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大院

暫無評論
石島SGD18
魯菜
󱝐
營業中|08:30-21:00
15588445108
榮成市石島黃海南路169號
旅客評論:
head-img
主題線路:晨逛市集 → 鏌鋣島燈塔 → 名人故里 → 千年石墓 → 漁家風味 時間:上午9:00-11:30(避午間酷暑) 交通:自駕+防晒裝備 ⏳ 行程時間軸 & 清涼攻略🛒 第一站:榮成東山大集(9:30-9:45) ✅ 時令海鮮市集:清晨漁船直送 ✅ 水果自由:榮成無花果、藍莓等🌊 第二站:鏌鋣島燈塔(10:25-10:35) ✅ 燈塔在圍牆內,可以遠觀,不能近前。🏡 第三站:谷牧舊居(10:50-11:05) ✅ 海草房天然空調:躲進冬暖夏涼的海草房院落,在百年老槐樹蔭下聽蟬鳴。 ✅ 速看展陳:重點看正廳谷牧返鄉老照片+膠東民居建築智慧展板。 ⛩ 第四站:留村墓群(11:10-11:20) ✅ 林蔭下的石墓群:穿行於松柏綠蔭間,避開陽光直射區域,解讀陰刻銘文。 ✅ 光影藝術:樹影斑駁灑在元代石雕上,手機開啟HDR模式捕捉細節。 🦞 終極站:石島漁家大院(11:30準時開餐) ✅ 店門前人行道上可以停車,菜單非常豐富,菜也非常好吃😋,量大,要少點菜。🎦留村墓群位於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寧津街道留村西南200米處,是元朝時期的古遺址,以下是關於它的詳細介紹:基本概況:留村墓群原佔地13畝,有石墳三四十座,現存元代石墓10座,其中7座保存完好,3座僅存底座。石墓由花崗石建造,呈“陀螺”型,由墓塔盤、塔身、塔冠構成,造型獨特。歷史淵源:據村西《石墓碑-記》記載,元至元年間1335-1340年,程氏始遷祖程佰通由河南省洛陽徙此定居成村,因該地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是得天獨厚的風水寶地,程氏後裔世代永遠留居此地,故名留村。佛教與遊牧文化融合:留村石墓群地上部分分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體現出佛教的影響;同時,也受到金元時期北方遊牧生活習俗的影響,這種融合在墓葬形式上較為獨特。突出的地域性特徵:目前所知,此類石墓僅分佈在膠東半島一帶,尤其在昆嵛山以東地區最多,清光緒版《文登縣誌》中有“山阿澗曲,古墓荒邱,累累相望,惟元為多”的記載。精美的藝術性裝飾:石墓的構建不乏藝術性裝飾,台基上立體雕刻有坐獅、人物等,石雕之間多有石碣,其上浮雕花草、動物紋飾,部分腰環上尚清晰可見陰刻的蓮瓣紋裝飾。價值意義:2013年5月,留村石墓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為元代家族墓地的葬俗研究提供了明確的時空框架,具有重大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谷牧舊居位於榮成市寧津街道東墩村,以下是關於它的詳細介紹:歷史淵源:谷牧舊居系清朝嘉慶年間所建,距今已有200餘年歷史,是典型的膠東傳統四合院式海草房。建築布局:修繕后的舊居佔地408平方米,分南北兩個宅院,共20間。北院復原了谷牧少年時代讀書和生活的場景,南院設立了谷牧生平事迹展覽室,分“為了新中國的誕生”“走上經濟建設領導崗位”“改革開放的開拓者”和“鄉情親情友情”等部分。展出物品:共展出各類老物件、紀念品300餘件,還原了谷牧同志的辦公室,辦公桌椅、沙發、公務包及紅色保密電話機等物件,均按照原樣布置。榮譽稱號:獲得了山東省黨史教育基地、威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威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等榮譽。
更多

漁家大院的評論

部分用戶評論已由Google翻譯
0/5
全部 (2)
最新
照片評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