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正從高風投變成高風險,廚師也由高薪轉成高壓,都希望明天會更好,但在更好的明天到來之前,總得給自己走出一條路來。經營壓力一大就容易亂陣腳,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根基不穩和思路不輕的“創意菜”滿天飛,最後搞出個“大頭佛”來。“不創新就不能活”,換個角度想就是沒有能力創造經典,而人生的價值既有開拓也有守望。下半年首次來吃獎哥的菜,獎哥坐鎮廣州柏悅酒店悅景軒已經多年,這家餐廳的黑珍珠米其林榮譽已經掛了一面牆,但我對獎哥的讚譽是——馬步紮實下盤穩,不搞“冇實際”的套路。秉承他師傅粵菜泰斗歐錦和大師的廚房火候功夫,迎來了自己“風雨中抱緊豉油”的《光輝歲月》。其實正常正經正路的廣州人吃飯很簡單,白切雞,蒸條魚,炒條菜,有碗湯,有點主食,也就差不多了。但把這些基本面料理好卻是非常考驗人的功夫,如果是全新噱頭概念花哨科技,可以糊弄不明真相群眾,大家不明就裡也不敢品頭論足,但是司空見慣伴隨着老廣們三餐四季的這些日常味道,那可是人人都有發言權,這個時候人民群眾的眼睛又是雪亮的了。獎哥招牌菜,一一道來。作為湛江子弟,白切湛江雞當然要出色。儘管根據時令獎哥也與時俱進搞了個松茸炒雞片給我吃,但我還是正色告之:如今廣州柏悅酒店悅景軒的白切雞已經是廣州最好的酒店白切雞了,這已經足夠。吃大餐一定要加多一條魚,正如老廣所說“多嚿魚”。魚的烹飪之道首在選材,廣東人“找雞”和“摸魚”的功夫都很厲害,獎哥不知何處尋來一條碩大的肥膥龍脷,於是一魚兩吃,油脂豐美魚籽香滑的部分用鄉土的咸檸檬來蒸,頭尾則燜成苦瓜煲——再高檔的粵菜也始終秉承着物盡其用的節約原則。“貨不必貴,但一定要好”,這是一個優秀廚師的職業操守。獎哥的豆腐和牛河都很好吃,原因是豆腐是自己做的,河粉也是自己磨蒸的。能夠把小蔥做豆腐做成烤豆腐的形式,算是動了點腦筋。而中規中矩的干炒牛河就像一套傳統正宗的太極八卦拳一樣,步步穩紮穩打,招招見功見力。這樣的干炒牛河足以存在我深深的腦海里,非要在牛河裡加入一些有的沒的,就等於太極拳師非要去練馬保國老師的混元霹靂鞭法。當然,出於要為酒店創盈利的職責所在,獎哥的湯水還是高檔了一些,“鴿吞燕”清澈可人,就像餐后的黃皮雪芭一樣,反映出一個有潔癖的廚師始終把“乾淨”放在第一位。人生在世,成為誰都不如成為自己最好。天天搜腸刮肚想創意菜的廚師們也應該反躬自省,這輩子自己能不能做幾道經典菜?
不愧是米其林和黑珍珠餐廳,老人家過生日訂了餐,一家五口,吃的足夠,味道不錯,很符合老廣口味。特別是涼瓜雪糕,老爺子超愛吃!開放式廚房,食物都是現做的。除了白切雞的雞品差了點,其他調都很好。
【環境】餐廳環境優美,裝修漂亮,典雅舒適 【服務】服務不錯,熱情周到 【口味】冰燒三層肉:造型優美,外脆裡嫩,口感極佳 蜜汁薰筍殼魚:酥脆可口,魚肉鮮嫩,蜜汁滿滿,味道鮮美
自從認識Peter周宏斌先生之後,我多了些接觸凱悅系飯店餐飲的機會。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高手如林,從未失手。 年前與國際名廚歐錦和大師相約一聚,柏悅飯店大廚黃遠獎師傅作為和哥的弟子,親自設了一頓師徒相聚宴。 作為湛江人的黃師傅動了不少腦筋,表皮金黃油脂芳香的湛江雞必不可少,用被陳曉卿稱之為“湛江菜靈魂”的沙姜來焗的大頭魚魚嘴更是香滑的下酒之物。 在傳統的粵菜功底之外,黃師傅也有一些跨界的創意菜,比如說借鑒了川菜的紅油汁,來搭配粵菜火候調教過的基圍蝦,確實是不錯的下酒涼菜。 蟹黃做的酥皮燒餅當然是江南風韻。但宴席最後怎麼會上來一個法餐裡的酥皮湯呢? 打開酥皮,裡麵是傳統中餐的杏汁桃膠,黃師傅借鑒了西餐的酥皮,把杏汁的香氣小心翼翼地封存了起來,頗有心思。
總評: 出品總歸中規中矩,沒毛病,但是缺少驚喜感,所以略感失望。 服務還算积極,但是效率並沒有很高,后追加的菜,遲遲不來。 高樓層,但是景觀不是特別好,看不到小蠻腰。 生意多好的,還有翻台哦,所以最好提前預訂,特別是窗邊位。 評分:80分性價比:❤❤❤ 因為有提前預約,所以很順利的入坐了,6點左右,客人還不多,點了菜很快就陸續上桌了,但是後面額外的加的素菜,大概40分鐘吧,才送來,也是等得有些毛躁了。 【櫻桃鵝肝】180元這個算是每桌必點菜吧,至少你如果是第一次去這家店,這道菜肯定要點吧。造型別緻新穎,忍不住的也會多吃幾顆。因為外形太好,所以預期有些高,吃了第一顆感覺有點平庸,但是吃了別的菜再來吃這個,感覺還多滿意的呢,外皮酸甜內里細膩綿密,一點兒不膩,香味也很醇正。蠻好的。 【蜜汁熏筍殼魚】190元有點類似於本幫菜里的熏魚,但是醬色要淡點,甜度要低點,所以吃的時候有點沒切換過來。個人還是更喜歡吃上海的那種熏魚,感覺味道更重,更過癮,這個算是改良版? 【青欖燉響螺片湯】150元一位之前在上海【唐閣】餐廳喝過他們的招牌“海螺湯“,至今有些念念不忘,看見這兒的螺片湯就想試試看。湯頭還是不錯,鮮而濃淡適宜,可是螺片的口感稍差,也比較小片,比預期的差了些。 【當日老火例湯】90元說當日例湯都是餐廳花費了最多心思熬的那一盅,如果不知道點什麼,這個准沒錯啦。當日的例湯是什麼什麼燉的雞湯,湯色呈奶白色,挺濃香的,喝起來溫潤暖胃。 【冰燒三層肉】180元真的做得蠻好的,貨真價實三層肉,一層是焦黃香脆的肉皮,像小米鍋巴一樣的口感,甚是喜人;第二層是豐富的油脂層,看着晶透肥美,但是不膩;第三層是細膩的瘦肉部分,柔嫩不柴,略帶嚼勁,配着上面的香脆肥美一起,搭得妙不可言。 【蜜汁黑毛豬叉燒】180元叉燒切得很小片,一條一條又很細長,總覺得每次吃一片不過癮,肉偏肉,油脂不夠,叉燒的醬汁味也略顯不足,吃起來有些乏味; 【百味乳鴿】85一隻乳鴿做得蠻好,皮脆肉嫩,還肉汁飽滿豐盈。擺盤雖簡單,但是切塊乾淨利落,拼得活靈活現。 【黑芝麻蛋撻】45元黑黝黝的蛋撻,看着很特別,但是黑芝麻的味兒並不濃郁,感覺還不如南方黑芝麻糊來的香醇,撻皮口感還行吧,總體來說普普通通的。
環境沒的說,居高臨下一覽無餘。菜式新鮮可口,關鍵是美味還服務好👍適合一家三口親子品嘗,強烈推薦此地,值得點贊👍👍👍
檳緣一個人或一座城,都會有與之匹配的性格調性,一座酒店當然也不例外,我對柏悅酒店的印象很好,提到北京柏悅我就想起當年歐陽師傅做的麵包,提到寧波柏悅我就想起和沈宏非沈爺一起去吃到的嗆蟹。而說到廣州柏悅呢,我印象最深的居然是一個香檳天台。廣州的酒吧文化比北上深要弱一些,連威士忌酒吧都才剛剛起步,更不要說香檳吧了,因為各種機緣巧合,我在廣州柏悅的香檳天台上度過了許多美好的夜晚,所以每次提到廣州柏悅,就會聯想起那種香檳般輕盈的升騰。我第一次去廣州柏悅酒店吃飯是參加一個香檳的發布會,而昨天又是因為富隆酒業菲麗寶娜香檳的機緣,又參加了柏悅酒店美食美酒的品鑒晚宴。四位柏悅的師傅八手聯彈,縱橫東西,精心烹飪了一局香檳晚宴。香檳佐餐,當然不能酒入豪腸,須得曉風殘月,才不辜負這柔腸的月光。之前因為軒尼詩皇禧晚宴的籌備工作,我曾經幫柏悅酒店設計過菜單,對這裏師傅的功力頗有信心,當晚的菜肴都是應景創新之作,不乏心思巧妙的亮點,比如說醉蟹石榴包,熟悉粵菜的人對石榴雞不陌生,但這卻是我認為乏善可陳的菜肴,味道沒有亮點,口感太過單薄,然而柏悅師傅的醉蟹石榴包卻讓我的印象大為改觀。熟醉的螃蟹拆肉以後再釀入蛋皮之內,梅子與黃酒的味道使得呆板的石榴包變得雋永起來,我以為這是比蟹釀橙更好的品蟹佳肴。壓軸的配酒是菲麗寶娜1522年的紀念版,這當然不是說喝500年的老酒了,這屬於創始人紀念版系列,我很喜歡和這一類的老香檳,尤其是當我去過歐洲的麵包房以及去鄉下看過祖母做饅頭以後,對這種酵母的香氣從熟悉就變得依戀起來,1522這個年頭剛好是中國的明代中期,因此晚宴又被命名為“夢回明朝”。寫《中國人史綱》的柏楊先生不太喜歡明朝,1522年正好是游龍戲鳳的正德皇帝把權力移交給了後來被海瑞懟的嘉靖皇帝。盛世風平浪靜,一切歲月靜好,白山黑水的梟雄,還在暗自生長。萬事莫若杯在手,一生明月幾當頭?
餐飲業正從高風投變成高風險,廚師也由高薪轉成高壓,都希望明天會更好,但在更好的明天到來之前,總得給自己走出一條路來。經營壓力一大就容易亂陣腳,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根基不穩和思路不輕的“創意菜”滿天飛,最後搞出個“大頭佛”來。“不創新就不能活”,換個角度想就是沒有能力創造經典,而人生的價值既有開拓也有守望。下半年首次來吃獎哥的菜,獎哥坐鎮廣州柏悅酒店悅景軒已經多年,這家餐廳的黑珍珠米其林榮譽已經掛了一面牆,但我對獎哥的讚譽是——馬步紮實下盤穩,不搞“冇實際”的套路。秉承他師傅粵菜泰斗歐錦和大師的廚房火候功夫,迎來了自己“風雨中抱緊豉油”的《光輝歲月》。其實正常正經正路的廣州人吃飯很簡單,白切雞,蒸條魚,炒條菜,有碗湯,有點主食,也就差不多了。但把這些基本面料理好卻是非常考驗人的功夫,如果是全新噱頭概念花哨科技,可以糊弄不明真相群眾,大家不明就裡也不敢品頭論足,但是司空見慣伴隨着老廣們三餐四季的這些日常味道,那可是人人都有發言權,這個時候人民群眾的眼睛又是雪亮的了。獎哥招牌菜,一一道來。作為湛江子弟,白切湛江雞當然要出色。儘管根據時令獎哥也與時俱進搞了個松茸炒雞片給我吃,但我還是正色告之:如今廣州柏悅酒店悅景軒的白切雞已經是廣州最好的酒店白切雞了,這已經足夠。吃大餐一定要加多一條魚,正如老廣所說“多嚿魚”。魚的烹飪之道首在選材,廣東人“找雞”和“摸魚”的功夫都很厲害,獎哥不知何處尋來一條碩大的肥膥龍脷,於是一魚兩吃,油脂豐美魚籽香滑的部分用鄉土的咸檸檬來蒸,頭尾則燜成苦瓜煲——再高檔的粵菜也始終秉承着物盡其用的節約原則。“貨不必貴,但一定要好”,這是一個優秀廚師的職業操守。獎哥的豆腐和牛河都很好吃,原因是豆腐是自己做的,河粉也是自己磨蒸的。能夠把小蔥做豆腐做成烤豆腐的形式,算是動了點腦筋。而中規中矩的干炒牛河就像一套傳統正宗的太極八卦拳一樣,步步穩紮穩打,招招見功見力。這樣的干炒牛河足以存在我深深的腦海里,非要在牛河裡加入一些有的沒的,就等於太極拳師非要去練馬保國老師的混元霹靂鞭法。當然,出於要為酒店創盈利的職責所在,獎哥的湯水還是高檔了一些,“鴿吞燕”清澈可人,就像餐后的黃皮雪芭一樣,反映出一個有潔癖的廚師始終把“乾淨”放在第一位。人生在世,成為誰都不如成為自己最好。天天搜腸刮肚想創意菜的廚師們也應該反躬自省,這輩子自己能不能做幾道經典菜?
不愧是米其林和黑珍珠餐廳,老人家過生日訂了餐,一家五口,吃的足夠,味道不錯,很符合老廣口味。特別是涼瓜雪糕,老爺子超愛吃!開放式廚房,食物都是現做的。除了白切雞的雞品差了點,其他調都很好。
【環境】餐廳環境優美,裝修漂亮,典雅舒適 【服務】服務不錯,熱情周到 【口味】冰燒三層肉:造型優美,外脆裡嫩,口感極佳 蜜汁薰筍殼魚:酥脆可口,魚肉鮮嫩,蜜汁滿滿,味道鮮美
自從認識Peter周宏斌先生之後,我多了些接觸凱悅系飯店餐飲的機會。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高手如林,從未失手。 年前與國際名廚歐錦和大師相約一聚,柏悅飯店大廚黃遠獎師傅作為和哥的弟子,親自設了一頓師徒相聚宴。 作為湛江人的黃師傅動了不少腦筋,表皮金黃油脂芳香的湛江雞必不可少,用被陳曉卿稱之為“湛江菜靈魂”的沙姜來焗的大頭魚魚嘴更是香滑的下酒之物。 在傳統的粵菜功底之外,黃師傅也有一些跨界的創意菜,比如說借鑒了川菜的紅油汁,來搭配粵菜火候調教過的基圍蝦,確實是不錯的下酒涼菜。 蟹黃做的酥皮燒餅當然是江南風韻。但宴席最後怎麼會上來一個法餐裡的酥皮湯呢? 打開酥皮,裡麵是傳統中餐的杏汁桃膠,黃師傅借鑒了西餐的酥皮,把杏汁的香氣小心翼翼地封存了起來,頗有心思。
總評: 出品總歸中規中矩,沒毛病,但是缺少驚喜感,所以略感失望。 服務還算积極,但是效率並沒有很高,后追加的菜,遲遲不來。 高樓層,但是景觀不是特別好,看不到小蠻腰。 生意多好的,還有翻台哦,所以最好提前預訂,特別是窗邊位。 評分:80分性價比:❤❤❤ 因為有提前預約,所以很順利的入坐了,6點左右,客人還不多,點了菜很快就陸續上桌了,但是後面額外的加的素菜,大概40分鐘吧,才送來,也是等得有些毛躁了。 【櫻桃鵝肝】180元這個算是每桌必點菜吧,至少你如果是第一次去這家店,這道菜肯定要點吧。造型別緻新穎,忍不住的也會多吃幾顆。因為外形太好,所以預期有些高,吃了第一顆感覺有點平庸,但是吃了別的菜再來吃這個,感覺還多滿意的呢,外皮酸甜內里細膩綿密,一點兒不膩,香味也很醇正。蠻好的。 【蜜汁熏筍殼魚】190元有點類似於本幫菜里的熏魚,但是醬色要淡點,甜度要低點,所以吃的時候有點沒切換過來。個人還是更喜歡吃上海的那種熏魚,感覺味道更重,更過癮,這個算是改良版? 【青欖燉響螺片湯】150元一位之前在上海【唐閣】餐廳喝過他們的招牌“海螺湯“,至今有些念念不忘,看見這兒的螺片湯就想試試看。湯頭還是不錯,鮮而濃淡適宜,可是螺片的口感稍差,也比較小片,比預期的差了些。 【當日老火例湯】90元說當日例湯都是餐廳花費了最多心思熬的那一盅,如果不知道點什麼,這個准沒錯啦。當日的例湯是什麼什麼燉的雞湯,湯色呈奶白色,挺濃香的,喝起來溫潤暖胃。 【冰燒三層肉】180元真的做得蠻好的,貨真價實三層肉,一層是焦黃香脆的肉皮,像小米鍋巴一樣的口感,甚是喜人;第二層是豐富的油脂層,看着晶透肥美,但是不膩;第三層是細膩的瘦肉部分,柔嫩不柴,略帶嚼勁,配着上面的香脆肥美一起,搭得妙不可言。 【蜜汁黑毛豬叉燒】180元叉燒切得很小片,一條一條又很細長,總覺得每次吃一片不過癮,肉偏肉,油脂不夠,叉燒的醬汁味也略顯不足,吃起來有些乏味; 【百味乳鴿】85一隻乳鴿做得蠻好,皮脆肉嫩,還肉汁飽滿豐盈。擺盤雖簡單,但是切塊乾淨利落,拼得活靈活現。 【黑芝麻蛋撻】45元黑黝黝的蛋撻,看着很特別,但是黑芝麻的味兒並不濃郁,感覺還不如南方黑芝麻糊來的香醇,撻皮口感還行吧,總體來說普普通通的。
環境沒的說,居高臨下一覽無餘。菜式新鮮可口,關鍵是美味還服務好👍適合一家三口親子品嘗,強烈推薦此地,值得點贊👍👍👍
檳緣一個人或一座城,都會有與之匹配的性格調性,一座酒店當然也不例外,我對柏悅酒店的印象很好,提到北京柏悅我就想起當年歐陽師傅做的麵包,提到寧波柏悅我就想起和沈宏非沈爺一起去吃到的嗆蟹。而說到廣州柏悅呢,我印象最深的居然是一個香檳天台。廣州的酒吧文化比北上深要弱一些,連威士忌酒吧都才剛剛起步,更不要說香檳吧了,因為各種機緣巧合,我在廣州柏悅的香檳天台上度過了許多美好的夜晚,所以每次提到廣州柏悅,就會聯想起那種香檳般輕盈的升騰。我第一次去廣州柏悅酒店吃飯是參加一個香檳的發布會,而昨天又是因為富隆酒業菲麗寶娜香檳的機緣,又參加了柏悅酒店美食美酒的品鑒晚宴。四位柏悅的師傅八手聯彈,縱橫東西,精心烹飪了一局香檳晚宴。香檳佐餐,當然不能酒入豪腸,須得曉風殘月,才不辜負這柔腸的月光。之前因為軒尼詩皇禧晚宴的籌備工作,我曾經幫柏悅酒店設計過菜單,對這裏師傅的功力頗有信心,當晚的菜肴都是應景創新之作,不乏心思巧妙的亮點,比如說醉蟹石榴包,熟悉粵菜的人對石榴雞不陌生,但這卻是我認為乏善可陳的菜肴,味道沒有亮點,口感太過單薄,然而柏悅師傅的醉蟹石榴包卻讓我的印象大為改觀。熟醉的螃蟹拆肉以後再釀入蛋皮之內,梅子與黃酒的味道使得呆板的石榴包變得雋永起來,我以為這是比蟹釀橙更好的品蟹佳肴。壓軸的配酒是菲麗寶娜1522年的紀念版,這當然不是說喝500年的老酒了,這屬於創始人紀念版系列,我很喜歡和這一類的老香檳,尤其是當我去過歐洲的麵包房以及去鄉下看過祖母做饅頭以後,對這種酵母的香氣從熟悉就變得依戀起來,1522這個年頭剛好是中國的明代中期,因此晚宴又被命名為“夢回明朝”。寫《中國人史綱》的柏楊先生不太喜歡明朝,1522年正好是游龍戲鳳的正德皇帝把權力移交給了後來被海瑞懟的嘉靖皇帝。盛世風平浪靜,一切歲月靜好,白山黑水的梟雄,還在暗自生長。萬事莫若杯在手,一生明月幾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