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单大叔又忍不住想吃小腸陳了—— 說實話,現在想吃到正宗的鹵煮火燒,不太容易,雖然鹵煮店不少,但多數都是吃一次不想第二次。小腸陳名氣不小,老店,故事很多,別的店沒去過,就愛來南橫街這家,這家的鹵煮每次吃都覺得不錯,至少挑不出什麼毛病來,各方面都對,但就是人多,想在店裡吃實在不容易,有時候也會點他們家外賣,但鹵煮就是剛出鍋的才香,外賣吃起來味道就差了很多,所以實在忍不住了還是得來店裡堂食。 中午十點半開始營業,今天十點二十五就到了,但這時候店裡也已經坐了幾桌了,服務員說要等到十點半才能點菜,所以大家都在看著錶躍躍欲試,時間一到立馬衝到前台開始排隊。這家是點完菜給小票,鹵煮的、涼菜的、熱菜的分開,鹵煮自己排隊等着現切,涼菜前台就給端出來,熱菜等着叫好然後自己去前台端。這還是早年間國營飯館的規矩,缺點是非常明顯的,點菜排隊、等鹵煮排隊、聽叫號取熱菜又要往前台跑,結果就是搞得店裡始終處於一種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狀態,其實店裡一共就二十張左右桌子,都坐滿了也沒多少人,但就總是亂糟糟,也不知道為啥不能改改,讓服務員上菜能費多少事兒,不比讓客人自己在店裡跑來跑去強?而且他們家這個鹵煮碗還不大,好多人端着走來走去,一路走一路灑湯,地上全是油,也不怕找麻煩嗎?真希望能改改吧,真的影響整體環境,生意好也得想辦法提升客人的體驗度,也是為了店家自己的生意能更好,對吧? 今天照例點了倆火燒的鹵煮,另外這家其它菜品也很不錯,涼菜里的芥末堆兒、拌蘿蔔皮,熱菜里的干炸丸子、麻辣豆腐,小吃里的炸灌腸、炸咯吱,這都是總愛點的菜,今天點了炸灌腸和芥末堆兒。鹵煮等着現切,自己放蒜汁兒、放辣椒油、放香菜,蒜汁兒得多擱,提香,還能壓臟器味兒;他這辣椒油也可以多擱,不辣,特香;香菜我也多擱了,我愛香菜。鹵煮還是老樣子,沒毛病,所有東西煮得都夠火候,最難煮的燒餅都很軟爛,調味兒是比較淡的那種,如果再有韭菜花、醬豆腐的話我是一定會放一些的。今天的炸灌腸有些失敗,不如之前來吃的,主要是火候差了些,吃第一塊就知道是火大了,裏面偏軟,而外皮已經有些硬了。芥末堆兒一份兩個,是兩大卷,這個量正好夠一個人吃,比較合適,底下鋪一層芥末,今天這個味道上缺了些酸甜口兒,另外口感有些干,估計是放久了些。三樣兒一共75塊,吃個鹵煮花這些錢,感覺鹵煮是越來越吃不起了。
又忍不住想吃小腸陳了—— 說實話,現在想吃到正宗的鹵煮火燒,不太容易,雖然鹵煮店不少,但多數都是吃一次不想第二次。小腸陳名氣不小,老店,故事很多,別的店沒去過,就愛來南橫街這家,這家的鹵煮每次吃都覺得不錯,至少挑不出什麼毛病來,各方面都對,但就是人多,想在店裡吃實在不容易,有時候也會點他們家外賣,但鹵煮就是剛出鍋的才香,外賣吃起來味道就差了很多,所以實在忍不住了還是得來店裡堂食。 中午十點半開始營業,今天十點二十五就到了,但這時候店裡也已經坐了幾桌了,服務員說要等到十點半才能點菜,所以大家都在看著錶躍躍欲試,時間一到立馬衝到前台開始排隊。這家是點完菜給小票,鹵煮的、涼菜的、熱菜的分開,鹵煮自己排隊等着現切,涼菜前台就給端出來,熱菜等着叫好然後自己去前台端。這還是早年間國營飯館的規矩,缺點是非常明顯的,點菜排隊、等鹵煮排隊、聽叫號取熱菜又要往前台跑,結果就是搞得店裡始終處於一種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狀態,其實店裡一共就二十張左右桌子,都坐滿了也沒多少人,但就總是亂糟糟,也不知道為啥不能改改,讓服務員上菜能費多少事兒,不比讓客人自己在店裡跑來跑去強?而且他們家這個鹵煮碗還不大,好多人端着走來走去,一路走一路灑湯,地上全是油,也不怕找麻煩嗎?真希望能改改吧,真的影響整體環境,生意好也得想辦法提升客人的體驗度,也是為了店家自己的生意能更好,對吧? 今天照例點了倆火燒的鹵煮,另外這家其它菜品也很不錯,涼菜里的芥末堆兒、拌蘿蔔皮,熱菜里的干炸丸子、麻辣豆腐,小吃里的炸灌腸、炸咯吱,這都是總愛點的菜,今天點了炸灌腸和芥末堆兒。鹵煮等着現切,自己放蒜汁兒、放辣椒油、放香菜,蒜汁兒得多擱,提香,還能壓臟器味兒;他這辣椒油也可以多擱,不辣,特香;香菜我也多擱了,我愛香菜。鹵煮還是老樣子,沒毛病,所有東西煮得都夠火候,最難煮的燒餅都很軟爛,調味兒是比較淡的那種,如果再有韭菜花、醬豆腐的話我是一定會放一些的。今天的炸灌腸有些失敗,不如之前來吃的,主要是火候差了些,吃第一塊就知道是火大了,裏面偏軟,而外皮已經有些硬了。芥末堆兒一份兩個,是兩大卷,這個量正好夠一個人吃,比較合適,底下鋪一層芥末,今天這個味道上缺了些酸甜口兒,另外口感有些干,估計是放久了些。三樣兒一共75塊,吃個鹵煮花這些錢,感覺鹵煮是越來越吃不起了。
據說是小腸陳的總店,一進店正對門口就是京城鹵煮第一家的招牌,牆壁上展示着小長城品牌的介紹。店裡面積不算大,桌子也都是小桌為主,在櫃檯點餐,鹵煮火燒拿着小票排隊自取,涼菜櫃檯直接拿,熱菜等叫號再去櫃檯取。11點到店櫃檯就排上隊了,11點半等桌的人就不少了,好在店裡的服務員大姐挺勤快,收桌收得及時,倒不至於排隊太久。今天點了鹵煮和炸灌腸,鹵煮肯定是小腸陳的招牌,味道確實可以,就是煮得還不夠爛,尤其燒餅還有點硬。炸灌腸一份量挺大,感覺飯量小的來這麼一份灌腸就飽了,味道也不錯,切片比較厚,外酥里嫩,在北京吃這麼多灌腸,這個應該排得上號。鹵煮火燒和灌腸都屬於小吃,以前屬於是吃着玩的,也便宜,不值什麼錢,可現在一份火燒一份灌腸都得50多了,真是小吃都快吃不起了。而且記憶里原來的小吃那味道才叫地道呢,現在感覺真正正宗的實在是不多。
要買那小牛電動車,來到這小腸陳餐廳,要上兩碗雜碎內臟,再來上幾盤平民小菜。不曾想,這十幾年不來,面前這經年老湯早比當年淡了不少。朋友問,這吃的是什麼?我說,這就是鹵煮火燒。可是,朋友卻說了,若和這舊社會三教九流、烏合之眾最愛吃的燉豬腸相比,更喜歡那水煮火燒呢。
在北京西城區南橫街的北京小腸陳飯莊,交通方便,公交、地鐵均可達到。小腸陳還是名小吃呢,雖然環境非常一般,可吃的是味道,不是高大上的環境!
“小腸陳飯店”(南橫街店),京城第一鹵煮。{環境}店面不大,乾淨明亮。明廚亮灶,小火加熱,大鍋里咕嘟着鹵煮的食材:小腸、豬肺、雞汁豆腐、燒餅。講真,一走進店內,有股淡淡的豬內臟惡味撲鼻,想想也合情,畢竟走進的是豬內髒的世界。{鹵煮}調料:辣椒、蒜泥、香菜末、醋,不限量供應。咬一口沒有添加任何調料的小腸,只有鹹味,沒有任何異味,口感軟嫩、有嚼頭,嚼幾下,脂香開始四溢,餘味悠長。越嚼越香,越吃越想吃,可惜,一小碗鹵煮,小腸多乎哉,不多矣。豬肺,口感綿軟,疑似有絲絲的惡味。湯汁口味偏咸。【評價】鹵煮,好吃但不饞人,26元/小碗,燒餅1元/個,量少價高,性價比不高。個人感覺,作為中華老字號,今天“小腸陳”家的鹵煮,已經變為老饕、遊客追逐的風味小吃。
「鹵煮火燒」這是這家店的鎮店菜,也是大家來小腸陳的原因,就是因為歷史悠久的鹵煮火燒,老湯咕嘟着,吃客來了開始按自己的需求點東西「1底2火燒」點鹵煮就是點幾個底,幾個火燒,底兒就是我們吃的腸、肺、豆腐,一般都是一個底兒,那火燒就看自己的需求了,個人覺得男生2個比較合適「蓑衣黃瓜」配鹵煮很好、鹵煮湯濃味重,清口的簑衣黃瓜剛好合適「麻豆腐」老北京傳統小吃,味道很香「焦熘丸子」味道很好,外皮焦香,裹着湯汁很好吃[薄荷]環境:一般,老字號的感覺,中午1點半去,還有等會位置[服務鈴]服務:前台點餐,鹵煮自取,其他菜也都是做好了在前台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