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推薦噢,主要誇一下工作人員,人超級好,態度真的非常好,沒有一點不耐煩!餐廳環境很安靜,菜品也是一如即往的精緻,分量也很足,好評!老顧客了,每週都來,非常值得,已經瘋狂安利給身邊的朋友們了!
很好,品質沒得說!自從在這買過券以後好像上癮一樣,每週來這找優惠的活動! 很好,品質沒得說!自從在這買過券以後好像上癮一樣,每週來這找優惠的活動!
溫熱的清雞湯清澈見底,不過是一塊雞肉、幾片鴨血、數粒青蔥,平平無奇。我一開始還想,作為私房菜這清湯的技術含量似乎低了點。喝了一口湯,嗯,雞的確是好雞,才能撐得起這湯底的鮮。再撈一勺,只見湯裡麵還有一塊蘿蔔,咬開,一股微微的酸辣味從蘿蔔的汁水中漫出,充盈了整個口腔。那一口清湯突然像是一夜間荷花滿塘的池水,瞬間燦爛起來。 不在湯中見酸辣,那點小心思,卻是隱藏在一塊蘿蔔中,才顯得驚喜而有層次
在平江路北段靜謐的傳芳巷中藏着這樣一家原汁原味的蘇幫私房菜館。就像是一個小型的私人園林,主人愛好古玩藝術品。因此,走進雅緻的院子,你會看到很多主人的珍藏品錯落有致地擺放着。 在這裏,你可以安安靜靜地吃上一頓地道的蘇幫菜。 提前電話預約了一下。到院門口時,主人已經在迎接食客了,和友人挑了靠窗的卡座落座。 一樓是卡座,二樓則是包廂。環境雅緻靜謐,可以自在地跟友人聊天吃飯,讓人覺得十分舒適。坐在窗邊還可以曬着太陽,欣賞園中景緻。 不用再糾結點什麼菜,因為這裏沒有菜單。200RMB一位,主人會按時令配菜,從冷菜、熱菜到點心、甜品、水果,樣樣俱全。 這裏的大廚曾在上海錦江飯店就職,有着三十年的工作經驗,是主人花高價聘請的,保證了菜品的品質。涼拌冰草:清涼爽口,搭配着香香的芝麻沙拉醬。藍莓紫薯:口感細膩,甜度適宜。手撕青魚:沒有魚腥味,清香開胃。酸蘿蔔雞湯:雞湯鮮美,飄着油花,但喝着不油膩。裏面的酸蘿蔔很開胃。手剝蝦仁:都是新鮮手剝的河蝦,原汁原味地吃最好,肉質Q彈,喜愛醋的可以蘸醋吃。糟熘魚片:黑魚片結實嫩滑,咬下去魚肉不會鬆散,勾芡很濃郁。花蟹炒年糕:年糕很軟糯,蟹肉算比較緊實,稍微有些便嫩,醬汁甜甜的。魚肉春卷:炸的金黃的脆脆的春卷皮裹住細膩的魚肉,魚肉是手工剁的,汁水鮮美混入胡椒粉,讓人贊不絕口。香煎玫瑰魚:煎的是一種海魚,叫馬頭魚,表皮脆,裏面肉質嫩,骨肉分離,吃起來很方便。櫻桃肉:色澤鮮艷讓人充滿食慾,一口咬下去,肥瘦交錯,醬汁有着蘇幫菜特有的甜。夾起一塊,會看到濃稠的醬汁掛下來。滋補鮑參粥:料偏少,沒見到小米,在想着是不是抱錯了菜名,但還是很鮮美。炒蘑菇:蘑菇很新鮮,醬汁甜甜的。清炒空心菜:乾淨清爽,但吃到這裏真的已經十分飽。南瓜酒釀小圓子:很愛吃酒釀小圓子,所以這次也不例外。南瓜的香甜加上糯糯的小圓子。餐后水果:這個季節的西瓜還偏生不甜。 一共15道菜,吃完飽腹感太足,可能需要兩個胃。菜品品質比較高,都有主人嚴格把關。擺盤上可能需要再精緻一些。主人的母親會很親切地過來詢問菜品是否滿意,十分熱情。 如果你在平江路逛累了,去伴園歇歇腳,吃個地道的蘇幫菜是個不錯的選擇。
看了攜程的評價來的,怕來時沒位置,提前两天打電話預訂。在小弄堂里,離獅子林很近。服務很好,傳說中的阿婆果然態度很好,對待小盆友特別和藹。菜的味道不錯,4個涼菜,10個熱菜,一道甜點,魚做的菜多一些,只有一道紅燒鰻魚偏甜一些,其他還是值得推薦的,一家三口都很喜歡。
全五星好評,我,東北人話說我兄妹二人,尋尋覓覓來到了這家網紅店。店老闆很健談,當時我就跟這個男人聊了起來。我說,我從黑龍江來,剛下火車,我就來到了你這傳說中的飯店。老闆一聽,也很高興。我又說你這有多少道菜啊,聽說松鼠桂魚可是你江蘇名菜啊。主推菜:冰草(非常嗨),青魚春卷,雞湯。反正13道菜,菜菜經典
要是再不回憶著寫下來,恐怕要忘記這一餐了。伴園所在地似乎並沒有地域上的優勢,但高居大眾點評上蘇州必吃榜的第一名,除了商業運作能力之外,餐點應當有保障。於是我們按圖索驥,跟著導航慕名而去。吃過兩頓蘇幫菜後,很快就把當地傳統招牌菜的清單摸清楚了。龍井蝦仁、臭鱖魚、蔥油拌面是每家蘇幫菜餐廳的標配,這裡也大致相同,並沒有新鮮感。進來坐定才知道,這家餐廳不需要點菜,而是配菜,每位200元,給啥吃啥。時間過去兩個月,我還能大致記得血旺湯好喝,河鰻、蔥油雞好吃,糟肉看著很膩,但只嘗這麼一塊還是可以接受的。有位奶奶級的服務員再每桌蝦仁上桌時都會熱情的過來囑咐客人要趁熱吃。本意大概是好的,不過總是動手端起盤子把蝦仁分入客人碗中,總感覺熱情過度。終究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排名第一的必吃餐廳並沒有給我再訪的理由。
在攜程上看到好評如潮,跟着地圖尋去,人均200元,不用點菜,店家配好,色香味都不錯,菜品有10多個,物有所值,服務態度好,婆婆就像家人,很熱情的介紹菜品,叫你這樣吃吃,那樣吃吃,還讓打包回家第二天早上吃,我們住酒店就免啦,贊一個!
值得推薦噢,主要誇一下工作人員,人超級好,態度真的非常好,沒有一點不耐煩!餐廳環境很安靜,菜品也是一如即往的精緻,分量也很足,好評!老顧客了,每週都來,非常值得,已經瘋狂安利給身邊的朋友們了!
很好,品質沒得說!自從在這買過券以後好像上癮一樣,每週來這找優惠的活動! 很好,品質沒得說!自從在這買過券以後好像上癮一樣,每週來這找優惠的活動!
溫熱的清雞湯清澈見底,不過是一塊雞肉、幾片鴨血、數粒青蔥,平平無奇。我一開始還想,作為私房菜這清湯的技術含量似乎低了點。喝了一口湯,嗯,雞的確是好雞,才能撐得起這湯底的鮮。再撈一勺,只見湯裡麵還有一塊蘿蔔,咬開,一股微微的酸辣味從蘿蔔的汁水中漫出,充盈了整個口腔。那一口清湯突然像是一夜間荷花滿塘的池水,瞬間燦爛起來。 不在湯中見酸辣,那點小心思,卻是隱藏在一塊蘿蔔中,才顯得驚喜而有層次
在平江路北段靜謐的傳芳巷中藏着這樣一家原汁原味的蘇幫私房菜館。就像是一個小型的私人園林,主人愛好古玩藝術品。因此,走進雅緻的院子,你會看到很多主人的珍藏品錯落有致地擺放着。 在這裏,你可以安安靜靜地吃上一頓地道的蘇幫菜。 提前電話預約了一下。到院門口時,主人已經在迎接食客了,和友人挑了靠窗的卡座落座。 一樓是卡座,二樓則是包廂。環境雅緻靜謐,可以自在地跟友人聊天吃飯,讓人覺得十分舒適。坐在窗邊還可以曬着太陽,欣賞園中景緻。 不用再糾結點什麼菜,因為這裏沒有菜單。200RMB一位,主人會按時令配菜,從冷菜、熱菜到點心、甜品、水果,樣樣俱全。 這裏的大廚曾在上海錦江飯店就職,有着三十年的工作經驗,是主人花高價聘請的,保證了菜品的品質。涼拌冰草:清涼爽口,搭配着香香的芝麻沙拉醬。藍莓紫薯:口感細膩,甜度適宜。手撕青魚:沒有魚腥味,清香開胃。酸蘿蔔雞湯:雞湯鮮美,飄着油花,但喝着不油膩。裏面的酸蘿蔔很開胃。手剝蝦仁:都是新鮮手剝的河蝦,原汁原味地吃最好,肉質Q彈,喜愛醋的可以蘸醋吃。糟熘魚片:黑魚片結實嫩滑,咬下去魚肉不會鬆散,勾芡很濃郁。花蟹炒年糕:年糕很軟糯,蟹肉算比較緊實,稍微有些便嫩,醬汁甜甜的。魚肉春卷:炸的金黃的脆脆的春卷皮裹住細膩的魚肉,魚肉是手工剁的,汁水鮮美混入胡椒粉,讓人贊不絕口。香煎玫瑰魚:煎的是一種海魚,叫馬頭魚,表皮脆,裏面肉質嫩,骨肉分離,吃起來很方便。櫻桃肉:色澤鮮艷讓人充滿食慾,一口咬下去,肥瘦交錯,醬汁有着蘇幫菜特有的甜。夾起一塊,會看到濃稠的醬汁掛下來。滋補鮑參粥:料偏少,沒見到小米,在想着是不是抱錯了菜名,但還是很鮮美。炒蘑菇:蘑菇很新鮮,醬汁甜甜的。清炒空心菜:乾淨清爽,但吃到這裏真的已經十分飽。南瓜酒釀小圓子:很愛吃酒釀小圓子,所以這次也不例外。南瓜的香甜加上糯糯的小圓子。餐后水果:這個季節的西瓜還偏生不甜。 一共15道菜,吃完飽腹感太足,可能需要兩個胃。菜品品質比較高,都有主人嚴格把關。擺盤上可能需要再精緻一些。主人的母親會很親切地過來詢問菜品是否滿意,十分熱情。 如果你在平江路逛累了,去伴園歇歇腳,吃個地道的蘇幫菜是個不錯的選擇。
看了攜程的評價來的,怕來時沒位置,提前两天打電話預訂。在小弄堂里,離獅子林很近。服務很好,傳說中的阿婆果然態度很好,對待小盆友特別和藹。菜的味道不錯,4個涼菜,10個熱菜,一道甜點,魚做的菜多一些,只有一道紅燒鰻魚偏甜一些,其他還是值得推薦的,一家三口都很喜歡。
全五星好評,我,東北人話說我兄妹二人,尋尋覓覓來到了這家網紅店。店老闆很健談,當時我就跟這個男人聊了起來。我說,我從黑龍江來,剛下火車,我就來到了你這傳說中的飯店。老闆一聽,也很高興。我又說你這有多少道菜啊,聽說松鼠桂魚可是你江蘇名菜啊。主推菜:冰草(非常嗨),青魚春卷,雞湯。反正13道菜,菜菜經典
要是再不回憶著寫下來,恐怕要忘記這一餐了。伴園所在地似乎並沒有地域上的優勢,但高居大眾點評上蘇州必吃榜的第一名,除了商業運作能力之外,餐點應當有保障。於是我們按圖索驥,跟著導航慕名而去。吃過兩頓蘇幫菜後,很快就把當地傳統招牌菜的清單摸清楚了。龍井蝦仁、臭鱖魚、蔥油拌面是每家蘇幫菜餐廳的標配,這裡也大致相同,並沒有新鮮感。進來坐定才知道,這家餐廳不需要點菜,而是配菜,每位200元,給啥吃啥。時間過去兩個月,我還能大致記得血旺湯好喝,河鰻、蔥油雞好吃,糟肉看著很膩,但只嘗這麼一塊還是可以接受的。有位奶奶級的服務員再每桌蝦仁上桌時都會熱情的過來囑咐客人要趁熱吃。本意大概是好的,不過總是動手端起盤子把蝦仁分入客人碗中,總感覺熱情過度。終究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排名第一的必吃餐廳並沒有給我再訪的理由。
在攜程上看到好評如潮,跟着地圖尋去,人均200元,不用點菜,店家配好,色香味都不錯,菜品有10多個,物有所值,服務態度好,婆婆就像家人,很熱情的介紹菜品,叫你這樣吃吃,那樣吃吃,還讓打包回家第二天早上吃,我們住酒店就免啦,贊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