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方很棒。我點了魚、豆腐和豬肉。 我想說豬肉是最令人驚嘆的,試試看吧!
【位置】湯口鎮上,一家裝修挺豪華的餐廳。 【服務】點菜都是在一進門,看著實物點。 二樓包廂,服務生 好像沒有倒過水,茶壺沒水了,讓我們自己暖壺倒,但暖壺裡熱水一股子塑料味,茶葉也蓋不掉。上菜挺快。 【口味】 -藥膳焗南瓜:第一次這麼吃南瓜,南瓜的清甜過上外皮焗進來的一點鹹味,太好吃了。 -地鍋雞:大部分人覺得貼餅子好吃。
來到黃山不知道哪家店,哪個菜好吃,團購套餐吃吃吧。“招牌跳水魚”,個頭不小的淡水魚,放置於不銹鋼盤中,加入幾塊嫩豆腐,湯鮮肉嫩,唯一缺點就是刺多,吃時一定小心。“明爐毛豆腐”,當地特色菜,第一次吃,口感糯糯的,味道清淡。“竹蓀菌王煲”,竹蓀、蘑菇、枸杞等好食材,湯的美味怎能不好喝。
到黃山的第一頓晚餐,翻看了好多評價訂的這家“老街坊”,離名宿也很近,步行5分鐘就到了。 餐廳在路口一整幢3層樓建築,徽派風格的裝修,進門右手邊就是點餐區,有砂鍋土灶、明檔、家常菜牌等“所見即所得”的菜品,因為我們是團購的套餐,所以這一環節沒有過多體驗。 左側是大廳區,座位很多,吊頂是藍天白雲的設計,餐具是藍色調的徽派建築景色,讓人很是心情愉悅和放鬆!服務生 給我們安排了一張大圓桌,下單後沒多久就陸續上菜了,效率是真的高!! 石耳炒蛋(48):黃山的“雙石”之一——石耳。原以為是“地衣”類的食品,正好被服務生 聽到了,然後立馬給我們“科普”兩者的區別:地衣生長於雨後的石板石縫中,石耳生長於懸崖峭壁的石縫中,營養價值和市場價值也不同。 石耳炒蛋是比較經典的做法,有養心安神,補血,滋陰潤燥的功效,適宜多種人群食用呢。加了大蔥葉和紅椒後,整盤菜色香味俱全! 新安小鮮蝦(78):概念中的“新安江”是淳安至建德段的水系,這次做了黃山的攻略以後才知道,黃山才是新安江的水源地!魚米之鄉的江南,也盛產江河魚鮮,用新安江的河蝦做的蔥油爆蝦,味道真的是絕絕子~~~~~~~~ 祕製臭鱖魚(118):來黃山必嘗的臭鱖魚,大小在一斤左右,魚肉鮮嫩,說是“臭”鱖魚,但其實只是古時候流傳下來的保存魚鮮的做法,加工後基本沒有異味,就想臭豆腐和榴蓮的性質,聞著臭吃著香! 筍乾燒肉(58):也是黃山的家常菜之一,五花肉切小塊,與臘筍在大鍋裡燉,筍的清香和肉香互相糅合,下酒下飯皆適宜。 明爐毛豆腐(38):毛豆腐是用食用菌絲培育出來的,實物有點辣眼睛,但徽州人用毛豆腐制菜後,保證讓吃貨們欲罷不能!炸著吃,蘸醬吃原味;燉著吃,加入各種佐味,吃鮮香。 竹蓀菌王煲(68):竹蓀與各種菌類燉湯,即便沒有放調料,依舊能鮮出天際!店家竟然還有免費續高湯的服務,太過驚喜! 時令蔬菜(18):清炒青菜,大魚大肉之後如同甘霖般爽口。烹飪的火候恰到好處,菜已斷生,色仍碧綠! 整個用餐過程都很愉悅,因為服務生 全程會把服務做在我們的需求之前——開水燙餐具、及時加茶水,甚至連我們喝酒後還主動遞給我們一份炒花生~~~~~~~~真的太愛這家店了,安利給小夥伴們!
菌菇湯很鮮!毛豆腐口味獨特!臭鱖魚聞着臭吃着香!!!!很地道的徽菜!!!服務員態度真的很好很推薦!有一道粉絲絕了絕美!!!可以嘗試!入股不虧!價格也很好不貴適合學生什麼的很多人來吃也很好!!推薦推薦!!!!
今天是第二次來吃飯了。昨天吃的非常開心,我們吃的是跳水魚,結果快吃結束的時候隔壁桌上了臭鱖魚,太香了,今天遊玩翡翠谷后直接開車回來吃了😂我老公說,為了吃多走一點路是可以的😊菜很足,絕對吃的飽,上菜前還會送水果吃,服務員也很熱情,魚吃的只剩骨頭了😂因為今天是我們遊玩的最後一天,所以吃完后我們還打包了一份帶會家給爸媽嘗一嘗。老闆娘也很認真的打包,袋子小了還給換了個大袋子。真的感謝善良美麗的老闆娘,為我們自駕的旅程畫上圓滿的句號。感謝遇見🍉
這個地方很棒。我點了魚、豆腐和豬肉。 我想說豬肉是最令人驚嘆的,試試看吧!
【位置】湯口鎮上,一家裝修挺豪華的餐廳。 【服務】點菜都是在一進門,看著實物點。 二樓包廂,服務生 好像沒有倒過水,茶壺沒水了,讓我們自己暖壺倒,但暖壺裡熱水一股子塑料味,茶葉也蓋不掉。上菜挺快。 【口味】 -藥膳焗南瓜:第一次這麼吃南瓜,南瓜的清甜過上外皮焗進來的一點鹹味,太好吃了。 -地鍋雞:大部分人覺得貼餅子好吃。
來到黃山不知道哪家店,哪個菜好吃,團購套餐吃吃吧。“招牌跳水魚”,個頭不小的淡水魚,放置於不銹鋼盤中,加入幾塊嫩豆腐,湯鮮肉嫩,唯一缺點就是刺多,吃時一定小心。“明爐毛豆腐”,當地特色菜,第一次吃,口感糯糯的,味道清淡。“竹蓀菌王煲”,竹蓀、蘑菇、枸杞等好食材,湯的美味怎能不好喝。
到黃山的第一頓晚餐,翻看了好多評價訂的這家“老街坊”,離名宿也很近,步行5分鐘就到了。 餐廳在路口一整幢3層樓建築,徽派風格的裝修,進門右手邊就是點餐區,有砂鍋土灶、明檔、家常菜牌等“所見即所得”的菜品,因為我們是團購的套餐,所以這一環節沒有過多體驗。 左側是大廳區,座位很多,吊頂是藍天白雲的設計,餐具是藍色調的徽派建築景色,讓人很是心情愉悅和放鬆!服務生 給我們安排了一張大圓桌,下單後沒多久就陸續上菜了,效率是真的高!! 石耳炒蛋(48):黃山的“雙石”之一——石耳。原以為是“地衣”類的食品,正好被服務生 聽到了,然後立馬給我們“科普”兩者的區別:地衣生長於雨後的石板石縫中,石耳生長於懸崖峭壁的石縫中,營養價值和市場價值也不同。 石耳炒蛋是比較經典的做法,有養心安神,補血,滋陰潤燥的功效,適宜多種人群食用呢。加了大蔥葉和紅椒後,整盤菜色香味俱全! 新安小鮮蝦(78):概念中的“新安江”是淳安至建德段的水系,這次做了黃山的攻略以後才知道,黃山才是新安江的水源地!魚米之鄉的江南,也盛產江河魚鮮,用新安江的河蝦做的蔥油爆蝦,味道真的是絕絕子~~~~~~~~ 祕製臭鱖魚(118):來黃山必嘗的臭鱖魚,大小在一斤左右,魚肉鮮嫩,說是“臭”鱖魚,但其實只是古時候流傳下來的保存魚鮮的做法,加工後基本沒有異味,就想臭豆腐和榴蓮的性質,聞著臭吃著香! 筍乾燒肉(58):也是黃山的家常菜之一,五花肉切小塊,與臘筍在大鍋裡燉,筍的清香和肉香互相糅合,下酒下飯皆適宜。 明爐毛豆腐(38):毛豆腐是用食用菌絲培育出來的,實物有點辣眼睛,但徽州人用毛豆腐制菜後,保證讓吃貨們欲罷不能!炸著吃,蘸醬吃原味;燉著吃,加入各種佐味,吃鮮香。 竹蓀菌王煲(68):竹蓀與各種菌類燉湯,即便沒有放調料,依舊能鮮出天際!店家竟然還有免費續高湯的服務,太過驚喜! 時令蔬菜(18):清炒青菜,大魚大肉之後如同甘霖般爽口。烹飪的火候恰到好處,菜已斷生,色仍碧綠! 整個用餐過程都很愉悅,因為服務生 全程會把服務做在我們的需求之前——開水燙餐具、及時加茶水,甚至連我們喝酒後還主動遞給我們一份炒花生~~~~~~~~真的太愛這家店了,安利給小夥伴們!
菌菇湯很鮮!毛豆腐口味獨特!臭鱖魚聞着臭吃着香!!!!很地道的徽菜!!!服務員態度真的很好很推薦!有一道粉絲絕了絕美!!!可以嘗試!入股不虧!價格也很好不貴適合學生什麼的很多人來吃也很好!!推薦推薦!!!!
今天是第二次來吃飯了。昨天吃的非常開心,我們吃的是跳水魚,結果快吃結束的時候隔壁桌上了臭鱖魚,太香了,今天遊玩翡翠谷后直接開車回來吃了😂我老公說,為了吃多走一點路是可以的😊菜很足,絕對吃的飽,上菜前還會送水果吃,服務員也很熱情,魚吃的只剩骨頭了😂因為今天是我們遊玩的最後一天,所以吃完后我們還打包了一份帶會家給爸媽嘗一嘗。老闆娘也很認真的打包,袋子小了還給換了個大袋子。真的感謝善良美麗的老闆娘,為我們自駕的旅程畫上圓滿的句號。感謝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