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十全街鳳凰街路口,蟹粉最近季節好,和蝦仁一起拌面,非常鮮香,店裡合作了鑫震源的生煎,可以直接點到。環境比較復古的江南老樓,人還挺多,一會就門口排隊了
來蘇州不知多少回,但都錯過了這家麵館,主要這裏中午過後就關門了。這次來的第一站先來吃碗面[微笑]非遺傳承麵館,店裡不允許外地任何食物。點了特色白湯大肉面,白湯應該是老湯底,濃郁咸香,大肉燜得夠爛,入口即化,沒有一點肥膩感。炒鱔絲中規中矩。清明前特有的刀魚餛飩一定不能錯過,只能也點一份,皮有嚼勁,餡鮮美,這個搭配的湯比較清淡,但也非常鮮,應該是魚湯[調皮]下回一定再來試別的
《舌尖上的中國》二中推薦的精品蘇式麵館。燜肉、筍尖、爆豬肝、三蝦面各樣精彩。紅湯和白湯非常入味,面軟硬適度,特別下口。非常贊的一家麵館,特別適合早餐。
去蘇州必須推薦的一家麵館。老闆被稱為“面痴”,專心研究做蘇式冷澆面。上過舌尖中國節目。位置在十全街上,街不大,但是同得興招牌老遠能看見,小樓也是古色古香的,與眾不同。首先,面是白湯,但是精心熬制的湯,鮮而不膩,吃完不嘴干。澆頭推薦招牌的大肉,肥而不膩;鹹菜是吊鮮味的;蝦仁是手剝的河蝦仁,有彈性;熏魚也很入味;喜歡肥腸的不能錯過,味道鮮美,處理地恰到好處。店裡布置古色典雅,食客比較多,略顯擁擠嘈雜和悶熱。價格有點小貴,5個人接近300元消費。店裡無wifi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不時不食,不甜不鮮的精神在蘇州的一碗面中發揮到了極致。明明是水稻產區,偏偏要把麵食做到最好。沒做考據,我猜或許跟南宋時期北方戰亂,中原人口南遷帶來的飲食習慣有關吧。面是細面,普普通通的龍鬚面,幾乎家家雷同。湯和澆頭才是廚師們比拼的擂台。紅湯里的醬油容易遮蓋湯汁的原味,白湯則把熬湯食材的新鮮程度和火候功夫完全暴露。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面如文也。沒有天下第一的面,有的只是不同的特點。但有一點天下大同:好面必有一份誠意與堅持,而非取巧和世故;必有一份善意與熱愛,而非唯利和投機。
蘇州的面對於有點歲數的上海人來說是抹不開的記憶,對於現在的八零后、九零后等等,他們可能更喜歡山西或者陝西等地方的麵食。這次到蘇州,還是想回味一下老滋味。這家店以前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我們十二點剛過才到,取號等位,因為是麵店,所以沒超過五分鐘就有位子了,本來想吃時令的松菌面,可惜已售罄,點了出名的燜肉面,還有鱔絲面和蔥油開洋拌面,外加一份爆魚。蘇州面的湯底都是高湯,非常鮮美,麵條筋道,它的面是湯底和澆頭是分開點的,湯底分為紅湯和白湯,不能單點,必須帶澆頭。味道確實很好,尤其是鱔糊,在上海基本上吃不到這麼好吃的鱔糊了,不過價格不是很便宜,而且它只營業到中午。
同德興精品麵館是蘇州的老字號,這家位於蘇州美食街十全路上。環境布置古色古香,面點品種齊全,品質秉承了傳統,服務很不錯。湯清面爽,楓鎮大肉面很棒。
位於十全街鳳凰街路口,蟹粉最近季節好,和蝦仁一起拌面,非常鮮香,店裡合作了鑫震源的生煎,可以直接點到。環境比較復古的江南老樓,人還挺多,一會就門口排隊了
來蘇州不知多少回,但都錯過了這家麵館,主要這裏中午過後就關門了。這次來的第一站先來吃碗面[微笑]非遺傳承麵館,店裡不允許外地任何食物。點了特色白湯大肉面,白湯應該是老湯底,濃郁咸香,大肉燜得夠爛,入口即化,沒有一點肥膩感。炒鱔絲中規中矩。清明前特有的刀魚餛飩一定不能錯過,只能也點一份,皮有嚼勁,餡鮮美,這個搭配的湯比較清淡,但也非常鮮,應該是魚湯[調皮]下回一定再來試別的
《舌尖上的中國》二中推薦的精品蘇式麵館。燜肉、筍尖、爆豬肝、三蝦面各樣精彩。紅湯和白湯非常入味,面軟硬適度,特別下口。非常贊的一家麵館,特別適合早餐。
去蘇州必須推薦的一家麵館。老闆被稱為“面痴”,專心研究做蘇式冷澆面。上過舌尖中國節目。位置在十全街上,街不大,但是同得興招牌老遠能看見,小樓也是古色古香的,與眾不同。首先,面是白湯,但是精心熬制的湯,鮮而不膩,吃完不嘴干。澆頭推薦招牌的大肉,肥而不膩;鹹菜是吊鮮味的;蝦仁是手剝的河蝦仁,有彈性;熏魚也很入味;喜歡肥腸的不能錯過,味道鮮美,處理地恰到好處。店裡布置古色典雅,食客比較多,略顯擁擠嘈雜和悶熱。價格有點小貴,5個人接近300元消費。店裡無wifi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不時不食,不甜不鮮的精神在蘇州的一碗面中發揮到了極致。明明是水稻產區,偏偏要把麵食做到最好。沒做考據,我猜或許跟南宋時期北方戰亂,中原人口南遷帶來的飲食習慣有關吧。面是細面,普普通通的龍鬚面,幾乎家家雷同。湯和澆頭才是廚師們比拼的擂台。紅湯里的醬油容易遮蓋湯汁的原味,白湯則把熬湯食材的新鮮程度和火候功夫完全暴露。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面如文也。沒有天下第一的面,有的只是不同的特點。但有一點天下大同:好面必有一份誠意與堅持,而非取巧和世故;必有一份善意與熱愛,而非唯利和投機。
蘇州的面對於有點歲數的上海人來說是抹不開的記憶,對於現在的八零后、九零后等等,他們可能更喜歡山西或者陝西等地方的麵食。這次到蘇州,還是想回味一下老滋味。這家店以前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我們十二點剛過才到,取號等位,因為是麵店,所以沒超過五分鐘就有位子了,本來想吃時令的松菌面,可惜已售罄,點了出名的燜肉面,還有鱔絲面和蔥油開洋拌面,外加一份爆魚。蘇州面的湯底都是高湯,非常鮮美,麵條筋道,它的面是湯底和澆頭是分開點的,湯底分為紅湯和白湯,不能單點,必須帶澆頭。味道確實很好,尤其是鱔糊,在上海基本上吃不到這麼好吃的鱔糊了,不過價格不是很便宜,而且它只營業到中午。
同德興精品麵館是蘇州的老字號,這家位於蘇州美食街十全路上。環境布置古色古香,面點品種齊全,品質秉承了傳統,服務很不錯。湯清面爽,楓鎮大肉面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