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ighborhood,這家餐廳入選了攜程美食林風味餐廳名錄,同時也是米其林一星級的餐廳,這家店主打法式料理,價錢確實是不便宜,但是一分價錢一分貨。
1)Wake Concept Store風格很全的黑膠唱片空間很適合聽歌閑逛.2)媽不在家在油麻地有個性的店門口外牆塗鴉搞怪可愛.3)Milligram Coffee豆腐芝士蛋糕好正.4)呼吸星球在土瓜灣的夢核昭和喫茶屋喜歡店裡復古裝飾.5)Neighborhood coffee在香港仔附近偶遇cafe木質調復古風格和綠植好chill.6)曲奇四重奏來給家人朋友買的手信蝴蝶酥輕盈蓬鬆細膩 空氣感很棒咬開后奶香和黃油香在舌尖擴散 很是幸福店裡還可以試吃各種口味 有喜歡的再入手.7)EN Coffee在中環的坡上的一家喝到了很驚喜的豆子整體喝起來乾淨明亮 風味明顯.4)select18在上環 Vintage愛好者的天堂.9)Toptown在中環的高空bar視野很好拍照好出片.我的港式記憶
本年度的榜單上有來自19個亞洲城市的餐廳,其中8家是首次入圍。名單由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 Academy“亞洲50最佳餐廳”評審委員會票選產生,該委員會由318位具影響力的專家組成,包括美食作家、食評家、主廚、餐飲企業家和亞洲餐飲界領袖,男女比例各佔一半。香港共有6間餐廳躋身名單,香港的The Chairman(大班樓)(No.4)依然是城中排名最高的餐廳,其主廚兼店主Danny Yip(恭弘=叶 恭弘一南)憑藉在國際舞台上宣揚粵菜文化的出色貢獻而榮獲Icon Award“標誌人物獎”。緊隨其後的是由Vicky Cheng(鄭永麒)掌勺的中餐館Wing(永)(No.5),較上年度大幅飆升32位,因而獲得由Korean Air (大韓航空)贊助的2024年度Highest Climber Award “最佳進步獎”。 其他香港入圍餐廳的排名亦有顯著提升:Neighborhood(No.16)較上年度上升13位,Mono(No.27)上升了14位,Caprice(No.32)則攀升17位。新上榜的Ando位列No.37,其阿根廷籍主廚Agustin Balbi呈獻一系列融合日本和西班牙風味的美饌。 #月度專項計劃 #亞洲50最佳餐廳 #香港美食 #香港
香港🇭🇰現代小酒館鼻祖 真的值亞洲50佳嗎Modern bistro開山鼻祖之一,近幾年排名躥升勢頭很猛,很難不被注意。Mark了很久,由於一直沒約到合適的飯搭子,乾脆就一個人來了。好吃是好吃,但沒到非去不可的程度,前提是得能接受又咸又膩的調味和彷彿沒培訓過的服務。·法餐和亞洲菜fusion,整體感受跟不少評價一致,菜品太重口味,如果是為了賣酒duck不必。作為Asia’s Best 50,口味沒能達到預期,不過如果要評選亞洲最難找餐廳,它大概率能進Top 50。·聽說比較難book,不過我訂起來還算容易(畢竟是被不少預約困難戶教育過了)。空間有點洞穴的幽深感,座位比想象中多,但桌子間距很窄,聊天毫無隱私。人氣確實高,正如其名,輕鬆熱鬧的氛圍很neighborhood。·地處中環,價格自然不平,定位也是向modern bistro看齊。不過菜品份量挺足,適合sharing的硬菜也不少。酒單還挺豐富,但杯賣種類不多,對我也沒有很有吸引力。·菜品中不乏本地和日本食材的運用,臘肉和花椒等四川食材也讓本人眼前一亮(但花椒完全不麻)。值得一提的是,這裏菜單換得超級勤,簡直想用變幻莫測來形容,不過幾個招牌菜品和元素一直都在。·【餐前麵包】,Sourdough配黃油,酸度深厚綿長的麥香很到位,口感雖柔韌,但濕度似乎過高,嚼起來沒有期待中那麼有力的回彈。·【French Aquitaine Beef Tartare/Abalone/Sansho Pepper】除了感覺Chef倒橄欖油、放鹽和胡椒的時候手抖,這算得上一份不錯的牛肉塔塔。·生牛肉在綿滑細膩中透着韌性,對腥味的擔心完全多餘,只需要擔心它會不會鹹得吃不下去。頂部的鮑魚片如同花瓣一樣蓋滿,挺意外的,它是種像在嚼脆骨一樣的脆爽,精彩的口感反差。·【Puy Lentil/Poached Egg/“N25” Ossetia Caviar】最喜歡的是這一道,雖然造型有點密恐,魚子醬搭配普伊扁豆也有些顛覆對以往魚子醬菜式的認知,但就是吃一口啊啊啊“黑暗料理”真香!·440HKD,貴得有底氣,不常見到餐廳把“N25”打在前面,象徵著拔尖的產地和極高的標準。我並未達到能判斷魚子醬的水平,但這一款確實跟我之前吃過的魚子醬有些不一樣,鹹味和鮮味是那麼精緻的平衡,讓一股濃醇的海洋氣息湧向味蕾深處。·嚼感紮實的扁豆被濃稠綿密的醬汁和過量橄欖油黏合在一起,中間還埋進了一顆完美的溫泉蛋,輕輕撩撥開,金黃的蛋液與魚子醬融為一體,鮮味得到極大的升華。·【Morisseau Mussels/Escargot Butter】點了青口貝便註定無法解放雙手,一晚上都在狠命跟這一鍋戰鬥,這以後感覺自己會是吃青口大師了。如果這頓飯需要顧及吃相,這道菜並不推薦,但它應該是份量最一兩人友好的主菜了。·醬汁是比較濃稠的那一掛,羅勒、大蒜、歐芹馥郁迷人的香在鼻息中噴發,蝸牛黃油竟然還有一抹奇妙的微酸。吃完青口還忍不住往醬汁中扔了片麵包,可見是很喜歡了。·青口不是特別大的那種,但品質能打,新鮮入味、滑軟嫩彈。哧溜一口嗦進口中,海洋的鮮味、田園的幽香、稀奶油一般的質感在唇齒間一網打盡。·被很多人吐槽的服務,快給我雷出心理陰影了。點菜的waitress陰陽怪氣,可惜燈光過暗,她沒能看見我的白眼。然後waiter全程就站在桌邊,收盤子比介紹菜品主動得多,被人盯着吃飯的感覺極不自然。·最後不知道是不是區別對待,回來看點評才發現餐后都會送可露麗,但我沒有,真是謝謝讓我沒有從頭膩到尾。·📍Neighborhood中環蘇豪荷李活道61-63號地舖#西餐 #香港美食 #魚子醬 #拔草大牌餐廳 #星旅人探店
Neighborhood,這家餐廳入選了攜程美食林風味餐廳名錄,同時也是米其林一星級的餐廳,這家店主打法式料理,價錢確實是不便宜,但是一分價錢一分貨。
1)Wake Concept Store風格很全的黑膠唱片空間很適合聽歌閑逛.2)媽不在家在油麻地有個性的店門口外牆塗鴉搞怪可愛.3)Milligram Coffee豆腐芝士蛋糕好正.4)呼吸星球在土瓜灣的夢核昭和喫茶屋喜歡店裡復古裝飾.5)Neighborhood coffee在香港仔附近偶遇cafe木質調復古風格和綠植好chill.6)曲奇四重奏來給家人朋友買的手信蝴蝶酥輕盈蓬鬆細膩 空氣感很棒咬開后奶香和黃油香在舌尖擴散 很是幸福店裡還可以試吃各種口味 有喜歡的再入手.7)EN Coffee在中環的坡上的一家喝到了很驚喜的豆子整體喝起來乾淨明亮 風味明顯.4)select18在上環 Vintage愛好者的天堂.9)Toptown在中環的高空bar視野很好拍照好出片.我的港式記憶
本年度的榜單上有來自19個亞洲城市的餐廳,其中8家是首次入圍。名單由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 Academy“亞洲50最佳餐廳”評審委員會票選產生,該委員會由318位具影響力的專家組成,包括美食作家、食評家、主廚、餐飲企業家和亞洲餐飲界領袖,男女比例各佔一半。香港共有6間餐廳躋身名單,香港的The Chairman(大班樓)(No.4)依然是城中排名最高的餐廳,其主廚兼店主Danny Yip(恭弘=叶 恭弘一南)憑藉在國際舞台上宣揚粵菜文化的出色貢獻而榮獲Icon Award“標誌人物獎”。緊隨其後的是由Vicky Cheng(鄭永麒)掌勺的中餐館Wing(永)(No.5),較上年度大幅飆升32位,因而獲得由Korean Air (大韓航空)贊助的2024年度Highest Climber Award “最佳進步獎”。 其他香港入圍餐廳的排名亦有顯著提升:Neighborhood(No.16)較上年度上升13位,Mono(No.27)上升了14位,Caprice(No.32)則攀升17位。新上榜的Ando位列No.37,其阿根廷籍主廚Agustin Balbi呈獻一系列融合日本和西班牙風味的美饌。 #月度專項計劃 #亞洲50最佳餐廳 #香港美食 #香港
香港🇭🇰現代小酒館鼻祖 真的值亞洲50佳嗎Modern bistro開山鼻祖之一,近幾年排名躥升勢頭很猛,很難不被注意。Mark了很久,由於一直沒約到合適的飯搭子,乾脆就一個人來了。好吃是好吃,但沒到非去不可的程度,前提是得能接受又咸又膩的調味和彷彿沒培訓過的服務。·法餐和亞洲菜fusion,整體感受跟不少評價一致,菜品太重口味,如果是為了賣酒duck不必。作為Asia’s Best 50,口味沒能達到預期,不過如果要評選亞洲最難找餐廳,它大概率能進Top 50。·聽說比較難book,不過我訂起來還算容易(畢竟是被不少預約困難戶教育過了)。空間有點洞穴的幽深感,座位比想象中多,但桌子間距很窄,聊天毫無隱私。人氣確實高,正如其名,輕鬆熱鬧的氛圍很neighborhood。·地處中環,價格自然不平,定位也是向modern bistro看齊。不過菜品份量挺足,適合sharing的硬菜也不少。酒單還挺豐富,但杯賣種類不多,對我也沒有很有吸引力。·菜品中不乏本地和日本食材的運用,臘肉和花椒等四川食材也讓本人眼前一亮(但花椒完全不麻)。值得一提的是,這裏菜單換得超級勤,簡直想用變幻莫測來形容,不過幾個招牌菜品和元素一直都在。·【餐前麵包】,Sourdough配黃油,酸度深厚綿長的麥香很到位,口感雖柔韌,但濕度似乎過高,嚼起來沒有期待中那麼有力的回彈。·【French Aquitaine Beef Tartare/Abalone/Sansho Pepper】除了感覺Chef倒橄欖油、放鹽和胡椒的時候手抖,這算得上一份不錯的牛肉塔塔。·生牛肉在綿滑細膩中透着韌性,對腥味的擔心完全多餘,只需要擔心它會不會鹹得吃不下去。頂部的鮑魚片如同花瓣一樣蓋滿,挺意外的,它是種像在嚼脆骨一樣的脆爽,精彩的口感反差。·【Puy Lentil/Poached Egg/“N25” Ossetia Caviar】最喜歡的是這一道,雖然造型有點密恐,魚子醬搭配普伊扁豆也有些顛覆對以往魚子醬菜式的認知,但就是吃一口啊啊啊“黑暗料理”真香!·440HKD,貴得有底氣,不常見到餐廳把“N25”打在前面,象徵著拔尖的產地和極高的標準。我並未達到能判斷魚子醬的水平,但這一款確實跟我之前吃過的魚子醬有些不一樣,鹹味和鮮味是那麼精緻的平衡,讓一股濃醇的海洋氣息湧向味蕾深處。·嚼感紮實的扁豆被濃稠綿密的醬汁和過量橄欖油黏合在一起,中間還埋進了一顆完美的溫泉蛋,輕輕撩撥開,金黃的蛋液與魚子醬融為一體,鮮味得到極大的升華。·【Morisseau Mussels/Escargot Butter】點了青口貝便註定無法解放雙手,一晚上都在狠命跟這一鍋戰鬥,這以後感覺自己會是吃青口大師了。如果這頓飯需要顧及吃相,這道菜並不推薦,但它應該是份量最一兩人友好的主菜了。·醬汁是比較濃稠的那一掛,羅勒、大蒜、歐芹馥郁迷人的香在鼻息中噴發,蝸牛黃油竟然還有一抹奇妙的微酸。吃完青口還忍不住往醬汁中扔了片麵包,可見是很喜歡了。·青口不是特別大的那種,但品質能打,新鮮入味、滑軟嫩彈。哧溜一口嗦進口中,海洋的鮮味、田園的幽香、稀奶油一般的質感在唇齒間一網打盡。·被很多人吐槽的服務,快給我雷出心理陰影了。點菜的waitress陰陽怪氣,可惜燈光過暗,她沒能看見我的白眼。然後waiter全程就站在桌邊,收盤子比介紹菜品主動得多,被人盯着吃飯的感覺極不自然。·最後不知道是不是區別對待,回來看點評才發現餐后都會送可露麗,但我沒有,真是謝謝讓我沒有從頭膩到尾。·📍Neighborhood中環蘇豪荷李活道61-63號地舖#西餐 #香港美食 #魚子醬 #拔草大牌餐廳 #星旅人探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