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早餐終於吃上大名鼎鼎的寸大媽豆粉。稀豆粉是騰衝的著名小吃,小小一碗稀豆粉,製作起來可是非常講究的“當天做,當天吃”。稀豆粉加餌絲是比較經典的搭配,紅的辣椒面,黃的鮮姜水,白的蒜泥汁油黑的醬油,各種色彩匯聚於碗中。粘稠的稀豆粉端上來要馬上用筷子攪拌開,手慢就不好吃了。稀豆粉古鎮里每一家大同小異,這家名氣最大。稀豆粉一般只在早上10點前能吃到,之後便壓製成涼粉出售。大薄片是滇西名菜,那薄如蟬翼的片狀,考驗的是絕對的廚師的刀工,做法是將煮熟放涼的豬肉片切成薄片狀。大薄片豆粉是將大薄片蓋在豌豆糕上,再配上各種調製好的佐料,這道菜的色澤光亮,具有咸酸辣麻香等多種味道入口嫩滑,嚼起來勁道十足,回味無窮。
門面不起眼,在接上來迴轉了兩圈才找到入口,但就這幾張桌子接待了好多名人。而店家真正吸引人的是菜品本身。雖然豆粉早上才有,我們晚上來的沒吃成,但是別的菜也美味。尤其是魚,要不是胃裝不下了,那得再來一條。頭腦是本地特色甜點,又好看又好吃,還有美好的寓意在裏面。
土鍋子,粉粑粑,餌塊大救駕,油條烤着吃一哈,豆腐腦,耳絲,等等不一而足。我們在這裏吃早餐,也吃了一頓晚餐,就是生意好了忙不過來了。這不是網紅,這是幾個大媽老爺子搞得館子。
《4000公里一個月環遊雲南》本來是看了網上評價,刻意跑過去想吃稀豆粉的,但是沒有注意這個只有早上才賣,我們下午去的時候已經沒有了,有點可惜。不過店家還是很熱情的給我們用現有的食材推薦兩款比較受歡迎的菜品嘗嘗。|油炸黃金酥^好吃,比較推薦,外酥里嫩的,有點跟包漿豆腐異曲同工。|大薄片^上面是片的很薄的豬耳,對我來說還是下面的豌豆粉更有吸引力一點。口味還是不錯的,不過確實小店就餐環境很有限,這方面恐怕沒法要求太高了哈。
這家店的名門面真的是相當的不起眼,但是給你帶來驚喜的偶爾就是旅行中這種不起眼的飯店。
今天的早餐終於吃上大名鼎鼎的寸大媽豆粉。稀豆粉是騰衝的著名小吃,小小一碗稀豆粉,製作起來可是非常講究的“當天做,當天吃”。稀豆粉加餌絲是比較經典的搭配,紅的辣椒面,黃的鮮姜水,白的蒜泥汁油黑的醬油,各種色彩匯聚於碗中。粘稠的稀豆粉端上來要馬上用筷子攪拌開,手慢就不好吃了。稀豆粉古鎮里每一家大同小異,這家名氣最大。稀豆粉一般只在早上10點前能吃到,之後便壓製成涼粉出售。大薄片是滇西名菜,那薄如蟬翼的片狀,考驗的是絕對的廚師的刀工,做法是將煮熟放涼的豬肉片切成薄片狀。大薄片豆粉是將大薄片蓋在豌豆糕上,再配上各種調製好的佐料,這道菜的色澤光亮,具有咸酸辣麻香等多種味道入口嫩滑,嚼起來勁道十足,回味無窮。
門面不起眼,在接上來迴轉了兩圈才找到入口,但就這幾張桌子接待了好多名人。而店家真正吸引人的是菜品本身。雖然豆粉早上才有,我們晚上來的沒吃成,但是別的菜也美味。尤其是魚,要不是胃裝不下了,那得再來一條。頭腦是本地特色甜點,又好看又好吃,還有美好的寓意在裏面。
土鍋子,粉粑粑,餌塊大救駕,油條烤着吃一哈,豆腐腦,耳絲,等等不一而足。我們在這裏吃早餐,也吃了一頓晚餐,就是生意好了忙不過來了。這不是網紅,這是幾個大媽老爺子搞得館子。
《4000公里一個月環遊雲南》本來是看了網上評價,刻意跑過去想吃稀豆粉的,但是沒有注意這個只有早上才賣,我們下午去的時候已經沒有了,有點可惜。不過店家還是很熱情的給我們用現有的食材推薦兩款比較受歡迎的菜品嘗嘗。|油炸黃金酥^好吃,比較推薦,外酥里嫩的,有點跟包漿豆腐異曲同工。|大薄片^上面是片的很薄的豬耳,對我來說還是下面的豌豆粉更有吸引力一點。口味還是不錯的,不過確實小店就餐環境很有限,這方面恐怕沒法要求太高了哈。
這家店的名門面真的是相當的不起眼,但是給你帶來驚喜的偶爾就是旅行中這種不起眼的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