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來汕頭旅行,問當地的朋友有什麼好吃的,朋友竟然推薦了粽子店,於是我們一起開著紅旗車來到老天家公司店門口,門前真的停車是蠻麻煩的,因為道路很窄,但是他們家的生意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好。聽當地的朋友說,如果來的晚的話會排起很長的隊,這或許就是老字號的魅力所在吧,不過我吃起來也沒有覺得那麼的好吃,可能是因為價格有點太貴的原因
老媽宮在汕頭有著悠久的歷史,而在老媽宮的對面也有一個悠久歷史的美食店,那就是老媽粽球,其實就是我們經常吃的粽子,但是在南方的粽子和北方的粽子以及西北的粽子其實還是有著區別的,他們家的粽子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味,如果你來到老媽宮旅遊,來汕頭旅行,不妨來這裡嘗一嘗。
汕頭中心城區(準確的說是啦:汕頭老城區)的粽子(潮汕棕球)是一道獨特的本地著名小吃,作為本土的資深吃貨,當然知道早已演變得好多加,都“理直氣壯地”掛著、大聲吆呼著“正宗啦~”,其實正宗的老媽宮棕球不在老媽宮那裡啦哈,而在躍進路,且吃貨且打假吧,他家標誌的是胖壯的老闆“肥德”。
汕頭的特色之一,也是非常出名的一家店,無奈一向對於福建地區的粽子欣賞不來啊,朋友們也基本接受無能,並且一路吃過來,胃口有限,為了更好的拔草美食,6個人一共就點了2份粽子,甜甜鹹鹹雖說是我的愛,但這粽子的做法,確實CATCH不到美味的點,6個人也沒能吃完2個粽子,嘗了味道,拍了照片,就此作罷,下一站去也。。。
汕頭的老媽宮粽球是潮汕經典小吃,傳統是有兩、三種口味的:甜、咸、咸甜雙拼。甜料餡部分為綠豆沙餡(或烏豆沙餡)和水晶餡,外面用豬網膋包裹;咸料餡部分為香菇、蝦米、臘腸、方魚末、蓮子、栗子和經腌制的南乳鬃頭肉。然後用竹恭弘=叶 恭弘、咸草包裹紮成六角球形,放進鍋內煮熟。食時解開竹恭弘=叶 恭弘盛盤,有棱有角,晶瑩潤滑、甘甜香咸。而雙拼裏面的甜餡就只有細小坨紅豆沙。
外馬路上老媽宮對面,網紅打卡勝地。個人真的不覺得非常好吃,圖個新鮮來試一下雙烹粽子,像我這種吃過雙烹粽子來幫人打包的,我寧願吃五香粽子,味道單純點更好吃。鱟粿說天氣太熱沒得賣,其實這個我也不喜歡吃,只是懶得跑去福合市場打包給他們嘗一下。
老媽宮粽球隱藏在一條小巷子里,位置是金平區新關街2號。就在老媽宮對面的小巷裡,它的店名也是因此而來。小巷對面有一家中藥店和老皮鞋店。但是那句老話說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每天都有很多食客蜂擁而至,鑽入小巷之中,店內別有洞天。特別是端午節期間,粽球供不應求。不來不知道,來了不想走。地道的汕頭粽球實在是太美味了!軟軟的糯米,六角形狀的外形,口味獨特的體驗,這就是我對老媽宮粽球的第一印象。它家的粽球用料十分有講究。糯米經過洗凈、淘水、晾乾等一系列程序,再下鍋用豬油炒過,加適量上等魚露,再炒至米粒晶瑩透亮,油香潤滑,用盆盛裝待用。加入餡料,然後用竹恭弘=叶 恭弘、咸草包裹紮成六角球形,放進鍋內煮熟。店裡最出名的要數雙烹粽球了。有甜、咸雙拼料餡,甜料餡部分為綠豆沙餡和水晶餡,外面用豬網膋包裹;咸料餡部分為香菇、蝦米、臘腸、方魚末、蓮子、栗子和經腌制的南乳鬃頭肉。這種粽球能吃出明顯的豬油香味,香甜且軟糯。店內還有鱟粿,大腸頭鹹菜湯、豬肚湯等出售,可作為早餐。店內衛生環境較好,相比起來服務就顯得一般了。店中有一塊牌匾,上面寫着“食定正知”。這四個字的潮汕話意思是,只有吃了並且仔細品味以後,才真正知道它的好味道。由於老媽宮粽球的出名,這四個字競也跟着流傳開去。不過能夠來到汕頭,還是來一來這家百年老店感受下吃粽球的氛圍吧!
汕頭老城區里的老店,很多都藏身於破舊的小巷子里,老媽宮粽球就是這樣①家,其實位於外馬路的老媽宮又稱天后宮,是汕頭開埠以來最早的建築。而位於這附近的①些小吃,也有以此為名的,這家起源於1920年的老媽宮粽球就是其中之一。粽球,其實就是粽子,這家的粽子的特色在於半咸半甜的口味,裏面有糯米、蝦米、乾貝、香菇、蛋黃、南乳肉、蓮蓉沙、栗子、羔燒白果等多種食材,吃起來口感豐富。
開車來汕頭旅行,問當地的朋友有什麼好吃的,朋友竟然推薦了粽子店,於是我們一起開著紅旗車來到老天家公司店門口,門前真的停車是蠻麻煩的,因為道路很窄,但是他們家的生意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好。聽當地的朋友說,如果來的晚的話會排起很長的隊,這或許就是老字號的魅力所在吧,不過我吃起來也沒有覺得那麼的好吃,可能是因為價格有點太貴的原因
老媽宮在汕頭有著悠久的歷史,而在老媽宮的對面也有一個悠久歷史的美食店,那就是老媽粽球,其實就是我們經常吃的粽子,但是在南方的粽子和北方的粽子以及西北的粽子其實還是有著區別的,他們家的粽子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味,如果你來到老媽宮旅遊,來汕頭旅行,不妨來這裡嘗一嘗。
汕頭中心城區(準確的說是啦:汕頭老城區)的粽子(潮汕棕球)是一道獨特的本地著名小吃,作為本土的資深吃貨,當然知道早已演變得好多加,都“理直氣壯地”掛著、大聲吆呼著“正宗啦~”,其實正宗的老媽宮棕球不在老媽宮那裡啦哈,而在躍進路,且吃貨且打假吧,他家標誌的是胖壯的老闆“肥德”。
汕頭的特色之一,也是非常出名的一家店,無奈一向對於福建地區的粽子欣賞不來啊,朋友們也基本接受無能,並且一路吃過來,胃口有限,為了更好的拔草美食,6個人一共就點了2份粽子,甜甜鹹鹹雖說是我的愛,但這粽子的做法,確實CATCH不到美味的點,6個人也沒能吃完2個粽子,嘗了味道,拍了照片,就此作罷,下一站去也。。。
汕頭的老媽宮粽球是潮汕經典小吃,傳統是有兩、三種口味的:甜、咸、咸甜雙拼。甜料餡部分為綠豆沙餡(或烏豆沙餡)和水晶餡,外面用豬網膋包裹;咸料餡部分為香菇、蝦米、臘腸、方魚末、蓮子、栗子和經腌制的南乳鬃頭肉。然後用竹恭弘=叶 恭弘、咸草包裹紮成六角球形,放進鍋內煮熟。食時解開竹恭弘=叶 恭弘盛盤,有棱有角,晶瑩潤滑、甘甜香咸。而雙拼裏面的甜餡就只有細小坨紅豆沙。
外馬路上老媽宮對面,網紅打卡勝地。個人真的不覺得非常好吃,圖個新鮮來試一下雙烹粽子,像我這種吃過雙烹粽子來幫人打包的,我寧願吃五香粽子,味道單純點更好吃。鱟粿說天氣太熱沒得賣,其實這個我也不喜歡吃,只是懶得跑去福合市場打包給他們嘗一下。
老媽宮粽球隱藏在一條小巷子里,位置是金平區新關街2號。就在老媽宮對面的小巷裡,它的店名也是因此而來。小巷對面有一家中藥店和老皮鞋店。但是那句老話說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每天都有很多食客蜂擁而至,鑽入小巷之中,店內別有洞天。特別是端午節期間,粽球供不應求。不來不知道,來了不想走。地道的汕頭粽球實在是太美味了!軟軟的糯米,六角形狀的外形,口味獨特的體驗,這就是我對老媽宮粽球的第一印象。它家的粽球用料十分有講究。糯米經過洗凈、淘水、晾乾等一系列程序,再下鍋用豬油炒過,加適量上等魚露,再炒至米粒晶瑩透亮,油香潤滑,用盆盛裝待用。加入餡料,然後用竹恭弘=叶 恭弘、咸草包裹紮成六角球形,放進鍋內煮熟。店裡最出名的要數雙烹粽球了。有甜、咸雙拼料餡,甜料餡部分為綠豆沙餡和水晶餡,外面用豬網膋包裹;咸料餡部分為香菇、蝦米、臘腸、方魚末、蓮子、栗子和經腌制的南乳鬃頭肉。這種粽球能吃出明顯的豬油香味,香甜且軟糯。店內還有鱟粿,大腸頭鹹菜湯、豬肚湯等出售,可作為早餐。店內衛生環境較好,相比起來服務就顯得一般了。店中有一塊牌匾,上面寫着“食定正知”。這四個字的潮汕話意思是,只有吃了並且仔細品味以後,才真正知道它的好味道。由於老媽宮粽球的出名,這四個字競也跟着流傳開去。不過能夠來到汕頭,還是來一來這家百年老店感受下吃粽球的氛圍吧!
汕頭老城區里的老店,很多都藏身於破舊的小巷子里,老媽宮粽球就是這樣①家,其實位於外馬路的老媽宮又稱天后宮,是汕頭開埠以來最早的建築。而位於這附近的①些小吃,也有以此為名的,這家起源於1920年的老媽宮粽球就是其中之一。粽球,其實就是粽子,這家的粽子的特色在於半咸半甜的口味,裏面有糯米、蝦米、乾貝、香菇、蛋黃、南乳肉、蓮蓉沙、栗子、羔燒白果等多種食材,吃起來口感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