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榆中青城古鎮之青城書院
青城書院始建於清道光十一年,即公元1831年,由當地紳士顧名、張錦芳、李恺德、韓瑛,劉世保等人倡導修建,是一所民辦鄉村書院,也是當時蘭州地區六大書院之一。1904年將青城書院改名為"皋榆聯立高等學堂",1931年更名為"皋榆聯立青城小學校",1938年又更名為"榆中縣青城小學"。清代,書院先後培養出了11名進士(皇榜翰林1人),文舉23人,武舉51人,孝廉方正8人,貢生83人,秀才不計其數。整個書院坐北朝南,形如長條,由照壁、山門,前院、中院、後院組成。青城書院的建立,是古條城教育興盛的集中體現,使青城成為遠近聞名的文化之鄉,為青城贏得"風雅青城,仁義之鄉"的美譽,也使許多仁人志士走出青城,促進了青城與外界的交流和溝通,加快了青城教育的興盛和經濟的繁榮。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