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的老網紅了,上了舌尖尖以後生意爆好,中午排隊排死人,門頭很有年代感,蘇式燜肉白湯麵最經典,價格略貴,鱔絲,蝦仁都不錯的
網紅速食麵館,整個蘇州的面都是這種西面,可以選堂妹,可以選拌面,澆頭的現炒的口味相當好,各式的橋頭可以自由搭配,可是很有優勢,差不多50塊錢一碗面,可以吃得很飽,很不錯,陪我再去
舒適,棉款都是什麼樓?什麼樓系咧?燜肉面都是豬打照片,還有生薑大賣也好吃,珊瑚面也更不錯,風味獨特,風味獨特面的話很精通,堂弟好吃,發現屬豬的紅湯麵,一碗紅糖飄的綠色蒜苗,超級好吃
衝著攜程的食美林榜單來尋覓蘇州的地道美食,看到這家離住的酒店也就10分鐘步行,而且離樂橋地鐵站很近,於是計劃在這裏吃碗面算作早餐再出發。門口在修2號地鐵實在是泥濘坑窪,遠遠望見古色古香的建築,這裏便是同得興老店的,9點到的,食客並不多,沒有想象中那排長隊的場面,前台很客氣很有耐心,絲毫沒有傳統老店那種傲嬌怠慢的樣子。這裏的面和澆頭是分開點的,紅湯麵9元,白湯麵7元,燜肉燜蹄爆魚雙菇啥的都是另點的大概9-15元不等,面分量很足,澆頭少的可憐,13元的雙菇只有巴掌大的一小碗,不過味道還是很不錯的,白湯到最後有點油膩了。店內陳設古色古香,也有同得興的麵館由來的介紹。陸續看到店門口跑來不少遊客模樣的人,看得出來都是衝著老字號的金字招牌專門前來品嘗的。如果作為一碗普通的早餐面來說,人均24元確實有點小貴了,怪不得還是遊客居多。
老城區里的百年老店據說這個面為乾隆爺賜名,嘉餘坊這條小馬路上冷清的很,難得有幾個行人路過,要是看到拎着大包小包甚至旅行箱的,大多是奔着這兒來的功課要做好,只做早市和午市,下午一點準時收工,真真是個任性的店家!店面挺大的,兩個區域擺滿了老舊的四方桌,牆面上處處可見與名人的合影本就打算早中飯一起吃的,恰巧打了個時間差,店裡沒幾個人,舒舒服服的吃面面收銀小哥大概對那些買完單之後立馬咔嚓咔嚓來上幾張的食客見怪不怪了,自覺閃到一旁甘當背景光面底和澆頭分開賣,面澆任意組合,要不是提前就了解過,還真覺得這種賣法挺奇葩的奔着最最出名的【楓鎮大肉】來的,趕上了這個時令美食上市的好時節確實配得上舌尖的高逼格,咸鮮味適中,記得把肉提前浸潤在麵湯里,這樣你會發現肥膘不再是肥膘,脆骨不再是脆骨,輕輕咬上一口連帶着酒糟香全都融化在嘴裏,不愧是招牌!【白湯麵底】湯頭基本符合傳言所說“湯要清而不油,味要鮮而食后口不幹”的特色;面是細面,勁道不糊湯。
聽說是一家蘇州很有名的麵館,央視來了,明星來了,很多旅客都來了,於是,我也來了!感謝剛認識的蘇州朋友的推薦,人能在旅行中獲得很多寶藏,這點我感同身受,匆匆而過的旅程,再一次約定的承諾!哈哈,又跑遠了,和父母來到同得興,也許錯過了吃早點的時間,所以人不是很多。點了三碗面底,紅湯,白湯,蔥油拌,當然也只有這三種面底,配菜大肉,酥魚等等,哈哈哈,其實是記不住了!先吃面,再喝湯,然後配菜輔助,好吧,我們一點點來介紹!麵條勁道,能夠吃出在製作過程中手法的考究,吃在嘴中,不軟不硬,剛剛好,很少能單獨從麵條中吃出噴噴香的感覺,不過在同得興讓我對麵條又有了新的見解!我食用的是紅湯,湯汁濃郁,芬香撲鼻,張開嘴,深深吸氣,就能聞到湯汁的咸香,喝在嘴中,口感豐厚,但個人感覺少了一些特點,自己本身的特點!然後幾道配菜,我最喜歡的是酥魚和那個像豆腐一樣圓圓的,酥魚香甜酥脆,肉質鮮嫩,特別喜歡,也特別適合我的口味,可以說是這幾天在蘇州來說最合口味的一道,然後是豆腐,鮮辣嫩口,Q彈爽滑,吃起來是滿嘴的幸福感!至於其他,都被其他兩位吃貨吃了,哈哈,也就不多做介了!如果你來過蘇州就不要錯過了,味道和價位性價比還是可以的!推薦一下!#美探達人# @吃貨之美食天下
蘇州有名的麵店同得興,舌尖2曾經拍攝過,店內裝修得挺古典的,面的價格普遍不貴,特色是紅燜肉,可以選配紅湯或者白湯,端出來的時候實在好像日本的鹽拉麵,豬骨湯配厚厚的叉燒(紅燜肉),可以想象紅湯底就是醬油湯……面幼很滑,煮得軟度適中,加了鱔糊,鱔魚很滑,醬汁太甜,江浙菜的特色,清炒蝦仁很普通,說實在,色香味美~都沒有。但總體這裡是一個人到蘇州玩進餐非常好的去處。隔壁就是怡園
不能更棒的面!作為吃粉的弗蘭人民,從未愛上過吃面。但是這家的面讓我對麵條有了新的定義!麵條細而彈牙,咬下去特別爽快。萬條絲線在牙齒切咬下彈開!感受一級棒。 主推楓鎮大肉也是顛覆我的想象。看起來都是肥肉,還有點打退堂鼓,硬着頭皮咬了一口,簡直想打包一萬份肉帶走!聽說是在配方中加了酒釀,不肥不膩,甚至有點酒釀糕的清甜!太好吃了!
蘇州的老網紅了,上了舌尖尖以後生意爆好,中午排隊排死人,門頭很有年代感,蘇式燜肉白湯麵最經典,價格略貴,鱔絲,蝦仁都不錯的
網紅速食麵館,整個蘇州的面都是這種西面,可以選堂妹,可以選拌面,澆頭的現炒的口味相當好,各式的橋頭可以自由搭配,可是很有優勢,差不多50塊錢一碗面,可以吃得很飽,很不錯,陪我再去
舒適,棉款都是什麼樓?什麼樓系咧?燜肉面都是豬打照片,還有生薑大賣也好吃,珊瑚面也更不錯,風味獨特,風味獨特面的話很精通,堂弟好吃,發現屬豬的紅湯麵,一碗紅糖飄的綠色蒜苗,超級好吃
衝著攜程的食美林榜單來尋覓蘇州的地道美食,看到這家離住的酒店也就10分鐘步行,而且離樂橋地鐵站很近,於是計劃在這裏吃碗面算作早餐再出發。門口在修2號地鐵實在是泥濘坑窪,遠遠望見古色古香的建築,這裏便是同得興老店的,9點到的,食客並不多,沒有想象中那排長隊的場面,前台很客氣很有耐心,絲毫沒有傳統老店那種傲嬌怠慢的樣子。這裏的面和澆頭是分開點的,紅湯麵9元,白湯麵7元,燜肉燜蹄爆魚雙菇啥的都是另點的大概9-15元不等,面分量很足,澆頭少的可憐,13元的雙菇只有巴掌大的一小碗,不過味道還是很不錯的,白湯到最後有點油膩了。店內陳設古色古香,也有同得興的麵館由來的介紹。陸續看到店門口跑來不少遊客模樣的人,看得出來都是衝著老字號的金字招牌專門前來品嘗的。如果作為一碗普通的早餐面來說,人均24元確實有點小貴了,怪不得還是遊客居多。
老城區里的百年老店據說這個面為乾隆爺賜名,嘉餘坊這條小馬路上冷清的很,難得有幾個行人路過,要是看到拎着大包小包甚至旅行箱的,大多是奔着這兒來的功課要做好,只做早市和午市,下午一點準時收工,真真是個任性的店家!店面挺大的,兩個區域擺滿了老舊的四方桌,牆面上處處可見與名人的合影本就打算早中飯一起吃的,恰巧打了個時間差,店裡沒幾個人,舒舒服服的吃面面收銀小哥大概對那些買完單之後立馬咔嚓咔嚓來上幾張的食客見怪不怪了,自覺閃到一旁甘當背景光面底和澆頭分開賣,面澆任意組合,要不是提前就了解過,還真覺得這種賣法挺奇葩的奔着最最出名的【楓鎮大肉】來的,趕上了這個時令美食上市的好時節確實配得上舌尖的高逼格,咸鮮味適中,記得把肉提前浸潤在麵湯里,這樣你會發現肥膘不再是肥膘,脆骨不再是脆骨,輕輕咬上一口連帶着酒糟香全都融化在嘴裏,不愧是招牌!【白湯麵底】湯頭基本符合傳言所說“湯要清而不油,味要鮮而食后口不幹”的特色;面是細面,勁道不糊湯。
聽說是一家蘇州很有名的麵館,央視來了,明星來了,很多旅客都來了,於是,我也來了!感謝剛認識的蘇州朋友的推薦,人能在旅行中獲得很多寶藏,這點我感同身受,匆匆而過的旅程,再一次約定的承諾!哈哈,又跑遠了,和父母來到同得興,也許錯過了吃早點的時間,所以人不是很多。點了三碗面底,紅湯,白湯,蔥油拌,當然也只有這三種面底,配菜大肉,酥魚等等,哈哈哈,其實是記不住了!先吃面,再喝湯,然後配菜輔助,好吧,我們一點點來介紹!麵條勁道,能夠吃出在製作過程中手法的考究,吃在嘴中,不軟不硬,剛剛好,很少能單獨從麵條中吃出噴噴香的感覺,不過在同得興讓我對麵條又有了新的見解!我食用的是紅湯,湯汁濃郁,芬香撲鼻,張開嘴,深深吸氣,就能聞到湯汁的咸香,喝在嘴中,口感豐厚,但個人感覺少了一些特點,自己本身的特點!然後幾道配菜,我最喜歡的是酥魚和那個像豆腐一樣圓圓的,酥魚香甜酥脆,肉質鮮嫩,特別喜歡,也特別適合我的口味,可以說是這幾天在蘇州來說最合口味的一道,然後是豆腐,鮮辣嫩口,Q彈爽滑,吃起來是滿嘴的幸福感!至於其他,都被其他兩位吃貨吃了,哈哈,也就不多做介了!如果你來過蘇州就不要錯過了,味道和價位性價比還是可以的!推薦一下!#美探達人# @吃貨之美食天下
蘇州有名的麵店同得興,舌尖2曾經拍攝過,店內裝修得挺古典的,面的價格普遍不貴,特色是紅燜肉,可以選配紅湯或者白湯,端出來的時候實在好像日本的鹽拉麵,豬骨湯配厚厚的叉燒(紅燜肉),可以想象紅湯底就是醬油湯……面幼很滑,煮得軟度適中,加了鱔糊,鱔魚很滑,醬汁太甜,江浙菜的特色,清炒蝦仁很普通,說實在,色香味美~都沒有。但總體這裡是一個人到蘇州玩進餐非常好的去處。隔壁就是怡園
不能更棒的面!作為吃粉的弗蘭人民,從未愛上過吃面。但是這家的面讓我對麵條有了新的定義!麵條細而彈牙,咬下去特別爽快。萬條絲線在牙齒切咬下彈開!感受一級棒。 主推楓鎮大肉也是顛覆我的想象。看起來都是肥肉,還有點打退堂鼓,硬着頭皮咬了一口,簡直想打包一萬份肉帶走!聽說是在配方中加了酒釀,不肥不膩,甚至有點酒釀糕的清甜!太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