗦粉指南 #高原旅行
每次來西昌必到之地,一碗羊肉粉安逸的不要不要的。加點酸菜放足香菜想着都流口水啦。他們家的粉味正肉多,粉也軟硬適中,價格也是正常價。
西昌特色,本地人也愛吃的一種美食。桌上的調料豐富多樣,是根據個人口味自己添加的。
生意紅火,很多本地人吃。翻台率高。
來西昌,不同於成都冬日的陰霾,這裏陽光明媚,天高雲輕。在成都連續咳嗽了半個多月,來到這邊居然自愈了,空氣質量確實沒話說,很適合越冬。總體來說,西昌的口味和成都差不多,只是口味更淳樸,少一些香料味,多一些辣椒的干香和花椒的麻。 跟成都的味道差不多,最開始在酒店樓下吃了一家,味道不怎麼樣,很寡淡,後來吃的熊氏,味道好了很多。 這個強烈推薦,配上小米辣非常爽口,吃了兩家評價不錯的,都很好吃。 這個真的買一個嘗嘗就可以了,烤的非常干,有土豆的香味,是非常原始的味道,太紮實了,只能淺嘗。 吃了一家居民區樓下本地人氣比較旺的和瓊海邊上的,沒有很驚艷,但不難吃。 吃了醉蝦和青波(一種魚)醉蝦不錯,魚的味道比較家常,和川南不是一個風格。 這個是看了網紅推薦專門找過去的,點的提拉米蘇和招牌牛奶茶,提拉米蘇稍微好一點,個人覺得沒必要專門去找一趟,霸王茶姬和茶百道不香嗎 幾個味道都試了,原味最好喝,AD鈣奶+蘋果味營養快線的味道,比較甜,淺嘗就可以。不過有種袋裝的牛奶,3.6g乳蛋白那個味道尚可。 要多了解價格 頭一天在市場門口 沒還價,15一斤買的,又大又甜,第二天市場營業時間去市場裏面買的,有的店家直接叫價30。。藍莓問了一個流動商販,自動將價格從40降到了30,比較大個,因為買了草莓,所以沒有重複買,看其他人評論還是比較甜的。
🌟 西昌小記:一碗米粉的清晨,一座濕地的煙火——踏上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土地,西昌的陽光總帶着高原特有的清澈。這座被稱作“小春城”的城市,藏着兩件讓旅人念念不忘的寶物——邛海濕地的朝霞,和熊氏米粉鋪那碗滾燙的牛羊雜粉。🌊邛海國家濕地公園:高原明珠的詩意清晨六點,邛海的湖面泛着碎銀般的光。這座四川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漢代稱“邛池”,彝族先民視其為“母親湖”。漫步木棧道,蘆葦叢中時見白鷺掠過水面,彝族牧羊人趕着羊群從湖邊經過,遠處螺髻山的輪廓被晨霧暈染成水墨畫。當地人說,邛海最美的時刻是日出時分,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整片濕地便成了流淌着的琥珀色綢緞。這裏藏着個小秘密:公園東側的觀鳥台能邂逅黑頸鶴,若趕上農曆六月廿四的彝族火把節,還能看到邛海夜空的千盞孔明燈——那是彝族人寫給星空的詩行。🍜熊氏牛羊雜粉:舌尖上的江湖 拐進龍眼井街的煙火巷弄,熊氏牛羊雜粉的銅鍋里永遠翻滾着乳白色的羊骨高湯。這家三十年的老店,用一張方桌、兩條板凳,還原了西昌最地道的早餐儀式。店主熊叔舀粉的動作像在施展某種古老法術:燙米粉墊底,碼上紋理分明的薄切牛肉片,澆一勺用彝族香料熬煮的湯頭,最後撒把翠綠的薄荷恭弘=叶 恭弘。秘訣在於那碟自釀酸菜——用高原蘿蔔發酵的酸香裹住米粉,再咬一口烤得酥脆的香甜麵餅,連湯帶粉吸溜下肚,額角沁出細汗時,竟嘗出邛海晨風的清涼。薄荷是點睛之筆。彝族阿嬤每天清早從自家菜園摘來,恭弘=叶 恭弘片上還凝着露水,嚼兩片醒腦提神,再去濕地散步便是滿眼清明。—— 有人說,認識西昌要從味覺開始。當米粉的暖意沿着胃袋擴散,當濕地的風送來水鳥的鳴唱,你會明白這座城的溫柔,都藏在市井與自然的交響里。下次來,記得帶上空空的胃和輕便的鞋。#西昌美食 #邛海濕地 #彝族文化 #嗦粉指南 #高原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