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高鐵到站,入住酒店時,已過0點。
看到酒店夾在一片商用房裡,心裏隱隱感到不妙了。
酒店在這棟樓的八層,大堂和房間都在這層,這在貴陽這倒不少見。
入住時,服務員岀來惺鬆接待,也能理解吧,畢竟是我到店晚。辦入住手續後,前台員又消失了。
進了房間,本就做好心理防備的我,又一次破防了。
地板一眼看上去臟,窗户開着,檢查了一下衞生間,地上一灘水漬。房間裏還有股説不出來的味道。
仔細檢查了一下地面,有頭髮有污漬。
忙活了半會兒,剛放鬆想喝口水,剛想倒入杯子裏飲用,我突然想起了什麼,看了一眼杯子,發現了一圈黑色的印子。我實在想不明白,這是什麼文藝範嗎?需要在白色杯子留黑色"圖案"。
這時,我已徹底奔潰,動了念頭,想立刻離開,可是,這時候滿房,我又能去哪兒呢?
洗完衣物,看到晾衣服的鋼絲是彎的,我已經不鬱悶了,衹想放聲大笑😂
燈光和空調,使我四點都未入眠。
早上,我帶着半濕的衣服,匆匆離開。從未這麼迫切地想離開一家酒店。
個別地吐槽幾點:
1. 洗衣
我從0點入住,因為內外衣和顏色,分三次洗,到一點半結束。那台烘乾機一直在轉,沒人管。我早上八點多才起來烘了一下,沒全乾。
一台洗衣,一台烘乾。如果你要客户自助,那就多準備幾台機器。如果你就衹能提供一台,那就多安排人手,幫客户完成。
難道要不吃不睡不外出,守着兩台機器上嗎?那客人幹嘛來住酒店?
2. 服務員
我住的房,到洗衣房有段距離,我來回走了五次。走得太多了,走廊更深處的客人沖我喊"服務員"😂他大喊了十來聲吧,我不睬他。當然,真服務員也不睬他
3. 窗
我住房間,南面的窗,對面是高樓,大樓反射燈光挺亮的。
是可以拉窗簾,但一拉,窗簾跟晾曬的衣服"親密接觸"了。
4. 空調
每次出門要撥卡,拔卡整個房間就斷電。
再插上電,這空調不會自動開機,我每次都得鑽到角落去手動啟動一下
入住後,我鑽了八次。佩服這個神奇的設計。
如果真有難以啟齒的原因,那不會再發一張卡,作為插電常備嗎?是不是可以看出:為了省電,客户的體驗是完全可以忽視的?
空調吵不説,製冷效果也欠佳
5. 攜程中提的咖啡和果,24小時服務
我沒看到。
從入住到離店,沒任何人提及。
是節省成本的有意為之?還是每個服務人員從晚上到早上都忙得都忘了?留給大家思考。
説下優點:
1.牆壁很白,真的。
2.沒蚊蠅,這挺不容易的,某知名品牌酒店這次也做不到。
3. 我要的安靜,它基本做到了。排風扇和空調吵,可以過一會兒關掉。
4. 離店迅速,不磨嘰。
總結:
我大半夜打車來住店,疲憊不堪,結果被設施和服務整得服服帖帖,從警覺到失望,再到崩潰,最後坦然。
價格吸引到了一些人。可是,僅僅是便宜,不叫性價比。
酒店的重心都在細枝末節上:書架上的書,智能馬桶,遊戲機,姨媽巾。開酒店的本職是什麼,似乎已經很模糊了。比如,我甚至不敢用這家店的杯子和毛巾。如果可能,我甚至不想睡那張床上。
這是一個旺季,酒店還滿房。酒店有其自身定位和策略。或許,這些都是我的錯,我不該那麼草率地在高鐵上做決定。是我不適合這家酒店。
這個晚上,我,誤入青旅。