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侗寨的最後一天晚上,看了很多介紹,打算試試這家的紅燒稻田魚。餐廳很好找,就在主街河道的義團鼓樓附近。餐廳是一對本地的夫婦開的,老闆負責炒菜,老闆娘負責招待。晚上6點多來到剛好老闆娘在準備餐食。由於今晚他們要招待朋友,所以就不能單獨炒菜點餐了。但老闆也很熱情,留我們和他們一起拼桌吃飯。一桌的菜色也很多,這樣我們也可以品嘗到更多的菜品。紅燒稻田魚是最受歡迎的,很快就估清,香香的確實不錯。酸湯魚,牛肉,脆皮香豬都不錯,爆炒山鼠就不太敢吃了。。。
肇興侗寨的美食。1綠頭巾阿姨烤肉。主街的一個小角落裡,包着綠頭巾的阿姨,黑黝黝的。說著不太流利的漢話,不擅長嘮嗑。但是笑容很治癒,帶着侗家人的質樸。那種質樸,會讓你莫名的有一種感動。10塊錢6串的侗家香豬烤肉,我們要了30元的。又要了一份10元錢的糯米飯包烤肉。豬肉是這裏的侗民自家養的黑豬肉。肉串烤得焦焦的帶着一點豬皮,灑的烤肉的醬料並不複雜,裝在紙袋子里看着很壯觀,吃到嘴裏的時候,被震驚了,好吃到想哭——灑上的辣椒不辣且香,入口沒有任何的佐料的搶味,僅僅就只有豬肉的香,微微的辣椒香,味覺的充斥只是源於食材本身的原始的純天然的味道,不華麗,卻至味。一串烤肉。一杯米酒。沐着月光。吹着晚風。頂着滿是星辰的天空。那麼好吃的肉呀。人生足矣。糯米飯包烤肉。我覺得綠頭巾阿姨太過於實在。蒸好的糯米帶着糯米香,熱乎乎的平攤在案板上,放上一些自己製作的青菜和肉混合的配料,然後將烤好的香豬肉切成一小塊一小塊,放在配料上,將糯米包裹掿成團——真的好大一團。讓阿姨切成兩半。入口,青菜香,肉香,糯米香,瞬間秒殺了我們的胃。我和姐吃完糯米包肉——就飽了[捂臉]。這個十塊錢吃得真的很是壯觀。關鍵是,我們真的沒有想到會如此的便宜,卻好吃到讓人懷疑人生。果然,高手在民間。2綠頭巾阿姨對面的侗家小館。環境很好。隨機進入的。點了他家的招牌——野生菌土雞煲。一盤折耳根。一瓶他們自己釀的米酒。他家的雞,是這裏的侗民山上自己放養的土雞。食材是煙火的靈魂,如果做的東西能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不改變一道菜的主流方向,反而可以做到錦上添花,那才是真正的做飯高手。吃到土雞的那一瞬間,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眯了起來。真的是很nice。清湯燉出來的土雞,沒有多餘的味道,菌類混合在湯里,淡淡的雞湯就鮮的一塌糊塗。鍋里放的是他們自己種的小山姜,還有漂起來的小香蔥。沒有很油,卻味道剛剛好的香鮮。肉質嫩軟,不同於平時在城市裡吃到的雞肉。都是菜雞,山上養的,野性又健壯,平原養的,慵懶風。所以,肉質的區別也特別的大。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吃一方水土。不同的飲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味道,卻都會用它們自己獨特的方式存於世。並會愛上。折耳根,是苗侗的靈魂。喜歡的人賊喜歡。不喜歡的人就棄之如履。嗆不住那個味道。我是那種賊喜歡的一類。洗好切好的折耳根,放上小香蔥,姜蒜,糟辣子,鹽,醋,醬油,一點點的糖。混合涼拌,不要太好吃。一盤下去,意猶未盡。還是貴州的折耳根,就是那麼地道。和姐喝了一瓶米酒。慶祝我們的美好的周末。米酒甜甜的,像極了我們的此時此刻的無比開心。3農夫人家。是攝影師推薦的。老闆娘很活潑,情商很高,記憶力特別的好。她家的酸湯魚是靈魂。真正的酸湯魚不是醋的酸,酸菜的酸。她家的酸湯魚是淘米水發酵的酸,西紅柿醬的酸,糟辣椒的酸,混合在一起,燉的是稻田魚。當所有的食材都源自於純手工製作。菜是自己種的。魚是自己稻田養的。醬料是自己熬制的。就不會出現任何的踩雷。甚至會讓你的味覺處處是驚喜。一鍋酸湯魚。一盤炒菜苔。一桶白米飯。我和姐忍不住多吃了好幾碗米,真真的是太開胃了,也太下飯了。魚肉鮮嫩,酸湯恰到好處的酸,泡在米飯里,一碗又一碗。我們,吃撐了[捂臉]。4閑逛的時候。看到一家茶品店——為肇興而創的一杯茶——龍尋侗鄉,青沫浮山。衝著名字去的。想着,能起這樣子有內涵的名字的茶飲,不如嘗一嘗。等入口時,我們才知道,這又是一處驚喜的遇見。清淡,味道很扛把子,茶香恰好的帶着一點點的奶香,中和的味道反而有一種奇妙的融合感,讓你淡淡之餘又回味無窮。和徐州的雲龍讓茶有得一拼。坐在河邊的長廊里。聽着溪流的笑聲。望着人來人往的三三兩兩的人。一杯青沫浮山。有着一種說不出的舒適,舒適的像做了一場夢。5陳貝貝手工現釀酸奶。價格很良心。9.9一杯。我們要的是蜂蜜酸奶。酸奶很濃稠。不甜。不膩。蜂蜜中和了酸奶的微酸,很好吃。看着牆上貼了好多留言貼。一時興緻起,和姐姐一人寫了一張。丈量世界,來到肇興。我在。快樂。#我的人生FIRST #值得去的古鎮古村
在侗寨的最後一天晚上,看了很多介紹,打算試試這家的紅燒稻田魚。餐廳很好找,就在主街河道的義團鼓樓附近。餐廳是一對本地的夫婦開的,老闆負責炒菜,老闆娘負責招待。晚上6點多來到剛好老闆娘在準備餐食。由於今晚他們要招待朋友,所以就不能單獨炒菜點餐了。但老闆也很熱情,留我們和他們一起拼桌吃飯。一桌的菜色也很多,這樣我們也可以品嘗到更多的菜品。紅燒稻田魚是最受歡迎的,很快就估清,香香的確實不錯。酸湯魚,牛肉,脆皮香豬都不錯,爆炒山鼠就不太敢吃了。。。
肇興侗寨的美食。1綠頭巾阿姨烤肉。主街的一個小角落裡,包着綠頭巾的阿姨,黑黝黝的。說著不太流利的漢話,不擅長嘮嗑。但是笑容很治癒,帶着侗家人的質樸。那種質樸,會讓你莫名的有一種感動。10塊錢6串的侗家香豬烤肉,我們要了30元的。又要了一份10元錢的糯米飯包烤肉。豬肉是這裏的侗民自家養的黑豬肉。肉串烤得焦焦的帶着一點豬皮,灑的烤肉的醬料並不複雜,裝在紙袋子里看着很壯觀,吃到嘴裏的時候,被震驚了,好吃到想哭——灑上的辣椒不辣且香,入口沒有任何的佐料的搶味,僅僅就只有豬肉的香,微微的辣椒香,味覺的充斥只是源於食材本身的原始的純天然的味道,不華麗,卻至味。一串烤肉。一杯米酒。沐着月光。吹着晚風。頂着滿是星辰的天空。那麼好吃的肉呀。人生足矣。糯米飯包烤肉。我覺得綠頭巾阿姨太過於實在。蒸好的糯米帶着糯米香,熱乎乎的平攤在案板上,放上一些自己製作的青菜和肉混合的配料,然後將烤好的香豬肉切成一小塊一小塊,放在配料上,將糯米包裹掿成團——真的好大一團。讓阿姨切成兩半。入口,青菜香,肉香,糯米香,瞬間秒殺了我們的胃。我和姐吃完糯米包肉——就飽了[捂臉]。這個十塊錢吃得真的很是壯觀。關鍵是,我們真的沒有想到會如此的便宜,卻好吃到讓人懷疑人生。果然,高手在民間。2綠頭巾阿姨對面的侗家小館。環境很好。隨機進入的。點了他家的招牌——野生菌土雞煲。一盤折耳根。一瓶他們自己釀的米酒。他家的雞,是這裏的侗民山上自己放養的土雞。食材是煙火的靈魂,如果做的東西能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不改變一道菜的主流方向,反而可以做到錦上添花,那才是真正的做飯高手。吃到土雞的那一瞬間,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眯了起來。真的是很nice。清湯燉出來的土雞,沒有多餘的味道,菌類混合在湯里,淡淡的雞湯就鮮的一塌糊塗。鍋里放的是他們自己種的小山姜,還有漂起來的小香蔥。沒有很油,卻味道剛剛好的香鮮。肉質嫩軟,不同於平時在城市裡吃到的雞肉。都是菜雞,山上養的,野性又健壯,平原養的,慵懶風。所以,肉質的區別也特別的大。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吃一方水土。不同的飲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味道,卻都會用它們自己獨特的方式存於世。並會愛上。折耳根,是苗侗的靈魂。喜歡的人賊喜歡。不喜歡的人就棄之如履。嗆不住那個味道。我是那種賊喜歡的一類。洗好切好的折耳根,放上小香蔥,姜蒜,糟辣子,鹽,醋,醬油,一點點的糖。混合涼拌,不要太好吃。一盤下去,意猶未盡。還是貴州的折耳根,就是那麼地道。和姐喝了一瓶米酒。慶祝我們的美好的周末。米酒甜甜的,像極了我們的此時此刻的無比開心。3農夫人家。是攝影師推薦的。老闆娘很活潑,情商很高,記憶力特別的好。她家的酸湯魚是靈魂。真正的酸湯魚不是醋的酸,酸菜的酸。她家的酸湯魚是淘米水發酵的酸,西紅柿醬的酸,糟辣椒的酸,混合在一起,燉的是稻田魚。當所有的食材都源自於純手工製作。菜是自己種的。魚是自己稻田養的。醬料是自己熬制的。就不會出現任何的踩雷。甚至會讓你的味覺處處是驚喜。一鍋酸湯魚。一盤炒菜苔。一桶白米飯。我和姐忍不住多吃了好幾碗米,真真的是太開胃了,也太下飯了。魚肉鮮嫩,酸湯恰到好處的酸,泡在米飯里,一碗又一碗。我們,吃撐了[捂臉]。4閑逛的時候。看到一家茶品店——為肇興而創的一杯茶——龍尋侗鄉,青沫浮山。衝著名字去的。想着,能起這樣子有內涵的名字的茶飲,不如嘗一嘗。等入口時,我們才知道,這又是一處驚喜的遇見。清淡,味道很扛把子,茶香恰好的帶着一點點的奶香,中和的味道反而有一種奇妙的融合感,讓你淡淡之餘又回味無窮。和徐州的雲龍讓茶有得一拼。坐在河邊的長廊里。聽着溪流的笑聲。望着人來人往的三三兩兩的人。一杯青沫浮山。有着一種說不出的舒適,舒適的像做了一場夢。5陳貝貝手工現釀酸奶。價格很良心。9.9一杯。我們要的是蜂蜜酸奶。酸奶很濃稠。不甜。不膩。蜂蜜中和了酸奶的微酸,很好吃。看着牆上貼了好多留言貼。一時興緻起,和姐姐一人寫了一張。丈量世界,來到肇興。我在。快樂。#我的人生FIRST #值得去的古鎮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