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糯米飯是一款家常飯,原料是糯米、脆哨、土豆、酸蘿蔔、折耳根 (見小貼士)、海帶絲、油炸花生米。主料糯米、脆哨、土豆、酸蘿蔔、折耳根 (見小貼士)、海帶絲、油炸花生米輔料蔥花、白砂糖、食用油、醬油、鹽、油辣椒 (做法在小貼士)、糊辣椒 (做法在小貼士)、醋、香油 (可省略)、小方毛巾 一張、保鮮膜
五塊一份 價廉物美 有機會可以嘗嘗。
別再說來貴陽不知道吃什麼了,本地人都給你整理好了,這份貴陽土著熬夜整理的逛吃指南請查收!-📍大胖劉烙鍋來貴陽一定要吃的寶藏美食之一!真的太香了!開了十多年的老牌地道烙鍋,味道真心不錯,菜是當天現炒的很新鮮,活油蘸水真的太香了!📍黔品紀可以一站式帶走貴州地道小零食,維C含量豐富的刺梨糕,適合追劇“咔嚓”的麻辣土豆片,還有抹茶、藍莓等口味,包裝精美,裏面都是小袋,乾淨又方便📍絲戀絲娃娃名字很可愛,自己動手diy,用一層薄薄的餅皮裹上十幾種小菜,酸辣開胃,清爽解膩📍醉苗侗凱里酸湯魚非常正宗的貴州酸湯魚,新鮮嫩滑,湯底酸酸辣辣很開胃,特別下飯,配菜吸飽湯汁,口感豐富📍牛茶馬喝咱貴陽人自己的“牛馬茶水間”各種玩梗茶飲名兒——摸魚桂氣茶、早八清醒茶,好喝不貴!店內全是打工人才懂的梗,拍照發圈秒變社畜顯眼包📍周記留一手烤魚烤魚味道恰到好處,上鍋后先別急着吃,在鍋里咕咚一會,魚肉嫩嫩的很麻很入味,炒飯也好好吃📍玉珍酸筍酸湯火鍋湯底非常濃郁,酸辣開胃,不管是涮蔬菜還是牛肉都非常入味,蝦滑可以吃到顆顆分明的蝦肉,口感Q彈,蘸着酸酸的底料,一口一口停不下來📍六廣門毛阿姨糯米飯糯米飯粒粒分明,像炒飯的質地,整體比較鬆散,一定要吃辣椒+白糖,裹上配菜,真的太香了-#貴陽吃喝玩樂 #貴陽美食 #貴陽伴手禮 #跟着吃貨不踩雷系列 #本地人愛吃的店
貴州旅遊攻略|4天3晚吃貨攻略貴陽4天3夜終極吃貨攻略|本地人私藏的酸辣天堂誰懂啊!來貴陽才知道,這裏的美食不是“能吃”,是“吃到停不下來”!4天狂炫幾十種小吃,酸到上頭、辣得過癮,現在回家還在想念那口折耳根蘸水…🍜 美食全攻略「早餐局」碳水狂歡- 金牌羅記腸旺面:老貴陽人的心頭好!紅油湯底裹着勁道麵條,脆臊、血旺、肥腸一口入魂,加份脆哨直接香到跺腳~- 六廣門毛阿姨糯米飯:糯米飯界的“愛馬仕”!油條脆哨+酸蘿蔔+海帶絲,裹成飯糰一口咬下,碳水的快樂直接拉滿(旺季要早去,不然排隊到哭)「正餐局」酸辣暴擊- 老凱俚酸湯魚(省府路店):紅酸湯煮江團魚,酸辣開胃到能連炫三碗飯!木姜子的香氣絕了,本地人認證的正宗吃法是蘸糊辣椒水~- 豆米火鍋:芸豆熬到軟爛的湯底,涮酥肉、蘸水豆腐,最後來碗豆米湯泡飯,碳水+酸辣的雙重滿足誰懂!- 青岩狀元蹄:鹵到脫骨的豬腳,皮糯肉香,蘸秘制辣椒面,啃完手指都要嗦乾淨(青岩古鎮必吃!)「小吃局」靈魂暴擊- 楊姨媽絲娃娃:薄餅裹滿十幾種素菜,澆上酸湯蘸水,一口下去酸辣脆爽,貴陽人的童年回憶殺~- 二七路豆腐圓子:外脆里嫩的圓子,蘸折耳根蘸水,那股衝勁兒,愛吃折耳根的人直接封神!- 但家香酥鴨:炸到金黃的鴨子,撒上辣椒面,又脆又辣,追劇下酒絕絕子(記得買現炸的!)📸 網紅打卡地- 甲秀樓夜景:傍晚去河邊吹吹風,看燈光映照古樓,拍完照順路去吃碗腸旺面,完美~- 黔靈山公園:5塊錢門票看猴子、逛古寺,爬完山來碗冰粉,解鎖貴陽人的周末日常~- 青岩古鎮:走青石板路,逛明清古建築,順便把鹵豬腳、玫瑰糖一網打盡~🏨 住宿建議- 噴水池/大十字周邊:交通便利,下樓就是小吃街,晚上還能逛夜市~- 甲秀樓附近:推薦亨特索菲特,高層能俯瞰城市夜景,步行到小吃街只要10分鐘~🚗 交通貼士- 地鐵覆蓋主要區域,下載“貴陽地鐵”APP掃碼坐- 去黃果樹/西江苗寨建議報正規一日游,省心又安全~💡 實用Tips- 貴陽天氣多變,帶把傘准沒錯!- 吃不了辣的寶子,記得跟老闆說“微辣微辣!”- 酸湯魚、絲娃娃的蘸水可以自己調,加折耳根、木姜子才是靈魂~貴陽的美食是刻在DNA里的酸辣,4天根本吃不夠!建議來之前清空胃,準備好被酸到上頭、辣到過癮的快樂暴擊吧~#貴州旅遊攻略 #朋友圈被問爆的地方 #和朋友出去撒歡兒 # 周末微旅行
剛從貴陽周邊晃蕩回來,總算摸清了!誰說貴州的秋只有喀斯特?10-11月的山野里藏着梯田金浪、銀杏童話和秘境峽谷,人少景美還便宜,勸你們慎來,怕你們來了就不想走!🍂為什麼秋冬的貴陽周邊才是YYDS?• 人少到獨享風景:不用擠黃果樹的人流,梯田裡拍照只剩你和稻浪,古鎮後山連腳步聲都聽得清• 秋色美成調色盤:10月梯田鋪金,11月銀杏染黃,峽谷里紅楓配碧水,隨手拍都是壁紙級畫面• 天氣舒服到犯規:氣溫穩定在15-23℃,穿件薄外套剛好,沒有夏日暴雨,爬山逛寨都乾爽• 性價比拉滿:民宿價格直降一半,景區不用搶票,連農家樂的酸湯魚都沒漲價📸 10-11月必打卡的寶藏點位1. 高坡雲頂村:從貴陽驅車1小時直達宮崎駿同款秘境。10月梯田裹着淺金絨邊,11月稻穗彎成沉甸甸的弧度,風一吹整座山谷都在晃蕩暖光。雲頂草原上牛羊散如珍珠,霧天清晨踩過帶香的草地,傍晚去紅岩峽谷看玫瑰色晚霞,村口老茶館的罐罐茶配烤洋芋暖到心底。2. 妥樂村:11月的"世界古銀杏之鄉"美到窒息!1500餘株古銀杏鋪就金黃地毯,樹齡最長的達1500年,石橋、溪流藏在其中,走兩步就會被落恭弘=叶 恭弘埋住腳。住銀杏農家樂,吃白果燉土雞,晨起看陽光穿透枝恭弘=叶 恭弘灑金,隨手拍都是童話大片。3. 青岩古鎮後山:別再擠主街的人潮了!從西門出順着背街往上走,青石板路藏在樹蔭里,11月陽光斜照時影子拉得老長。半山腰廢棄宅院的桂樹落滿碎金,爬上山頂能看見黛色屋頂連成海,炊煙裹着鹵香飄過來。下山拐去歪腳村吃荷恭弘=叶 恭弘糯米雞,香得舔手指。4. 開陽南江大峽谷:10月的峽谷像打翻的翡翠盤,碧水繞着群山流成緞帶。沿棧道走,楓恭弘=叶 恭弘紅了尖、銀杏黃了邊,落恭弘=叶 恭弘在"一線天"的碎光里打轉。峽谷盡頭的農家能吃現烤苞谷粑,裹着黃豆面甜到暖胸腔,坐纜車登頂看綠綢子般的峽谷卧在山底。5. 黔靈山公園:市區里的賞秋寶地!10月下旬弘福寺前的銀杏全黃了,獼猴踩着落恭弘=叶 恭弘躍過松枝,禪意混着生機超治癒。登瞰築亭能俯瞰整座城市的秋景,下山去吃金牌羅記腸旺面,血旺嫩滑、麵條勁道,配碗冰粉剛好解膩。🍜 本地人私藏的秋日滋味• 青岩古鎮:必吃鹵豬腳,燉得軟糯脫骨,配玫瑰冰粉解膩,歪腳村的糯米雞藏着荷恭弘=叶 恭弘清香• 妥樂村:白果燉土雞是招牌,銀杏果的清甜混着雞肉香,再配份酸菜炒臘肉超下飯• 貴陽市區:六廣門毛阿姨糯米飯料超足,貴廚酸湯牛肉的酸湯開胃,涮鮮切牛肉絕了• 高坡雲頂村:罐罐茶要配烤洋芋,咸香軟糯,下山順路吃碗辣雞粉,鮮得直跺腳✨ 避坑&小貼士1. 高坡雲頂村不用門票,自駕導航直接到,霧天記得開慢車,穿防滑鞋2. 妥樂村最佳觀賞期是10月底-11月中旬,提前訂銀杏樹下的民宿,清晨拍照人最少3. 青岩古鎮後山不用門票,跟着炊煙方向走不會迷路,主街的玫瑰糖選現做的更香甜4. 南江大峽谷建議早上去,陽光剛好照進峽谷,體力一般的別省纜車錢,山頂風景更震撼5. 貴州景點分散,市區到周邊建議自駕或選旅遊直通車,比打車划算還方便真的,10-11月的貴陽周邊沒有旺季的喧囂,卻有最濃的秋意。坐在銀杏樹下吃土雞,站在梯田上看雲飄,風裡都是稻香和桂甜,這才是秋天該有的樣子啊!#貴陽周邊游 #貴州秋景 #小眾旅行地 #10月旅遊推薦 #銀杏打卡地
貴陽糯米飯是一款家常飯,原料是糯米、脆哨、土豆、酸蘿蔔、折耳根 (見小貼士)、海帶絲、油炸花生米。主料糯米、脆哨、土豆、酸蘿蔔、折耳根 (見小貼士)、海帶絲、油炸花生米輔料蔥花、白砂糖、食用油、醬油、鹽、油辣椒 (做法在小貼士)、糊辣椒 (做法在小貼士)、醋、香油 (可省略)、小方毛巾 一張、保鮮膜
五塊一份 價廉物美 有機會可以嘗嘗。
別再說來貴陽不知道吃什麼了,本地人都給你整理好了,這份貴陽土著熬夜整理的逛吃指南請查收!-📍大胖劉烙鍋來貴陽一定要吃的寶藏美食之一!真的太香了!開了十多年的老牌地道烙鍋,味道真心不錯,菜是當天現炒的很新鮮,活油蘸水真的太香了!📍黔品紀可以一站式帶走貴州地道小零食,維C含量豐富的刺梨糕,適合追劇“咔嚓”的麻辣土豆片,還有抹茶、藍莓等口味,包裝精美,裏面都是小袋,乾淨又方便📍絲戀絲娃娃名字很可愛,自己動手diy,用一層薄薄的餅皮裹上十幾種小菜,酸辣開胃,清爽解膩📍醉苗侗凱里酸湯魚非常正宗的貴州酸湯魚,新鮮嫩滑,湯底酸酸辣辣很開胃,特別下飯,配菜吸飽湯汁,口感豐富📍牛茶馬喝咱貴陽人自己的“牛馬茶水間”各種玩梗茶飲名兒——摸魚桂氣茶、早八清醒茶,好喝不貴!店內全是打工人才懂的梗,拍照發圈秒變社畜顯眼包📍周記留一手烤魚烤魚味道恰到好處,上鍋后先別急着吃,在鍋里咕咚一會,魚肉嫩嫩的很麻很入味,炒飯也好好吃📍玉珍酸筍酸湯火鍋湯底非常濃郁,酸辣開胃,不管是涮蔬菜還是牛肉都非常入味,蝦滑可以吃到顆顆分明的蝦肉,口感Q彈,蘸着酸酸的底料,一口一口停不下來📍六廣門毛阿姨糯米飯糯米飯粒粒分明,像炒飯的質地,整體比較鬆散,一定要吃辣椒+白糖,裹上配菜,真的太香了-#貴陽吃喝玩樂 #貴陽美食 #貴陽伴手禮 #跟着吃貨不踩雷系列 #本地人愛吃的店
貴州旅遊攻略|4天3晚吃貨攻略貴陽4天3夜終極吃貨攻略|本地人私藏的酸辣天堂誰懂啊!來貴陽才知道,這裏的美食不是“能吃”,是“吃到停不下來”!4天狂炫幾十種小吃,酸到上頭、辣得過癮,現在回家還在想念那口折耳根蘸水…🍜 美食全攻略「早餐局」碳水狂歡- 金牌羅記腸旺面:老貴陽人的心頭好!紅油湯底裹着勁道麵條,脆臊、血旺、肥腸一口入魂,加份脆哨直接香到跺腳~- 六廣門毛阿姨糯米飯:糯米飯界的“愛馬仕”!油條脆哨+酸蘿蔔+海帶絲,裹成飯糰一口咬下,碳水的快樂直接拉滿(旺季要早去,不然排隊到哭)「正餐局」酸辣暴擊- 老凱俚酸湯魚(省府路店):紅酸湯煮江團魚,酸辣開胃到能連炫三碗飯!木姜子的香氣絕了,本地人認證的正宗吃法是蘸糊辣椒水~- 豆米火鍋:芸豆熬到軟爛的湯底,涮酥肉、蘸水豆腐,最後來碗豆米湯泡飯,碳水+酸辣的雙重滿足誰懂!- 青岩狀元蹄:鹵到脫骨的豬腳,皮糯肉香,蘸秘制辣椒面,啃完手指都要嗦乾淨(青岩古鎮必吃!)「小吃局」靈魂暴擊- 楊姨媽絲娃娃:薄餅裹滿十幾種素菜,澆上酸湯蘸水,一口下去酸辣脆爽,貴陽人的童年回憶殺~- 二七路豆腐圓子:外脆里嫩的圓子,蘸折耳根蘸水,那股衝勁兒,愛吃折耳根的人直接封神!- 但家香酥鴨:炸到金黃的鴨子,撒上辣椒面,又脆又辣,追劇下酒絕絕子(記得買現炸的!)📸 網紅打卡地- 甲秀樓夜景:傍晚去河邊吹吹風,看燈光映照古樓,拍完照順路去吃碗腸旺面,完美~- 黔靈山公園:5塊錢門票看猴子、逛古寺,爬完山來碗冰粉,解鎖貴陽人的周末日常~- 青岩古鎮:走青石板路,逛明清古建築,順便把鹵豬腳、玫瑰糖一網打盡~🏨 住宿建議- 噴水池/大十字周邊:交通便利,下樓就是小吃街,晚上還能逛夜市~- 甲秀樓附近:推薦亨特索菲特,高層能俯瞰城市夜景,步行到小吃街只要10分鐘~🚗 交通貼士- 地鐵覆蓋主要區域,下載“貴陽地鐵”APP掃碼坐- 去黃果樹/西江苗寨建議報正規一日游,省心又安全~💡 實用Tips- 貴陽天氣多變,帶把傘准沒錯!- 吃不了辣的寶子,記得跟老闆說“微辣微辣!”- 酸湯魚、絲娃娃的蘸水可以自己調,加折耳根、木姜子才是靈魂~貴陽的美食是刻在DNA里的酸辣,4天根本吃不夠!建議來之前清空胃,準備好被酸到上頭、辣到過癮的快樂暴擊吧~#貴州旅遊攻略 #朋友圈被問爆的地方 #和朋友出去撒歡兒 # 周末微旅行
剛從貴陽周邊晃蕩回來,總算摸清了!誰說貴州的秋只有喀斯特?10-11月的山野里藏着梯田金浪、銀杏童話和秘境峽谷,人少景美還便宜,勸你們慎來,怕你們來了就不想走!🍂為什麼秋冬的貴陽周邊才是YYDS?• 人少到獨享風景:不用擠黃果樹的人流,梯田裡拍照只剩你和稻浪,古鎮後山連腳步聲都聽得清• 秋色美成調色盤:10月梯田鋪金,11月銀杏染黃,峽谷里紅楓配碧水,隨手拍都是壁紙級畫面• 天氣舒服到犯規:氣溫穩定在15-23℃,穿件薄外套剛好,沒有夏日暴雨,爬山逛寨都乾爽• 性價比拉滿:民宿價格直降一半,景區不用搶票,連農家樂的酸湯魚都沒漲價📸 10-11月必打卡的寶藏點位1. 高坡雲頂村:從貴陽驅車1小時直達宮崎駿同款秘境。10月梯田裹着淺金絨邊,11月稻穗彎成沉甸甸的弧度,風一吹整座山谷都在晃蕩暖光。雲頂草原上牛羊散如珍珠,霧天清晨踩過帶香的草地,傍晚去紅岩峽谷看玫瑰色晚霞,村口老茶館的罐罐茶配烤洋芋暖到心底。2. 妥樂村:11月的"世界古銀杏之鄉"美到窒息!1500餘株古銀杏鋪就金黃地毯,樹齡最長的達1500年,石橋、溪流藏在其中,走兩步就會被落恭弘=叶 恭弘埋住腳。住銀杏農家樂,吃白果燉土雞,晨起看陽光穿透枝恭弘=叶 恭弘灑金,隨手拍都是童話大片。3. 青岩古鎮後山:別再擠主街的人潮了!從西門出順着背街往上走,青石板路藏在樹蔭里,11月陽光斜照時影子拉得老長。半山腰廢棄宅院的桂樹落滿碎金,爬上山頂能看見黛色屋頂連成海,炊煙裹着鹵香飄過來。下山拐去歪腳村吃荷恭弘=叶 恭弘糯米雞,香得舔手指。4. 開陽南江大峽谷:10月的峽谷像打翻的翡翠盤,碧水繞着群山流成緞帶。沿棧道走,楓恭弘=叶 恭弘紅了尖、銀杏黃了邊,落恭弘=叶 恭弘在"一線天"的碎光里打轉。峽谷盡頭的農家能吃現烤苞谷粑,裹着黃豆面甜到暖胸腔,坐纜車登頂看綠綢子般的峽谷卧在山底。5. 黔靈山公園:市區里的賞秋寶地!10月下旬弘福寺前的銀杏全黃了,獼猴踩着落恭弘=叶 恭弘躍過松枝,禪意混着生機超治癒。登瞰築亭能俯瞰整座城市的秋景,下山去吃金牌羅記腸旺面,血旺嫩滑、麵條勁道,配碗冰粉剛好解膩。🍜 本地人私藏的秋日滋味• 青岩古鎮:必吃鹵豬腳,燉得軟糯脫骨,配玫瑰冰粉解膩,歪腳村的糯米雞藏着荷恭弘=叶 恭弘清香• 妥樂村:白果燉土雞是招牌,銀杏果的清甜混着雞肉香,再配份酸菜炒臘肉超下飯• 貴陽市區:六廣門毛阿姨糯米飯料超足,貴廚酸湯牛肉的酸湯開胃,涮鮮切牛肉絕了• 高坡雲頂村:罐罐茶要配烤洋芋,咸香軟糯,下山順路吃碗辣雞粉,鮮得直跺腳✨ 避坑&小貼士1. 高坡雲頂村不用門票,自駕導航直接到,霧天記得開慢車,穿防滑鞋2. 妥樂村最佳觀賞期是10月底-11月中旬,提前訂銀杏樹下的民宿,清晨拍照人最少3. 青岩古鎮後山不用門票,跟着炊煙方向走不會迷路,主街的玫瑰糖選現做的更香甜4. 南江大峽谷建議早上去,陽光剛好照進峽谷,體力一般的別省纜車錢,山頂風景更震撼5. 貴州景點分散,市區到周邊建議自駕或選旅遊直通車,比打車划算還方便真的,10-11月的貴陽周邊沒有旺季的喧囂,卻有最濃的秋意。坐在銀杏樹下吃土雞,站在梯田上看雲飄,風裡都是稻香和桂甜,這才是秋天該有的樣子啊!#貴陽周邊游 #貴州秋景 #小眾旅行地 #10月旅遊推薦 #銀杏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