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山海行一一永安。
來到永安,一定是奔著桃源洞景區而來,景區距離永安城北10公里。景區歷史悠久,早在明萬曆年間(1573年),就已闢為遊覽區,築亭台樓閣10餘座。
桃源洞並沒有洞,而是一個山澗峽谷。內有桃花澗,古時有百畝桃林、山澗流泉以及飄流的桃花夾岸而映紅的美景,因此得名為"桃源洞"。不過現時見不到了。
景區中最為著名的是高68米、長127米的"一線天",最窄處0.4米,僅能一人側身而過。這是徐霞客遊記中所稱讚的奇觀之一,並獲得世界吉尼斯之最認證。
遊客還可以欣賞到如鎖洞橋、觀音大士殿、通天亭等十多處的人文景點。
明朝起義軍駐紮時,在岩石之上開鑿的一口古井,至今尚有泉水,堪稱奇蹟。
距離市區約5公里的吉山村,始建於明弘治十三年(1500)。抗戰時期福建省政府內遷永安,歷時達七年半之久,近40個省級行政機關均設在吉山。
吉山土堡為清代典型的土堡式建築,土堡平面佈局為"目"字型,土木結構。
土堡牆厚2.1米,高約8米,上方有回廊寬1.26米,繞堡一周,冬暖夏涼。
小溪中的浮橋也很有特色,用多艘小木船串聯起來,便於村民通行兩岸。
距城區20公里有個著名的貢川古鎮,早在舊石器早期就有人類活動痕跡,據說是福建省十大古鎮之一。
到達古鎮讓人大跌眼鏡。這樣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古鎮,被所謂的新農村建設,整個古鎮全部整修成千篇一律的格局。開發者真是千古罪人。
一些漏網的古蹟現在被保護起來了,如古城牆、會清橋、正順廟、臨水宮、筍幫公栈等。
會清橋始建年代不詳,最早可追溯公元1485年,兩墩三孔,橋長41米,寬7米,橋面高8.1米,橋身用丹霞石垒砌成拱卷型,單孔最大跨度為13米。
橋面上建木構廊屋,共有11間,56根木柱組成,因能遮風避雨故又稱"風雨橋"。
三明是福建的重工業城市,我們將住宿選擇三明,想再看看這座工業城市的變化。
到達後乘閒暇時間,到麒麟山公園去看看。
麒麟山公園在三明列東大橋邊,原名牛垄山,海拔262米。
麒麟閣建在山的最高處,高24.5米,寬12米,八角六層,鋼筋水泥結構,登閣可將遠近景色盡收眼底。
麒麟閣旁,麒麟雕塑昂首屹立,很是威武。
三鋼始建於1958年,目前是福建省最大的鋼鐵生產基地和化肥生產基地。
廠區還特別對現有的老舊建築和工業遺存實施修繕,打造了獨具工業特色的生態休閒景點。
建立了工業記憶館,讓人們經常看看老一輩創業者的奮鬥過程,不忘歷史才有未來。只可惜展館開館時間太晚,沒有來的及參觀。
一路走來,看到廠區裡處處呈現生氣蓬勃的景象,發展勢頭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